本站点使用Cookies,继续浏览表示您同意我们使用Cookies。Cookies和隐私政策>

搜索
  • banner pc

    “云管端协同”布局AI,力促智能社会发展

从“阿尔法狗”、“无人驾驶汽车”到“智能音箱”和“智能家居”,人工智能的技术与实体经济和实体产业逐步结合,智能产品正不断改善着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智能社会的建设也正在大步向前。

未来20~30年人类社会将演变成一个智能社会,华为公司的愿景是“把数字世界带入每个人、每个家庭、每个组织,构建万物互联的智能世界”。然而,社会的变革必将是挑战与机遇并存,人工智能的发展也一定会“经历风雨,才得见彩虹”。

人工智能“成长之痛”

大势之下,众人淘金于人工智能,但就像孩子长身体会面对身心的“成长之痛”,人工智能也有亟待解决的“痛点”。

首先,人工智能是机器对人脑智能的模拟,人脑智能的产生原理尚未研究清楚,“脑科学”研究还处于摸索阶段,这是人工智能发展有待解决的第一个痛点。

第二个痛点是计算能力,“阿尔法狗”打败李世石的背后有大量的CPU和GPU存在,需要巨大的计算力才能完成这样一个单一任务,仅仅是一个围棋就需要巨大的计算力,那么,人工智能的发展又该走向怎样的未来?

第三个痛点就是数据,人工智能需要与各个行业场景和各个产业相结合,并且产生大量的数据,将数据交给人工智能不断进行学习才能使其更加智能,但目前的产业环境并不具备这样的条件,因此在数据方面,人工智能还无法得到足够的支撑。

华为3方面布局助力人工智能发展

为了解决这些痛点,华为在人工智能领域进行了3方面的布局:技术创新、业务实践、开放合作。

  • 技术创新,构建全栈式技术能力

技术创新分为两个维度,一方面是在研发上加强投入,目前华为在实时分析挖掘技术、深度用户建模分析技术、自然语言处理技术、分析理论的演进发展4个维度投入研发资源,逐步解决人工智能发展所需要的基础理论和算力等问题。

另一方面是构建“云管端协同”的全栈式技术能力,以支撑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其中,“云”是指云EI(Enterprise Intelligence企业智能),“端”是智能终端,而管则是联接“云”和“端”之间的各种设备,华为由此确定了新一代业务平台与应用、大容量智能化的信息管道,以及丰富多彩的智能终端齐头并进的发展方针。具体如下:

• 云:2017年发布云EI解决方案,旨在为企业提供一站式的人工智能平台型服务。EI包含了基础平台服务、通用服务和场景解决方案3类企业智能云服务以及异构计算平台;

• 管:基于AI分析,为客户建设面向意图驱动的网络(IDN),实现网络自适应、自优化和自动配置;

• 端:2017年发布全球首个配备专用神经网络处理器NPU的智能手机芯片——麒麟970,其最大亮点就在于GPU内置了寒武纪-1A NPU模块,该芯片堪称是“神经AI单元”。麒麟970在人工智能方面的突破可以说是传统智能手机和未来AI手机的重要分水岭。

  • 业务实践,贴近用户需求提供解决方案

业务实践也分为两个维度,一方面是将人工智能与生产、物流和售后服务等结合,提升华为的运营管理水平,支持公司千亿美元级别的销售。例如,华为作为一个全球经营的公司,每年都有大量海关报关的业务单,以前都是依靠效率比较低的人工操作。而通过采用人工智能技术,首先对智能单据进行识别输入以及自动归类和归档,然后再对整个流程进行一系列优化,使报关单据的导入时间从以前平均需要24小时缩短到现在的1小时,效率得到大幅提升;同时发货量预测的准确率提高了30%,物流费用则降低了30%。

另一方面是联合业界合作伙伴,面向客户提供基于人工智能的行业解决方案。例如,华为与深圳交警联合创新构建了深圳交通智慧大脑,通过视频、线圈和微波等多种方式实时检测每个车道的车流信息,帮助交警第一时间获取完整的交通流量数据,使得综合检测的准确率达到95%以上。正是由于人工智能技术的投入使用,使违章图片的识别效率提升了10倍,确保了违章图片的闭环处理;制定了精准的交通信号管控模式;对交通流量、交通事件和交通信号控制等数据进行多维度时空分析,使道路通行能力提高了8%以上。

  • 开放合作,构建人工智能全球生态圈

在人工智能领域,华为秉持开放合作战略,携手生态圈合作伙伴共同构建人工智能全球生态圈。在这一战略中,华为恪守清晰的业务边界,做平台的平台,做生态的土壤。同时,华为也有联合创新实验室,通过合作伙伴的联合解决方案开发能够达到1+1大于2的效果,使合作双方的实力都得到进一步提升。目前,我们在全球已经建成了20个OpenLab,与500多个合作伙伴在人工智能领域共同孵化200多个联合解决方案。

相信华为强大的研发投入和开放合作的态度将在人工智能领域构建起公司的核心竞争力,也必将推动人工智能不断向前发展。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