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流供电
直流供电方式应保证稳定可靠供电,电源设备应靠近设备布置,使得直流馈电线路长度尽可能短,电池端口到设备端口回路压降小于3.2V,以降低电能消耗,减少安装费用。为了防止长时间停电,可以配置柴油发电机作为交流电的备用电源。
直流供电系统包括蓄电池、一次电源(整流器)、直流配电控制盘等。
蓄电池
蓄电池是设备直流配电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作用如下:
- 稳定电压,保证设备稳定工作。
- 储能作用,当市电停电后,蓄电池仍可根据容量大小坚持供电一段时间,避免通信立即中断。
- 大电容器滤波作用,有利于吸收从整流器过来的浪涌电压,防止杂音、工频干扰串入通信设备。
- 自动关断功能,当蓄电池的电压下降到–43V以下时,控制电路应具备自动关断输出的功能。
设备的蓄电池充放电采用低压恒压充电方法,其要求如表4-2所示。
一次电源(整流器)
一次电源的要求如下:
- 多台一次电源应能并联运行,并且互相之间要有均流装置。
- 一次电源要有限流装置。
- 一次电源的输出电压应能满足蓄电池初充电的要求,即–48V DC时为:
2.35×24=56.4(V DC)。
- 一次电源要安装直流电压表和电流表。
- 一次电源的效率应在85%以上,功率因数应在0.8以上。
- 一次电源最好采用自然冷却,并可在0℃~40℃的条件下满载连续运行。
- 一次电源的输出杂音电压(用杂音计测,加衡重因子)应满足表4-3中的要求。
- 低压自动关断输出的功能。
直流配电控制盘
直流配电控制盘的要求如下:
- 一次电源的容量应根据终局容量的功耗设计,并留有一定的余量。一般要求采用转换效率高的高频开关电源,并至少采用N+1电源热备份方式工作,电源各模块应具有均流输出装置。单个电源模块的失效,不会影响直流配电系统的正常工作。
- 每台控制盘最少能接入2组蓄电池,当有一组蓄电池发生故障脱离供电系统时,另一组蓄电池应能正常供电。
- 每台控制盘最少能接入5台一次电源。
- 电源设备应可实现自动化,满足无人值守的要求。
- 当一次电源对蓄电池进行浮充时,一次电源投入运行的数量应根据负荷的大小而增减,当有一台一次电源发生故障时,应能自动撤出,备用一次电源自动投入运行。
- 当市电停电时,蓄电池放电,当市电来电时,自动以0.1~0.15倍的电池容量的电流对给已放电的蓄电池充电。当充电电压达到56.4V时自动地改为恒压充电。
- 当蓄电池已充满时,将充电状态自动地转为浮充状态。
- 电源设备发生故障或工作不正常时,要送出可视和可闻告警指示,电源告警信息也应能传送到操作维护中心。
- 在供电系统某支路发生短路时,整个配电系统不应受电压大幅度降低的影响。在起弧过程中的尖峰电压,不应在设备上造成故障。
另外,设备对随机瞬态杂音也有严格要求,包括由于外界磁干扰、本机和地线干扰所造成的设备工作不正常所产生的杂音。对于瞬态杂音,瞬态脉冲持续时间愈短其允许值可愈高,其允许值可参考图4-1所示。
直流供电的建议
对使用直流供电,有以下建议:
- 推荐采用分散供电方式,选用多个直流供电系统和多处设置电源设备的方式。
- 采用符合标准的直流供电系统,设置通信电源系统输出电压达到该要求输出电压范围。
- 提高供电系统的可靠性应提高交流供电系统的可靠性,合理减小蓄电池容量;在小型通信局站提高交流供电系统可靠性有困难时,可以适当加大蓄电池容量。
- 高频开关整流器的总容量配置应满足通信负荷功率和蓄电池的充电功率,整流模块的数量应采用冗余配置方式,当主用模块数量≤10,备用1台;当主用模块数量大于10,每10台备用1台。
- 蓄电池应分两组或者多组安装,其总容量由蓄电池组独立向负载供电的时间确定。在多数通信局站,蓄电池组应保证至少1小时的供电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