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置Homedir共享
OceanStor 18500 V3/18800 V3存储系统支持Homedir共享方式。通过开启Homedir共享,用户只能访问与其名称相同的共享目录,无法查看或访问其他用户的私有目录。
- 配置流程
介绍Homedir共享的配置流程。 - 准备数据
配置Homedir共享前,请提前准备存储系统逻辑IP地址、设置Homedir共享的文件系统、Homedir的quota tree、无域环境中本地认证用户信息或AD域环境中AD域服务器信息,以便后续快速完成配置操作。 - 检查License文件
License文件是使用增值特性的权限凭证。在配置增值特性前,请确认License文件中包含该特性的相关信息。 - 配置网络
介绍通过DeviceManager配置存储系统逻辑端口IP地址的方法。 - 配置本地认证用户(组)
无域环境下,需要配置本地认证用户(组),OceanStor 18500 V3/18800 V3存储系统开启Homedir共享后,可以通过本地认证用户访问Homedir共享。 - 配置存储系统加入AD域环境
在域环境中,当存储系统开启Homedir共享后,域用户可以访问与其用户名相同的Homedir共享。 - 启用Homedir共享
通过开启Homedir功能,使得OceanStor 18500 V3/18800 V3存储系统支持Homedir共享。 - 访问共享空间
介绍如何访问Homedir共享。通过访问Homedir共享可以使不同用户访问与其名称相同的共享目录。
准备数据
配置Homedir共享前,请提前准备存储系统逻辑IP地址、设置Homedir共享的文件系统、Homedir的quota tree、无域环境中本地认证用户信息或AD域环境中AD域服务器信息,以便后续快速完成配置操作。
准备项 |
说明 |
示例 |
---|---|---|
逻辑IP地址 存储系统使用逻辑IP地址为客户端提供共享空间。 |
- |
172.16.128.10 |
文件系统 设置Homedir共享的文件系统。 |
OceanStor 18500 V3/18800 V3存储系统支持将一个文件系统或其quota treea设置为Homedir共享目录。 |
FileSystem001 |
Quota Tree Homedir共享的Quota Tree。 |
- |
- |
用户 在无域环境下,存储系统使用本地认证的用户。 |
用户的命名原则如下:
说明:
不能使用系统保留用户,包括如下帐户:
|
test_user01 |
用户组 在无域环境下,存储系统使用本地认证的用户组。 |
用户组的命名原则如下:
说明:
不能使用系统保留用户,包括如下帐户:
|
default_group |
AD域信息 使用域认证时AD域环境信息。 |
AD域信息包含以下信息:
|
- |
DNS 使用域认证时DNS信息。 |
DNS服务器的IP地址。 |
- |
a:quota tree即配额树,是文件系统的特殊目录。在quota tree上可以设置目录配额,管理该目录内所有文件的使用空间。 |
您可以通过网络管理员获取相关数据。
配置网络
介绍通过DeviceManager配置存储系统逻辑端口IP地址的方法。
操作步骤
- 登录DeviceManager,在导航树上选择
。
系统进入“端口”管理界面。
- 可选:创建绑定端口。
绑定端口可以增加链路的带宽和冗余。端口绑定后,端口的“最大传输单元(字节)”会变更为默认值,同时在华为交换机上需要将对应的交换机端口配置为静态LACP模式。
- 存储系统的端口绑定方式有如下限制:
- 同一个控制器下1个绑定端口最多支持8个以太网端口绑定在一起。
- 只支持相同速率端口类型(GE、10GE)接口模块的绑定。
- 不支持跨控制器的绑定,不支持非以太网口的绑定。
- SmartIO卡在使用集群模式和FC模式或在FCoE/iSCSI模式下运行FCoE业务时不允许绑定。
- SmartIO端口的MTU值(最大传输单元)必须与主机侧的MTU值保持一致。
- 只读用户不能绑定以太网端口。
- 每个端口只允许加入到一个绑定端口中,不能同时加入到多个绑定端口中。
- 绑定端口无法添加到端口组中。
- 端口绑定后,每个主机依然通过单个端口进行数据传输,因此只有在有多台主机的情况下才可能提高总的带宽。请根据实际环境情况确定是否需要绑定端口。
- 不同交换机厂商链路聚合模式名称不同,若使用的是其它厂商的交换机,有关交换机端口模式的配置请咨询对应厂商的技术支持。
- 存储系统的端口绑定方式有如下限制:
- 创建逻辑端口。
说明:
建议每个控制器创建的逻辑端口不超过64个,如果每个控制器超过64个逻辑端口,在大量端口故障的情况下,会造成逻辑端口集中漂移向少量可用端口,导致业务性能下降。 - 可选:配置路由。
当CIFS主机和存储系统不在同一网络时需要配置路由。
- 有域环境下,需要确保逻辑IP地址、域控服务器和DNS之间相互能ping通,如果不通,则需要添加逻辑IP地址到域控服务器和DNS的网段路由。
- 当配置CIFS共享访问时,如果CIFS主机和逻辑IP地址之间网络不通,则需要添加逻辑IP地址到CIFS主机的网段路由。
配置本地认证用户(组)
无域环境下,需要配置本地认证用户(组),OceanStor 18500 V3/18800 V3存储系统开启Homedir共享后,可以通过本地认证用户访问Homedir共享。
(可选)创建本地认证用户组
通过该操作,可以创建新的本地认证用户组,本地认证用户组能够管理本地认证用户。
背景信息
系统有四个自动创建的本地认证用户组,这四个组为系统内部保留组,不能被删除:
- “default_group”:默认用户组。该组成员在访问存储系统的共享文件系统时,通过鉴权后,该组成员才能具有相应的权限。
- “Administrators”:管理员用户组。该组成员在访问存储系统的共享文件系统时,不需要经过共享级别的用户鉴权(share level ACL)以及目录文件级别的ACL(NT ACL),从而管理员用户组成员可以去操作任意共享里面的任意一个文件(具有这个共享的管理员权限),不需要进行鉴权操作。
- “AntivirusGroup”:防病毒用户组。该组成员能实现通过第三方杀毒软件扫描共享文件系统,具有管理员权限。
- “Backup Operators”:备份用户组。该组成员能实现通过第三方备份软件备份和恢复共享的文件系统,不具有管理员权限。
ACL(Access Control List):访问控制列表,是用户或者用户组对于共享文件的操作权限的集合。ACL权限分为ACL权限存储和ACL权限鉴权两部分。用户登录共享后,对文件进行读写时,首先判断用户对共享的权限,然后再读取ACL权限,判定是否可以对文件进行读写。ACL权限在存储时,每一条权限称为ACE(Access Control Entry)。Windows客户端挂载CIFS共享后,客户端发送给服务器(这里为提供CIFS共享的存储系统)的都是NT ACL。
操作步骤
- 登录DeviceManager。
- 选择 。
- 单击“创建”。
系统弹出“创建本地认证用户组”对话框。
- 在“用户组名”中输入新的用户组名。
说明:
- 用户组的名称不允许包含“"”、“/”、“\”、“[”、“]”、“<”、“>”、“+”、“:”、“;”、“,”、“?”、“*”、“|”、“=”和“@”,尾字符不允许为“.”。如果创建名称时开头和结尾有空格,在名称创建成功后开头和结尾的空格不显示。
- 用户组名称可包含字母,且字母不区分大小写。如“aa”和“AA”不能同时创建。
- 用户组名称不能与本地认证用户名称相同。
- 用户组的名称长度为1~32个字符。
- 可选:在“描述”中添加该用户组的描述。
- 单击“确定”。
- 系统弹出“成功”对话框后,单击“确定”。
创建本地认证用户
通过该操作,可以创建本地用户。在本地认证的应用中,本地用户用于访问共享。也可将本地用户加入相应用户组,通过用户组进行认证,从而访问共享。
操作步骤
- 登录DeviceManager。
- 选择 。
- 单击“本地认证用户”页签。
- 单击“创建”。
系统弹出“创建本地认证用户”对话框。
- 在“用户名”中输入新的用户名。
用户的命名原则如下:
- 用户名不允许包含空格、“"”、“/”、“\”、“[”、“]”、“<”、“>”、“+”、“:”、“;”、“,”、“?”、“*”、“|”、“=”和“@”,且尾字符不允许为“.”。
- 用户名可包含字母,且字母不区分大小写。如“aaaaaaaa”和“AAAAAAAA”不能同时创建。
- 用户名不能与本地认证用户组名称相同。
- 用户名名称默认长度为8~32个字符。
说明:
您可以在
中对用户名最小长度进行修改。
- 在“密码”中输入该用户的密码。
系统默认的密码设置要求如下:
- 长度为8~16个字符。
- 必须包含特殊字符。特殊字符包括:“!"#$%&'()*+,-./:;<=>?@[\]^`{_|}~”和空格。
- 必须包含大写字母、数字、小写字母中的两种。
- 相同字符不能连续出现超过3次。
- 密码不能和帐号或帐号的倒写一样。
说明:
单击“更多”,在“设置安全策略”中可设置文件系统本地认证用户密码的安全策略。当未勾选“密码有效期(天)”时,该密码永不过期;但出于安全性考虑,建议勾选“密码有效期(天)”,设置密码的有效期。默认有效期为90天,当密码过期后,该用户无法访问共享。当密码过期时,可以重新设置密码或在“设置安全策略”中修改密码的安全策略。
- 在“确认密码”中再次输入该用户的密码。
- 选择“主组”。
系统弹出“选择主组”对话框。
说明:
用户所属的主组用于控制用户访问CIFS共享的权限。一个用户必须且只能属于某个特定的主组。
- 选择该用户所属的主用户组。单击“确定”。
- (可选)选择“附属组”。
系统弹出“选择附属组”对话框。
说明:
主组和附属组是相对于本地认证用户而言,两者之间没有关系。一个本地认证用户必须属于一个主组,而不必属于附属组。 - 单击“增加”。
系统弹出“选择用户组”对话框。
- 选择该用户所属的附属用户组。单击“确定”。
系统回到“选择附属组”对话框。
- 单击“确定”。
系统回到“创建本地认证用户”对话框。
- 可选:在“描述”中输入该本地认证用户的描述,便于以后管理或查找。
- 单击“确定”。
- 系统弹出“成功”对话框后,单击“确定”。
配置存储系统加入AD域环境
在域环境中,当存储系统开启Homedir共享后,域用户可以访问与其用户名相同的Homedir共享。
准备AD域配置数据
为何需要使用AD域?
在Windows环境下提供共享时,每一台提供共享的Windows主机都是一台独立自主的共享节点,需访问共享的用户账户和权限信息保存在独立的每个节点中。这样使得维护每台机器的信息变得非常复杂及难以控制。例如增加一个可访问用户时,需要在每个提供共享服务的节点主机中增加此用户的相应配置信息。
在使用AD域的模式下,所有的配置信息通过一个域控制器进行严格分配管理,并进行域访问的验证工作。域控制器中包含了由这个域的账户、密码、属于这个域的计算机等信息构成的数据库。当访问共享时,只需要域控制器判断用户的鉴权信息是否正确,若配置正确即可以访问整个域的共享内容。
AD域的工作原理及全景图
- 创建DNS服务器,并通过服务器为AD域提供一个全域名(例如,123.com)。其他主机只需要输入全域名(123.com),并完成验证信息后便可访问共享。
- 在AD域控制器侧,完成AD域的搭建。
- 将需要提供共享服务的存储系统加入AD域中。
- 在AD域控制器侧创建域用户。创建完成后加入AD域中的主机使用域用户账户登录,便可访问域中的共享。
数据准备
为了顺畅地配置存储系统加入AD域环境,对于在配置过程中需要使用的数据,请提前准备或者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规划。数据准备项包括“域管理员用户名”、“密码”、“全域名”、“组织单元”(可选)和“系统名称”。具体的参数说明及获取方式请参见“配置AD域认证参数”章节的参数说明。
配置存储系统与DNS服务器的连接
配置AD域认证参数
在AD域环境中,需要将存储系统加入AD域,以便CIFS客户端访问系统共享资源时通过AD服务器的身份验证。同时管理员可以对域用户进行共享访问权限和配额的管理。如果不加入AD域,域用户将不能使用该共享服务器提供的共享服务。
前提条件
- AD域环境已完成搭建。
- 存储系统与DNS服务器已连接。
- AD域服务器和DNS服务器需要和存储系统的时间同步,时间相差不得大于5分钟。
- 存储系统与AD域环境之间88(TCP/UDP协议)、389(TCP/UDP协议)、445(TCP协议)、464(TCP/UDP协议)端口打开。
- OceanStor 18500 V3/18800 V3存储系统仅支持业务端口(逻辑端口)与AD域服务器和DNS服务器相连,并要求每个控制器都能够和服务器进行通信。
- 若管理网和AD域服务器(或DNS服务器)无法通信,且业务网IP与AD域服务器IP(或DNS服务器IP)属于不同子网,需在存储系统配置业务网到AD域服务器(或DNS服务器)的路由,以保证业务网和AD域服务器(或DNS服务器)能正常通信。
- AD域服务器可以是主从域,父子域,主备域或信任域,但存储系统只能和一个AD域服务器相连。
注意事项
- 配置存储系统加入AD域时,请确保存储系统主控制器与DNS服务器和AD域服务器网络连通。
说明:
通过执行show controller general命令,可以查询所有控制器的信息。其中,回显“Role”字段代表控制器的集群角色。当“Role”为“Master”时,代表该控制器是存储系统的主控制器。
- 在启用“覆盖系统名称”的情况下,如果输入的“系统名称”与AD域服务器中已存在的系统名称重复,则输入的系统名称对应的存储系统信息将覆盖AD域服务器中已有系统名称对应的存储系统的所有信息。
- 使用简单的密码存在安全隐患,建议使用复杂度较高的密码,例如同时包含特殊字符、大写字母、小写字母及数字。
- 由于客户端与AD域服务器之间的网络传输有一定的安全风险,建议用户使用物理隔离、端到端加密等方式保证数据传输过程中的安全。
操作步骤
- 登录DeviceManager。
- 选择 。
- 在“AD域设置”区域,配置AD域认证。相关参数如表3-40所示。
表3-40 AD域参数说明参数名称
参数说明
参数设置
域管理员用户名
登录AD域服务器的管理员用户名。
[规则]
长度范围为1~63位。
[示例]
test123
[获取方式]
请联系域控制器管理员获取。
密码
登录AD域服务器的管理员密码。
[规则]
长度范围为1~127位。
[示例]
!QAZ2wsx
[获取方式]
请联系域控制器管理员获取。
全域名
AD域服务器的全域名。
[规则]
长度为1~127个字符。
[示例]
abc.com
[获取方式]
请联系域控制器管理员获取。
组织单元
域中包含的一类目录对象如用户、计算机、打印机等资源的总称,加入后将作为其中的一员。若不填,则默认加入到Computers组织单元。
如果在域控组织单元的“类型”为“容器”,则输入“cn=xxx,dc=abc,dc=com”,如果在域控组织单元的“类型”为“组织单位”则输入“ou=xxx,dc=abc,dc=com”。
[示例]
ou=xxx,dc=abc,dc=com
[获取方式]
- 在Windows AD域服务器上打开“Active Directory 用户和计算机”或“ADSI Edit”软件。
- 选择左侧文件夹目录并单击鼠标右键,选择“属性”选项。
- 在弹出的“属性”对话框中选择“属性编辑器”页签,查看“distinguishedName”属性值,该值即为组织单元。
系统名称
存储系统在AD域中的名称。加入域后客户端可以通过此名称来访问存储系统。
[规则]
只能包含字母、数字、“-”,且不能仅为数字,长度范围为1~15位。
[示例]
systemname
覆盖系统名称
如果域控制服务器中存在同名的系统名称,开启该选项后,将覆盖已有的系统名称。
[示例]
启用
域状态
是否已加入域。
[示例]
已退出域
- 单击“加入域”,完成AD认证配置。
访问共享空间
介绍如何访问Homedir共享。通过访问Homedir共享可以使不同用户访问与其名称相同的共享目录。
操作步骤
- 在Windows客户端,右键单击“计算机”。
- 选择“映射网络驱动器”。
- 在“文件夹”中,输入映射的文件夹路径并选择“使用其他凭据连接”。
文件夹路径的输入格式为“\\logical ip address\username”。其中logical ip address指存储系统提供Homedir共享的逻辑端口IP地址,查看逻辑IP地址的具体方法请参见查看逻辑端口详细信息,username是指访问Homedir共享的用户名。
说明:
- 如果使用域认证用户,则在username中按照“~域名~域用户名”的方式输入域用户。
- 如果使用本地认证用户,则在username中输入本地认证用户名。
- 单击“完成”。
- 在“Windows安全”对话框中,输入Homedir共享的用户名和密码,单击“确定”。
- 如果是在域环境中,则在“用户名”中按照“域名\域用户名”的方式输入域用户,在“密码”中输入域用户密码。
说明:
域用户在分配Homedir共享后,不能更改域用户信息,否则会导致无法访问CIFS共享。
- 如果是在无域环境中,则在“用户名”中输入本地认证用户名,在“密码”中输入本地认证用户密码。
- 如果是在域环境中,则在“用户名”中按照“域名\域用户名”的方式输入域用户,在“密码”中输入域用户密码。
- 查看映射的网络驱动器。
双击“计算机”,进入“计算机”界面,可查看映射的网络驱动器。
- 双击映射的网络驱动器可对Homedir共享空间进行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