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除存储介质数据
介绍使用Linux的badblocks命令清理存储介质的数据或者通过挂载toolkit方式清除存储介质。
操作场景
- 场景一:待清理存储介质不在冗余RAID组中,且所在单板的操作系统运行正常,可使用Linux的badblocks命令清理存储介质。
- 场景二:待清理存储介质不在冗余RAID组中,且所在单板的操作系统运行异常,可直接挂载toolkit方式清理存储介质。
- 场景三:待清理存储介质在冗余RAID组中,需要将待清理存储介质安装到空闲的服务器上,再通过该空闲的服务器挂载toolkit方式清理存储介质。
必备事项
前提条件
- 场景一:待清理存储介质不在冗余RAID组中,且所在单板的操作系统运行正常。
- 场景二:待清理存储介质不在冗余RAID组中,且所在单板的操作系统运行异常。
- 场景三:待清理存储介质在冗余RAID组中。
数据
- 待清理存储介质所在的机箱号。
- 待清理存储介质所在的槽位号。
- 待清理存储介质所在位置。
软件
已下载Toolkit工具包(FusionServer Tools-Toolkit-Vxxx.zip)并解压,得到镜像文件 (FusionServer Tools-Toolkit-Vxxx.iso)。
硬件
空闲的服务器,仅场景三时需要。
说明
- 此操作使用Linux的badblocks命令清理存储介质的数据。badblocks命令按照指定参数,对存储介质进行写覆盖操作。
- 此操作方法仅供参考,也可以使用其他方法清除存储介质的数据。
存储介质上的数据清理后不可恢复,请谨慎操作。
操作步骤
使用Linux的badblocks命令清理存储介质的数据,以清除一块HDD/SSD硬盘上的数据为例。
- 登录待清理硬盘所在单板的实时桌面,具体请参见登录实时桌面。
- 打开命令终端,执行lsscsi命令查询所有的盘符,如图9-10所示。
- 执行命令fdisk -l查询硬盘信息以及系统盘,如图9-11所示,Boot列带“*”号表示该硬盘为系统盘,图9-11中系统盘对应的盘符为sda。
请勿直接清理系统盘数据,如要清理系统盘数据,请优先清理其他存储介质的数据,最后再清理系统盘数据。
- 执行命令badblocks -swft 0,将待清理硬盘上的数据写为全0。例如,待清理硬盘为HD1,对应的盘符为/dev/sdb,执行badblocks -swft 0 /dev/sdb命令清除硬盘HD1的数据。图9-12 清除数据信息
- 不同存储介质机械硬盘(HDD)、固态硬盘(SSD)、Micro SD卡、SATADOM和USB移动U盘在系统中的盘符可能不一样,执行命令badblocks -swft 0时请确认好待清除存储介质的盘符。
- 此操作需要较长时间,请耐心等待。
- 如果badblocks -swft 0命令执行失败,请联系华为技术支持工程师。
- 数据清除完成后,请参考拆卸硬盘的操作拆卸已清理的硬盘。
数据清除完成后,请不要重启或拔插计算节点,否则计算节点启动时系统会重新加载数据到硬盘。
使用toolkit挂载方式清理存储介质的数据,以清除一块Mirco SD卡上的数据为例。
- 在iBMC Web中选择“配置 > 系统启动项”。
打开“系统启动项”页面。
- 选中“光驱”并单击“保存”。
- 打开远程虚拟控制台。
- 在工具栏中单击
。
打开虚拟光驱下属菜单,如图9-13所示。
- 选中“镜像文件”并单击后方的“浏览”。
打开文件选择窗口。
- 选中Toolkit工具的镜像文件(FusionServer Tools-Toolkit-Vxxx.iso)后,单击图9-13中的“连接”。
- 在工具栏中单击
。
打开电源控制下属菜单,如图9-14所示。
- 根据服务器当前实际情况选择操作项,重启服务器。
重启后,进入如图9-15所示启动界面。
- 选择“Toolkit”并按“Enter”。
- 当出现如图9-16所示提示信息时,输入“C”并按“Enter”。
- 按照提示信息输入用户名和密码。
进入命令行。
默认的用户名和密码为“root”及“Huawei12#$”。
- 执行命令fdisk -l查看分区,执行命令d删除分区。如图9-17所示。
- 执行命令ftk命令退出FTK命令行,回到Toolkit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