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文封装
AC上报文封装方式
AC上的报文封装方式由用户接入方式决定,如表6-4所示,用户接入方式可以分为两种,默认情况下,用户的接入方式为VLAN接入。
AC上的报文封装方式 |
描述 |
---|---|
VLAN接入 |
CE发送到PE或PE发送到CE的以太网帧头带有一个VLAN Tag。该Tag是ISP为了区分用户而为用户打上的一个“服务定界符”,称为P-Tag(Provider-Tag)。 |
Ethernet接入 |
CE发送到PE或PE发送到CE的以太网帧头中不带P-Tag。如果此时帧头中有VLAN Tag,则它只是用户报文的内部VLAN Tag称为U-Tag(User-Tag)。U-Tag是该报文在发送到CE前已携带,而不是CE打上的,用于CE区分该报文的VLAN,对于PE设备没有意义。 |
PW上报文封装方式
PW由PW ID和PW封装类型唯一标识,两端PE设备通告的PW ID和PW封装类型必须相同。如表6-5所示,PW上的报文封装方式可以分为两种,默认情况下,PW上的报文封装使用Tagged模式。
PW上的报文封装方式 |
描述 |
---|---|
Raw模式 |
PW上传输的帧不能带P-Tag。对于CE发送到PE的报文,如果PE收到带有P-Tag的报文,则将P-Tag去除后,再打上两层MPLS标签(外层Tunnel标签和内层VC标签)后转发;如果PE收到不带P-Tag的报文,则直接打上两层MPLS标签(外层Tunnel标签和内层VC标签)后转发。对于PE发送到CE的报文,PE根据实际配置选择添加或不添加P-Tag后转发给CE,但是它不允许重写或移除已经存在的任何Tag。 |
Tagged模式 |
PW上传输的帧必须带P-Tag。对于CE发送到PE的报文,如果PE收到带有P-Tag的报文,则不去除P-Tag,而是直接打上两层MPLS标签(外层Tunnel标签和内层VC标签)后转发;如果PE收到不带P-Tag的报文,则添加一个空Tag后,再打上两层MPLS标签(外层Tunnel标签和内层VC标签)后转发。对于PE发送到CE的报文,PE根据实际配置选择重写、去除、保留P-Tag后转发给CE。 |
VPLS报文以及封装示意图
AC上的报文封装方式和PW上的报文封装方式可以交叉组合,以下只以Ethernet接入Raw模式(不带U-Tag)和VLAN接入Tagged模式(带U-Tag)方式为例,说明报文的交互过程:
Ethernet接入Raw模式(不带U-Tag)
如图6-10所示,AC采用Ethernet封装,PW采用Raw模式,从CE发送到PE的报文中不含有U-Tag。
Ethernet接入Raw模式(不带U-Tag)报文的交互过程为:
CE1发送经过二层封装的报文到PE1,该报文不含U-Tag和P-Tag。
PE1收到不带P-Tag的报文,查对应的VSI中的表项,为该报文选择隧道和PW。PE1根据选择的隧道和PW,为该报文直接打上两层MPLS标签(外层Tunnel标签和内层VC标签),再进行二层封装后转发。
PE2收到从PE1发送来的报文,对该报文进行解封装,即去掉PE1的二层封装和内层VC标签(外层Tunnel标签已于倒数第二跳弹出)。
PE2把解封装后的CE1原始二层报文发送给CE2。
从CE2发往CE1的报文的处理过程与上述过程类似,这里不再赘述。
VLAN接入Tagged模式(带U-Tag)
如图6-11所示,AC采用VLAN封装,PW采用Tagged模式,从CE发送到PE的报文中含U-Tag和P-Tag。
VLAN接入Tagged模式(带U-Tag)报文的交互过程为:
CE1发送经过二层封装的报文到PE1,报文含U-Tag和P-Tag。
PE1收到含U-Tag和P-Tag的报文,U-Tag对于PE1没有意义,所以PE1不对U-Tag进行处理,而把它当作业务数据来对待。
PW是Tagged封装,要求发送到PW的帧必须带P-Tag传输,PE1收到带P-Tag的报文后,不对该报文进行处理。
PE1查对应的VSI中的表项,为该报文选择隧道和PW。
PE1根据选择的隧道和PW,为该报文直接打上两层MPLS标签(外层Tunnel标签和内层VC标签),再进行二层封装后转发。
PE2收到从PE1发送来的报文,对该报文进行解封装。即去掉PE1的二层封装和内层VC标签(外层Tunnel标签已于倒数第二跳弹出)。
PE2把解封装后的CE1原始二层报文发送给CE2,此报文含U-Tag和P-Tag。
从CE2发往CE1的报文的处理过程与上述过程类似,这里不再赘述。
VPLS对报文中Tag的处理方式
根据AC接口的类型和PW封装方式的不同,系统对用户报文的处理方式也不同。
PW的封装方式有Ethernet封装(Raw模式)和VLAN封装(Tagged模式)两种方式。
- 接口类型为Trunk,入口报文携带的VLAN Tag与接口配置的PVID相同。
- 接口类型为Hybrid,入口报文携带的VLAN Tag与接口配置的untagged VLAN或PVID相同。
PW封装类型 |
PW侧对从AC进入PW的报文的处理 |
---|---|
VLAN封装 |
对报文中的P-Tag不做处理。 |
Ethernet封装 |
如果报文中存在P-Tag,则删除报文的中的P-Tag。 如果报文中无P-Tag,则对报文不做处理。 |
AC接口类型 |
AC侧对从PW进入AC的报文的处理 |
---|---|
GE接口、XGE接口、40GE接口、100GE接口、Eth-Trunk接口 |
对报文不做处理。 |
VLANIF接口 |
如果报文中存在P-Tag,则改写报文的中的P-Tag。 如果报文中无P-Tag,则为报文增加P-Tag。 |
VLAN Stacking子接口 |
如果报文中存在P-Tag,则改写报文中的P-Tag。 如果报文中不存在P-Tag,则对报文不做处理。 |
VLAN Mapping子接口 |
如果报文中存在P-Tag,则改写报文的中的P-Tag。 如果报文中无P-Tag,则为报文增加P-Tag。 说明:
增加或者替换的Tag均为VLAN Mapping前的VLAN Tag。 |
Dot1q子接口 |
对报文不做处理。 |
Qinq子接口 |
对报文不做处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