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系统自带多路径
存储侧
当双活场景下使用第三方多路径时,启动器需要勾选“使用第三方多路径”,如图6-19所示:
“切换模式”及“路径类型”参数需要根据实际业务场景决定,如表6-9所示:
操作系统 |
存储系统上的配置 |
||||||
双活工作模式 |
存储 |
操作系统 |
使用第三方多路径 |
切换模式 |
特殊模式类型 |
路径类型 |
|
RHEL 6.x |
负载均衡模式 |
本端存储系统 |
Linux |
勾选 |
通用ALUA |
- |
优选路径 |
远端存储系统 |
Linux |
勾选 |
通用ALUA |
- |
优选路径 |
||
本端优选模式 |
本端存储系统 |
Linux |
勾选 |
通用ALUA |
- |
优选路径 |
|
远端存储系统 |
Linux |
勾选 |
通用ALUA |
- |
非优选路径 |
||
RHEL 7.x |
负载均衡模式 |
本端存储系统 |
Linux |
勾选 |
特殊模式 |
模式0 |
优选路径 |
远端存储系统 |
Linux |
勾选 |
特殊模式 |
模式0 |
优选路径 |
||
本端优选模式 |
本端存储系统 |
Linux |
勾选 |
特殊模式 |
模式0 |
优选路径 |
|
远端存储系统 |
Linux |
勾选 |
特殊模式 |
模式0 |
非优选路径 |
1,Redhat支持的详细版本,参见华为存储兼容性列表。
2,若已将LUN映射给主机使用,修改启动器参数后需要重启主机生效;初次映射配置启动器参数不用重启。
主机侧
安装多路径
Red Hat操作系统上多路径相关的软件包一般为device-mapper-multipath开头的rpm包,若安装操作系统时没有勾选安装多路径组件,可于系统镜像中取出软件包使用rpm命令安装。
配置多路径文件
DM-multipath最重要的一个配置文件为/etc/multipath.conf。
一些操作系统上默认会有一个这样的文件,一些操作系统上则需要手动创建,可以通过复制文件multipath.conf.synthetic到/etc目录得到模板,如图6-20所示:
对于RHEL 6.x和7.x,编辑多路径配置文件(/etc/multipath.conf),添加的内容如图6-21所示:
dev_loss_tmo和fast_io_fail_tmo参数控制链路故障时的重试时间及切换时间,图中提供的是推荐的值,可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
启用多路径
配置好多路径配置文件后,就可以启动多路径进程了,对于RHEL6及之前版本,在主机上执行下面的命令:
/etc/init.d/multipathd start
对于RHEL7及以后版本的系统,执行下面的命令来开启多路径进程:
systemctl start multipathd.service
配置多路径随系统启动
多路径配置完成后,可以将其配置成随系统启动,对于RHEL6及之前版本,可以通过下面的命令进行设置:
chkconfig multipathd on
对于RHEL7及以后版本的系统,通过可以通过下面的命令进行设置
systemctl enable multipathd.service
配置检查
配置完成后执行multipath -ll命令来确认配置是否生效,举例如图6-22所示:
如上图,双活存储的路径已正常聚合且路径数量正确,其中“status”=“active”的路径对应LUN工作控制器的AO路径,“status”=“enabled”的路径对应LUN非工作控制器的AN路径,说明ALUA配置已经生效。
一般来说Linux系统上AO路径的prio值为50,AN路径的prio值为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