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存储池级别的管理
基于存储池级别的管理涉及RAID策略、数据迁移粒度、存储池容量、迁移触发模式、存储层信息、性能预测、I/O监控。
基于存储池级别的管理可以指导用户完成以下任务,如表3-2所示。
任务项 |
任务介绍 |
---|---|
创建存储池时,设置各个存储层的RAID策略和存储池的数据迁移粒度。RAID策略和数据迁移粒度设置后不可更改。扩容新存储层时也需要设置RAID策略。 |
|
查看存储池的已用容量、空闲容量及其各个存储层的容量。 |
|
设置存储池进行I/O监控的日期和时间范围。开启I/O监控是各个存储层之间数据迁移和查看存储层容量策略模型的前提条件。I/O监控在应用SmartTier过程中设置。 |
|
设置以手动方式或定时方式启动数据迁移。要在各个存储层之间进行数据迁移,需要首先开启I/O监控。数据迁移计划在创建存储池时或应用SmartTier过程中设置。 |
|
查看各个存储层“待上移”数据量、“待下移”数据量、总容量和已用容量。 |
|
启用性能预测分析以查看存储层容量策略模型。启用性能预测分析需要首先开启I/O监控。性能预测分析在应用SmartTier过程中设置。 |
|
SSD缓存模式实现对存储池进行7x24小时的监控,并大大缩短数据分析周期,达到快速识别并迁移热点数据为目的,以提高热点数据的访问效率。 |
以下部分针对每个任务介绍推荐采用的操作方法。
设置RAID策略和数据迁移粒度
RAID策略在创建存储池或扩容新存储层时设置,且设置后不可更改。
数据迁移粒度在创建存储池时设置,且设置后不可更改。
- 在资源分配管理界面中,单击“存储池”,进入存储池管理界面。
- 单击“创建”进入创建存储池向导,在向导中的设置存储层信息界面设置RAID策略和数据迁移粒度。
- 选中待创建的存储层,通过“RAID策略”设置该存储层RAID策略。
- 单击“设置SmartTier策略”可以设置相应的“业务监控时段”和“数据迁移计划”,当“数据迁移计划”设置为“定时”时,系统“业务监控时段”默认为7x24小时开启I/O监控。
- 单击“高级”,在弹出的“高级属性设置”界面中设置存储池的数据迁移粒度。
- 创建存储池向导中,完成设置存储层信息后,如果设置了两个或三个存储层,向导将进入设置迁移触发模式界面,可以在创建存储池过程中设置SmartTier的迁移触发模式。
- 创建存储池向导中,如果只设置了一个存储层,将无法使用SmartTier。必须扩容到两个或三个存储层,才能使用SmartTier。
- 在存储池管理界面中,选中某个存储池,单击“扩容”进入存储池扩容向导。扩容对象是新存储层时需要为该新存储层设置RAID策略。
查看存储池容量
在SmartTier界面中,选中某个存储池(例如“StoragePool001”),单击鼠标右键并在弹出的快捷菜单中选择“属性”,进入存储池属性界面。在存储池属性界面中,单击“常规”页签,进入存储池常规属性界面。
“容量”区域框显示“StoragePool001”的已用容量、空闲容量及其各个存储层的容量。将鼠标移动至“容量”区域框中代表容量的某色块,弹出显示该色块容量值信息提示框,例如StoragePool001的高性能层为“高性能层(SSD):1.000 TB”。
设置数据迁移计划
迁移触发模式在创建存储池时或应用SmartTier过程中设置。
在存储池属性界面中,单击“SmartTier策略”页签进入SmartTier策略设置界面。
可以设置以手动方式或定时方式启动数据迁移。手动方式可在任一时刻设置时间段进行数据迁移,定时方式只能在预先设置的时间段进行数据迁移。在“开始时间”必须根据24小时制指定00:00~23:59之间的任一时刻,“持续时间”最长不超过24小时。
查看存储层信息
在“存储池属性”界面中,单击“SmartTier状态”页签,进入存储层信息界面。
“存储层状态”区域框显示“StoragePool000”的SmartTier迁移信息:
- “特性状态”为“活跃”表示存储系统已获得SmartTier授权。
- “迁移状态”显示存储池当前的SmartTier迁移状态。迁移状态包括“准备”、“迁移”、“暂停”三种。
- “待下移”显示存储池中待迁移至性能层和容量层的数据量。
- “待上移”显示存储池中待迁移至高性能层和性能层的数据量。
- “预估数据迁移时间”即用户设置的数据迁移持续时间。
“存储层详细信息”区域框显示StoragePool000包含的所有存储层,各个存储层需要向下迁移和向上迁移的数据量,以及各个存储层的已分配容量和空闲容量。
启用预测分析
性能预测功能在应用SmartTier过程中设置。需要注意的是,必须在“SmartTier策略”页签中勾选“开启IO监控”,并指定有效的业务监控时段后,才能获得分析结果。
在“存储池属性”界面中,单击“预测分析”页签,进入存储池预测分析界面。
勾选“启用”左侧单选框,选择各个存储层的硬盘类型和RAID策略,单击“应用”,然后单击“分析结果”,存储系统将以兼顾性能和成本的方式,提供最佳的StoragePool001存储层容量策略模型。用户可以根据该模型调整各个存储层的硬盘配置。
在启用性能预测一段时间后,才能查看“分析结果”。此时间取决于“高级”页签中“业务监控时段”的设置。例如:指定每天00:00开始监控,04:00结束监控,则在每天04:00得出当天的分析结果。
开启I/O监控
开启I/O监控是各个存储层之间数据迁移和查看存储层容量策略模型的前提条件。I/O监控在应用SmartTier过程中设置。
在存储池属性界面中,单击“SmartTier策略”页签进入SmartTier策略设置界面。
在“业务监控时段”区域框设置存储池进行I/O监控的日期和时间范围。“业务监控时段”区域框中的“开始时间”必须根据24小时制指定00:00~23:59的任一时刻,“持续时间”最长不超过24小时。
“业务监控时段”区域框显示“StoragePool001”全天候进行I/O监控。
SSD缓存
SSD缓存模式是一种特殊的SmartTier配置策略。当主机业务没有明显的繁忙时段或空闲时段,且热点数据量大,变化频繁时,为了能立即对热点数据进行迁移,建议开启“缓存模式”。开启该功能后,能够对存储池进行7*24的监控并以15分钟为周期进行热点数据分析,从而实现快速识别并迁移热点数据的目的,以提高热点数据的访问效率。
作用范围是单个存储池,分为二种设置模式。
- 启用:存储系统进入SSD缓存模式,存储系统自动进行7x24小时的业务监控,并快速识别并迁移热点数据。大大提高热点数据的访问效率。此模式下不能设置“业务监控时段”和“数据迁移计划”。
启用缓存模式操作前,请确认满足以下条件:
- 存储池包含高性能层。
- 数据迁移计划设置为“定时”。
- 存储池用途为“块存储服务”。
- 不启用: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设置相应的“业务监控时段”和“数据迁移计划”。
在存储池属性界面中,单击“SmartTier策略”页签进入SSD缓存设置界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