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划
介绍创建远程复制前需要进行规划的内容,包括组网规划、数据规划。
组网规划
远程复制涉及到主端与从端两个存储设备。因此,在创建远程复制之前需要对远程复制的组网方式以及存储设备间的复制链路进行规划。
存储系统的远程复制支持通过FC和IP网络类型,支持配置FC端口或iSCSI端口用于复制。根据用户的应用场景,分为iSCSI前端端口直连组网、FC前端端口直连组网(多模光纤)、通过远距离传输设备(交换机、路由器等)连接组网。
如果是FC端口通过交换机组网,建议交换机上对接入端口进行一对一划域,以确保主机业务端口和阵列间复制业务端口隔离使用,减小相互影响。
规划存储设备间的复制链路时,需要遵循如下原则:
- 需要尽可能保证主端存储设备的每一个控制器上都有复制链路连接到从端存储设备,以减少控制器间I/O转发。当不能满足上述原则时,则需要保证主端存储设备的每个控制框有一条复制链路连接到从端存储设备。
- 存储系统每个控制器与远端设备之间最多支持256条可用的链路,且添加远端设备时最多使用8条链路。
数据规划
- 容量规划
配置文件业务的远程复制特性前,规划时需要尽量保持主从文件系统的实际可用容量一致,当从文件系统的可用容量小于主文件系统的可用容量时,在数据同步的过程中可能会因为从文件系统容量不足,导致远程复制异常断开。当从文件系统的可用容量大于主文件系统的可用容量时,从文件系统会浪费剩余存储空间。有两种情况会导致主从文件系统的实际可用容量不一致:
- 创建文件系统时,主从文件系统的容量不一致。
- 当主从文件系统分别配置了快照预留空间,重删压缩特性等,也会影响主从文件系统的可用容量。
- 带宽规划
对于异步远程复制,存储系统对应用程序的写延迟与主站点和从站点的距离无关,所以异步远程复制适用于长距离或网络带宽有限情况下的容灾场景,一般对广域网容灾距离无明确限制。链路带宽大于业务峰值带宽/带宽利用率建议大于10Mbit/s,单向传输延迟小于50ms。创建远程复制对网络的要求为:
网络分类
要求
异步远程复制
- 往返时延≤100ms。
- 带宽≥业务高峰周期数据变化量/复制周期。
- 丢包<0.1%。
阵列内异步远程复制只需进行数据规划,无需进行组网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