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场景
LUN克隆特性既可以直接用于数据保护,也可以用于并行开展其他业务活动,还可以和其他特性配合使用。
LUN克隆特性的典型应用场景有:
- 数据备份与恢复
- 应用测试与数据分析
- 结合快照实现多层备份
- 结合远程复制提升容灾系统可靠性
数据备份与恢复(非立即可用克隆)
使用LUN克隆可以实现在线数据备份和方便快捷的数据恢复,如图1-9所示。
通过使用LUN克隆,将源数据内容复制到一个或多个副本中,可实现对源数据的实时备份(同步)或时间点备份(分裂)。在源数据遭受破坏的时候可以进行恢复。主要适用于有以下需求的场景:
- 主LUN数据遭到物理损坏(如存储介质损坏)时,要求从LUN能恢复数据。
- 存储系统空间充足,能承担多倍源数据空间的开销。
- 快速恢复数据,要求RTO(Recovery Time Objective)较短。
- 多份源数据的副本之间有时间一致性要求。
在这个场景下,相较于OceanStor存储产品的以下数据备份和恢复特性,LUN克隆有一些独特的好处:
- 快照:快照的数据恢复依赖于源数据。如果源数据遭受物理损坏,将无法恢复。而克隆在这种情况下仍然可以恢复源数据。
- LUN拷贝:在源数据损坏后,LUN拷贝必须将备份数据完全拷贝一份来恢复源数据。而克隆只需恢复损坏的数据(增量拷贝),从而使恢复时间大大缩短。
- 远程复制:远程复制只能在存储设备间进行数据保护,硬件成本较高,而且远程链路带宽通常较低,数据恢复时间较长。而克隆可以实现存储设备内的数据保护,能有效节约开支,同时缩短数据恢复时间。
通过将主LUN和从LUN设置在不同的硬盘域中,还可以实现不同存储池中多个LUN的实时同步,避免单个存储池故障导致数据丢失。
LUN克隆在提供更可靠的数据保护的同时,也带来了更大的容量开销;在提供方便快捷的数据恢复的同时,也有可能将主LUN所遭受的数据破坏同步到从LUN中。因此,在选择恰当的数据备份与恢复技术时,也应该注意到克隆所存在的这些弊端。
应用测试与数据分析
应用测试通常是指对软件系统进行功能、性能、安全性和可用性等方面的测试。数据分析是为了提取有用信息、形成结论、提供决策支持而对大量数据进行详细研究和概括总结的过程。应用测试和数据分析都涉及大量的I/O读写。使用LUN克隆所生成的数据副本可以并行开展应用测试、数据分析等业务活动,如图1-10所示。
在应用测试场景下,LUN克隆典型的具体应用是升级演练。在升级之前先使用从LUN进行演练,测试兼容性和性能,然后根据演练结果决定是否在主LUN应用升级。
在数据分析场景下,数据分析业务从分裂后的从LUN中读取数据,既保证了和主LUN在分裂时刻的数据一致性,又避免了数据分析业务和生产业务抢占主LUN资源,影响性能。
结合快照实现多层备份
由于一般情况下快照所占的备份空间远小于LUN克隆,可以将LUN克隆结合快照,利用多层备份大大减少数据保护占用的存储空间。具体的做法是对LUN克隆的从LUN创建快照。比如,为实现多层备份,可以将LUN克隆的备份周期设为一周(周期备份可以通过主机侧软件实现),克隆从LUN快照的备份周期设为一天,如图1-11所示。
结合远程复制降低RTO和提升容灾系统可靠性
对远程复制的主LUN创建克隆可以为生产数据提供本地副本,降低RTO。当生产中心远程复制的主LUN数据遭到破坏时,先使用该LUN的克隆从LUN进行反向同步,可以快速恢复数据。
对远程复制的从LUN创建克隆还可以提升容灾系统的可靠性。当使用远程复制时,生产中心的数据破坏可能会被实时同步到灾备中心,造成灾备中心的从LUN也无法使用。这种情况下,如果在灾备中心创建过克隆并已分裂,就可以使用克隆将数据恢复到特定的时间点。
另外,为从LUN创建克隆还可以实现在容灾系统正常运行的情况下将灾备中心的数据用于读写。
LUN克隆结合远程复制的应用场景如图1-12所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