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变器
查询相关信息
在“设备监控”页签下,选择要查询的逆变器,进入界面,查询相关信息。
- 用户可通过在三级导航菜单处选择
、
、
、
或
页签,查询逆变器的相关信息。
- 用户可通过点击开机、关机或复位图标,对逆变器下发相应的指令。在下发指令时,需要输入并提交当前用户的登录密码。
设置运行参数(高级用户)
设置界面
因为权限限制,请以“高级用户”登录。在“设备监控”界面选择需要设置的逆变器,选择“运行参数”页签,进入界面。
- 文档中的参数列表为全部可设置参数的集合。不同机型、不同标准码可设置的参数会有所不同,以实际显示为准。
- 如果进行更改电网标准码的操作,可能造成部分参数恢复为出厂默认值,电网标准码更改后请检查原先设置过的参数是否受到影响。
电网参数
序号 |
参数名称 |
参数说明 |
---|---|---|
1 |
电网标准码 |
根据逆变器所在的国家/地区的电网标准,以及逆变器的应用场景进行设置。 |
2 |
隔离设置 |
根据直流侧的接地状态,以及跟电网的连接状态来设置逆变器的工作方式。 |
保护参数
序号 |
参数名称 |
参数说明 |
---|---|---|
1 |
绝缘阻抗保护点 |
为保护设备安全,逆变器启动自检时会检测输入侧对地的绝缘阻抗。若检测值低于设定值,则逆变器不并网。 |
特性参数
序号 |
参数名称 |
参数说明 |
备注 |
---|---|---|---|
1 |
MPPT多峰扫描 |
逆变器应用于光伏组串有明显遮挡的场景时,“使能”该功能,则逆变器会每隔一段时间进行一次全局MPPT扫描,找到功率最大值。 |
扫描的间隔时间通过“MPPT扫描间隔时间”设置。 |
2 |
MPPT扫描间隔时间 |
设置MPPT扫描的间隔时间。 |
仅在“MPPT多峰扫描”设置为“使能”时关联呈现。 |
3 |
RCD增强 |
RCD指的是逆变器对大地的残余电流,为保证设备及人体安全,RCD需要被限制在标准规定的值。若逆变器外部安装带有残余电流检测功能的交流开关,则需要“使能”该功能,减少逆变器在工作中产生的残余电流,防止交流开关误动作。 |
- |
4 |
夜间无功 |
在某些特定的应用场景中,电网公司会要求逆变器能够在夜间进行无功功率补偿,保证本地电网的功率因数能够达到要求。 |
600V逆变器以外的逆变器仅在“隔离设置”设置为“输入不接地(带变压器)”时可设置。 |
5 |
强适应模式 |
在“电网短路容量/电站装机容量”的值小于3的情况下,电网阻抗过大将影响电网质量,可能导致逆变器不能正常工作。需要将“强适应模式”设置为“使能”。 |
- |
6 |
电能质量优化模式 |
“电能质量优化模式”设置为“使能”时,将对逆变器的输出电流谐波进行优化。 |
- |
7 |
电池板类型 |
用于适配不同类型的光伏电池板,主要用于设置聚光电池板的关机时间。因为聚光电池板受到遮挡时功率可能急剧变化到0,导致逆变器关机,功率恢复后重新启动的时间过长,影响发电量。晶硅和薄膜电池板不需要进行设置。
|
- |
8 |
晶硅电池板补偿模式 |
该参数通过降低逆变器输入侧对PE的阻抗来降低光伏电池板对PE之间的直流电压,有效降低光伏电池板的PID(电势诱导衰减)效应。 |
当“电池板类型”设置为“晶硅”时呈现该参数。P型电池板选择“P型输出”;N型电池板选择“N型输出”。 |
9 |
通信断链自动关机 |
某些国家/地区的标准要求,逆变器在通信断链超过一定时间时,逆变器必须关机。 |
当“通信断链自动关机”设置为“使能”,并且逆变器通信断链达到一定时间(通过“通信中断时间”进行设置)后,逆变器将自动关机。 |
10 |
通信中断时间 |
设置通信中断的判定时间,用于通信断链自动关机保护。 |
- |
11 |
通信恢复自动开机 |
使能则通信恢复后逆变器自动开机,禁能则通信恢复后仍然需要手动开机。 |
600V逆变器,当“通信断链自动关机”设置为“使能”时关联呈现。 |
12 |
开机软启动时间 |
设置逆变器启动时功率逐步上升的时间。 |
澳大利亚AS4777标准码下,默认值为“360”;意大利CEI0-21、CEI0-16标准码下,默认值是“300”;埃及EGYPT标准码下,默认值为“600”。 |
13 |
AFCI |
北美标准要求逆变器具备直流电弧检测功能。 |
本功能仅型号中带“-US”标识的产品支持。 “电弧检测适应模式”、“AFCI自检”仅在“AFCI”设置为“使能”时关联呈现。 |
14 |
电弧检测适应模式 |
用于调整电弧检测的灵敏度。 |
|
15 |
AFCI自检 |
手动下发AFCI自检指令。 |
|
16 |
扫描期间电流误差 |
对光伏组串进行IV曲线扫描时,为防止扫描期间光照发生变化导致扫描不准确,需要监控正常工作的组串电流变化情况。当电流超过设定值时则判定光照发生变化,需要重新进行IV曲线扫描 |
- |
17 |
OVGR关联关机 |
“OVGR关联关机”设置为“使能”,则逆变器收到OVGR信号以后关机;设置为“禁能”,则逆变器收到OVGR信号以后不关机。 |
与日本标准码关联呈现。 |
18 |
干节点功能 |
对来自数据采集器的干结点信号进行识别。 |
如果是OVGR信号则设置为“OVGR”;如果是其他信号则设置为“NC”。与日本标准码关联呈现。 |
19 |
夜间休眠 |
逆变器夜间能够保持监控功能,若将“夜间休眠”设置为“使能”,则逆变器的监控夜间进入休眠状态,降低功耗。 |
- |
20 |
PLC通信 |
对于同时支持RS485和PLC (MBUS)两种通信方式的机型,建议在使用RS485通信时,将“PLC通信”设置为“禁能”,以降低功耗。 |
|
21 |
延迟升级 |
“延迟升级”主要应用在逆变器夜间无光照导致PV断电或清晨、傍晚等光照偏弱导致PV供电不稳定情况下的升级场景。 |
在逆变器启动升级后,若“延迟升级”设置为“使能”,升级过程先完成升级包的加载,待PV供电正常且满足激活条件时由逆变器自动完成激活过程。 |
22 |
组串智能监控 |
逆变器通过对光伏组串进行实时监测,在组串出现异常(遮挡,发电量降低)时告警,提示维护人员及时检修。 |
光伏组串容易受到遮挡的场景,建议将“组串智能监控”设置为“禁能”,防止误告警。 |
23 |
组串检测低功率延时时间 |
设置逆变器检测到光伏组串处于低功率运行时,提示组串异常告警的延时时间。主要用于光伏组串早晚存在长时间固定阴影遮挡的场景,避免误告警。 |
“组串智能监控”设置为“使能”时关联呈现。 |
24 |
组串检测高功率延时时间 |
设置逆变器检测到光伏组串处于高功率运行时,提示组串异常告警的延时时间。 |
|
25 |
组串检测功率区段划分百分比 |
设置光伏组串高功率运行或低功率运行的判断临界值,用于区分组串的运行状态。 |
|
26 |
组串检测参考不对称系数 |
设置光伏组串异常的判断阈值。通过修改该参数可以控制由于固定阴影遮挡导致的误告警。 |
“组串智能监控”设置为“使能”时关联呈现。 |
27 |
组串检测启动功率百分比 |
设置检测光伏组串异常的启动阈值。通过修改该参数可以控制由于固定阴影遮挡导致的误告警。 |
|
28 |
限功率0%关机 |
“限功率0%关机”设置为“使能”,则逆变器接收到限功率0%指令以后关机;设置为“禁能”,则逆变器接收到限功率0%指令以后不关机。 |
- |
29 |
视在功率最大值 |
设置最大视在功率的输出上限,以适应标准变压器和定制变压器的容量需求。 |
当有功功率最大值=Smax_limit时,不呈现该参数。 |
30 |
有功功率最大值 |
设置最大有功功率的输出上限,以适应不同市场的需求。 |
1000V逆变器仅SUN2000-25KTL-US机型可设置,且上限值为27.5kW。 |
31 |
跟踪系统控制器 |
选择不同的控制器厂家。 |
- |
32 |
指令关机掉电保持 |
某些国家/地区的标准要求,逆变器指令关机后,若掉电后重新上电,仍然处于指令关机状态。 |
- |
33 |
接地异常关机 |
“接地异常关机”设置为“使能”,则逆变器接收到接地异常以后关机;设置为“禁能”,则逆变器接收到接地异常以后不关机。 |
- |
34 |
组串连接方式 |
设置光伏组串的连接方式。
|
- |
35 |
夜间PID保护 |
|
- |
36 |
RS485-2通信 |
当此参数设置为“使能”时,逆变器RS485-2接口可用。如果RS485-2接口不使用,建议此参数设置为“禁能”,以降低功耗。 |
- |
37 |
PID运行模式 |
设置逆变器内置PID的运行模式。 |
- |
38 |
PID夜间脱网修复 |
设置是否允许PID夜间脱网修复。 |
- |
39 |
PID日间脱网修复 |
设置是否允许PID日间脱网修复。 |
- |
设置运行参数(特殊用户)
设置界面
因为权限限制,请以“特殊用户”登录。在“设备监控”界面选择需要设置的逆变器,选择“运行参数”页签,进入界面。
- 文档中的参数列表为全部可设置参数的集合。不同机型、不同标准码可设置的参数会有所不同,以实际显示为准。
- 如果进行更改电网标准码的操作,可能造成部分参数恢复为出厂默认值,电网标准码更改后请检查原先设置过的参数是否受到影响。
电网参数
序号 |
参数名称 |
参数说明 |
备注 |
---|---|---|---|
1 |
电网标准码 |
根据逆变器所在的国家/地区的电网标准,以及逆变器的应用场景进行设置。 |
- |
2 |
输出方式 |
根据逆变器的应用场景,设置逆变器的输出是否带N线。 |
SUN2000-33KTL、SUN2000-33KTL-A、SUN2000-36KTL、SUN2000-50KTL-M0、SUN2000-60KTL-M0以及型号中带有“-US”标识的逆变器可设置此参数。 |
3 |
PQ模式 |
设置为“PQ模式1”时,最大交流输出功率的数值等于最大视在功率;设置为“PQ模式2”时,最大交流输出功率的数值等于额定输出功率。 |
SUN2000-36KTL、SUN2000-42KTL、SUN2000-50KTL-M0、SUN2000-60KTL-M0逆变器可设置此参数。 |
4 |
电网故障恢复自动开机 |
设置是否允许逆变器在电网故障恢复后自动开机。 |
- |
5 |
电网故障恢复并网时间 |
设置电网故障恢复以后,逆变器重新启动的等待时间。 |
1000V逆变器和1100V逆变器在日本标准码下,范围为[150,900]。 |
6 |
电网重连电压上限 |
某些国家/地区的标准要求,电网电压高于某一上限值时不允许逆变器并网。 |
1000V逆变器中,SUN2000-(8KTL-28KTL)机型逆变器不支持设置。 Vn为额定电压。 |
7 |
电网重连电压下限 |
某些国家/地区的标准要求,要求电网电压低于某一下限值时不允许逆变器并网。 |
|
8 |
电网重连频率上限 |
某些国家/地区的标准要求,要求电网频率高于某一上限值时不允许逆变器并网。 |
1000V逆变器中,SUN2000-(8KTL-28KTL)机型逆变器不支持设置。 Fn为额定频率。 |
9 |
电网重连频率下限 |
某些国家/地区的标准要求,要求电网频率低于某一下限值时不允许逆变器并网。 |
|
10 |
无功补偿(cosψ-P)触发电压 |
设置按照(cosψ-P)曲线,进行无功补偿的触发电压值。 |
- |
11 |
无功补偿(cosψ-P)退出电压 |
设置按照(cosψ-P)曲线,进行无功补偿的退出电压值。 |
- |
保护参数
序号 |
参数名称 |
参数说明 |
备注 |
---|---|---|---|
1 |
电压不平衡保护点 |
设置电网电压出现不平衡时逆变器保护的阈值。 |
- |
2 |
相位保护点 |
日本标准要求做被动孤岛检测时,检测到电压相位突变则进行保护。 |
可设置的相位突变角度为3º,6º,9º,12º,15º,与日本标准码关联呈现。 |
3 |
相角偏移保护 |
某些国家/地区的标准要求,电网三相相角偏移超过一定的值时,逆变器需要进行保护。 |
- |
4 |
十分钟过压保护点 |
设置10分钟过压保护点。 |
Vn为额定电压。 |
5 |
十分钟过压保护时间 |
设置10分钟过压的保护时间。 |
|
6 |
一级过压保护点 |
设置电网一级过压保护点。 |
Vn为额定电压。 |
7 |
一级过压保护时间 |
设置电网一级过压保护时间。 |
|
8 |
二级过压保护点 |
设置电网二级过压保护点。 |
Vn为额定电压。 |
9 |
二级过压保护时间 |
设置电网二级过压保护时间。 |
|
10 |
一级欠压保护点 |
设置电网一级欠压保护点。 |
Vn为额定电压。 |
11 |
一级欠压保护时间 |
设置电网一级欠压保护时间。 |
|
12 |
二级欠压保护点 |
设置电网二级欠压保护点。 |
Vn为额定电压。 |
13 |
二级欠压保护时间 |
设置电网二级欠压保护时间。 |
|
14 |
一级过频保护点 |
设置电网一级过频保护点。 |
Fn为额定频率。 |
15 |
一级过频保护时间 |
设置电网一级过频保护时间。 |
|
16 |
二级过频保护点 |
设置电网二级过频保护点。 |
Fn为额定频率。 |
17 |
二级过频保护时间 |
设置电网二级过频保护时间。 |
|
18 |
一级欠频保护点 |
设置电网一级欠频保护点。 |
Fn为额定频率。 |
19 |
一级欠频保护时间 |
设置电网一级欠频保护时间。 |
|
20 |
二级欠频保护点 |
设置电网二级欠频保护点。 |
Fn为额定频率。 |
21 |
二级欠频保护时间 |
设置电网二级欠频保护时间。 |
|
22 |
三级过压保护点 |
设置电网三级过压保护点。 |
|
23 |
三级过压保护时间 |
设置电网三级过压保护时间。 |
|
24 |
四级过压保护点 |
设置电网四级过压保护点。 |
|
25 |
四级过压保护时间 |
设置电网四级过压保护时间。 |
|
26 |
三级欠压保护点 |
设置电网三级欠压保护点。 |
|
27 |
三级欠压保护时间 |
设置电网三级欠压保护时间。 |
|
28 |
四级欠压保护点 |
设置电网四级欠压保护点。 |
|
29 |
四级欠压保护时间 |
设置电网四级欠压保护时间。 |
|
30 |
五级过压保护点 |
设置电网五级过压保护点。 |
Vn为额定电压。 |
31 |
五级过压保护时间 |
设置电网五级过压保护时间。 |
|
32 |
六级过压保护点 |
设置电网六级过压保护点。 |
Vn为额定电压。 |
33 |
六级过压保护时间 |
设置电网六级过压保护时间。 |
|
34 |
五级欠压保护点 |
设置电网五级欠压保护点。 |
Vn为额定电压。 |
35 |
五级欠压保护时间 |
设置电网五级欠压保护时间。 |
|
36 |
六级欠压保护点 |
设置电网六级欠压保护点。 |
Vn为额定电压。 |
37 |
六级欠压保护时间 |
设置电网六级欠压保护时间。 |
|
38 |
三级过频保护点 |
设置电网三级过频保护点。 |
Fn为额定频率。 |
39 |
三级过频保护时间 |
设置电网三级过频保护时间。 |
|
40 |
四级过频保护点 |
设置电网四级过频保护点。 |
Fn为额定频率。 |
41 |
四级过频保护时间 |
设置电网四级过频保护时间。 |
|
42 |
五级过频保护点 |
设置电网五级过频保护点。 |
Fn为额定频率。 |
43 |
五级过频保护时间 |
设置电网五级过频保护时间。 |
|
44 |
六级过频保护点 |
设置电网六级过频保护点。 |
Fn为额定频率。 |
45 |
六级过频保护时间 |
设置电网六级过频保护时间。 |
|
46 |
三级欠频保护点 |
设置电网三级欠频保护点。 |
Fn为额定频率。 |
47 |
三级欠频保护时间 |
设置电网三级欠频保护时间。 |
|
48 |
四级欠频保护点 |
设置电网四级欠频保护点。 |
Fn为额定频率。 |
49 |
四级欠频保护时间 |
设置电网四级欠频保护时间。 |
|
50 |
五级欠频保护点 |
设置电网五级欠频保护点。 |
Fn为额定频率。 |
51 |
五级欠频保护时间 |
设置电网五级欠频保护时间。 |
|
52 |
六级欠频保护点 |
设置电网六级欠频保护点。 |
Fn为额定频率。 |
53 |
六级欠频保护时间 |
设置电网六级欠频保护时间。 |
|
54 |
过频保护点 |
设置电网过频保护点。 |
- |
55 |
过频保护时间 |
设置电网过频保护时间。 |
- |
56 |
欠频保护点 |
设置电网欠频保护点。 |
- |
57 |
欠频保护时间 |
设置电网欠频保护时间。 |
- |
58 |
过压保护点 |
设置电网过压保护点。 |
- |
59 |
过压保护时间 |
设置电网过压保护时间。 |
- |
60 |
欠压保护点 |
设置电网欠压保护点。 |
- |
61 |
欠压保护时间 |
设置电网欠压保护时间。 |
- |
62 |
一级过压保护 |
设置电网一级过压保护。 |
- |
63 |
FRT |
电网异常出现短时低电压时,逆变器不能立即脱离电网,需要支撑一段时间,称之为低电压穿越。 |
- |
64 |
主动孤岛保护 |
设置主动孤岛保护功能是否使能。 |
- |
65 |
被动孤岛保护 |
设置被动孤岛保护功能是否使能。 |
- |
66 |
被动孤岛相位保护点 |
日本标准要求,做被动孤岛检测时,检测到电压相位突变则进行保护。 |
- |
67 |
频率反馈部 |
根据电网电压频率偏差计算无功功率,在发生孤岛现象时促使频率偏移的控制模块。 |
- |
68 |
阶跃注入部 |
发生孤岛现象时,逆变器与负载达到平衡状态,在电网电压频率偏差很小的条件下,为促使频率偏移而注入阶跃无功的控制模块。 |
- |
69 |
频率反馈部K1值 |
频率反馈部第一级增益。 |
- |
70 |
频率反馈部K2值 |
频率反馈部第二级增益。 |
- |
71 |
电网故障后重启方式 |
电网故障恢复后,逆变器重启的方式。 |
- |
72 |
电网故障后重启时间 |
设置电网故障发生后重启的延时时间。 |
- |
73 |
开机软启动时间 |
设置逆变器启动时功率逐步上升的时间。 |
- |
74 |
电压上升抑制 |
日本标准要求,输出电压超过某一定值时,逆变器进行有功功率控制和无功控制控制,保证电网电压的稳定。 |
- |
75 |
电压上升抑制无功调节点 |
日本标准要求,输出电压超过某一定值时,逆变器需要无功调节抑制电网电压上升。 |
- |
76 |
电压上升抑制有功降额点 |
日本标准要求,输出电压超过某一定值时,逆变器需要有功降额抑制电网电压上升。 |
|
特性参数
序号 |
参数名称 |
参数说明 |
备注 |
---|---|---|---|
1 |
LVRT |
电网异常出现短时低电压时,逆变器不能立即脱离电网,需要支撑一段时间,称之为低电压穿越。 |
德国BDEW-MV标准码下,默认值为“使能”。 |
2 |
LVRT触发阈值 |
设置触发低电压穿越的阈值。 |
“LVRT”设置为“使能”以后关联呈现。 1000V逆变器中,SUN2000-(8KTL-28KTL)机型逆变器不支持设置。 Vn为额定电压。 |
3 |
LVRT时欠压保护屏蔽 |
用于设置进行低电压穿越时,是否需要屏蔽欠压保护功能。 |
“LVRT”设置为“使能”以后关联呈现。 |
4 |
LVRT无功补偿因子 |
低压穿越过程中,逆变器需要发出无功功率对电网进行支撑,该参数用于设置逆变器发出无功功率的大小。 |
“LVRT”设置为“使能”以后关联呈现。 南非SA_RPPs标准码下,默认值为“2.5”。 例如,将“LVRT无功补偿因子”设置为“2”,则在低电压穿越过程中,交流电压每下降10%,逆变器发出的无功功率为额定功率的20%。 |
5 |
HVRT |
电网异常出现短时高电压时,逆变器不能立即脱离电网,需要支撑一段时间,称之为高电压穿越。 |
- |
6 |
HVRT触发阈值 |
设置触发高电压穿越的阈值。阈值设置需要符合当地电网标准要求。 |
“HVRT”设置为“使能”后关联呈现。 |
7 |
孤岛保护 |
设置主动孤岛保护功能是否使能。 |
- |
8 |
被动孤岛 |
设置被动孤岛保护功能是否使能。 |
与日本标准码关联呈现。 |
9 |
电压上升抑制 |
某些国家/地区的标准要求,输出电压超过某一定值时,逆变器必须按照一定的斜率进行有功功率降额。 |
意大利CEI0-16标准码下,默认值为“使能”。 |
10 |
电压上升抑制无功调节点 |
某些国家/地区的标准要求,输出电压超过某一定值时,逆变器必须发出一定量的无功功率。 |
|
11 |
电压上升抑制有功降额点 |
某些国家/地区的标准要求,输出电压超过某一定值时,逆变器必须按照一定的斜率进行有功功率降额。 |
|
12 |
频率变化率保护 |
当电网频率变化过快时逆变器进行保护。 |
- |
13 |
频率变化率保护点 |
设置频率变化率保护点。 |
当“频率变化率保护”设置为“使能”时关联呈现。 |
14 |
频率变化率保护时间 |
设置频率变化率保护时间。 |
|
15 |
电网故障开机软启时间 |
设置电网故障恢复后,逆变器启动时功率逐步上升的时间。 |
澳大利亚AS4777标准码下默认值为“360”;巴西ABNT NBR 16149和南非SA_RPPs标准码下,默认值为“300”。 |
16 |
电网故障零电流模式 |
设置逆变器在低电压穿越或高电压穿越期间的工作模式。如果设置为“使能”,逆变器在低电压穿越或高电压穿越时,输出电流将小于额定电流的10%。 |
- |
功率调节参数
序号 |
参数名称 |
参数说明 |
备注 |
---|---|---|---|
1 |
有功功率变化梯度 |
调节逆变器有功功率变化速度。 |
- |
2 |
有功功率固定值降额 |
按照固定值形式调节逆变器的有功功率输出。 |
Pmax为最大有功功率。 1000V逆变器中,SUN2000-25KTL-US机型可设置的上限值为27.5kW,其他型号可设置的上限值为Pmax。 |
3 |
有功功率百分比降额 |
按照百分比形式调节逆变器的有功功率输出。 |
设置为“100”时,则逆变器按照最大输出功率进行输出。 |
4 |
无功功率变化梯度 |
调节逆变器无功功率变化速度。 |
- |
5 |
功率因数 |
调节逆变器的功率因数。 |
- |
7 |
过频降额 |
使能此参数后,当电网频率超过过频降额触发的频率时,逆变器按照一定的梯度进行有功功率降额。 |
- |
8 |
过频降额触发频率 |
某些国家/地区的标准要求,电网频率超过某一设定值时,逆变器输出的有功功率要进行降额。 |
|
9 |
过频降额退出频率 |
设置过频降额的退出频率。 |
|
10 |
过频降额截止频率 |
设置过频降额的截止频率点。 |
|
11 |
过频降额截止功率 |
设置过频降额的截止功率点。 |
|
12 |
过频降额功率恢复梯度 |
设置过频降额的功率恢复梯度。 |
澳大利亚AS4777标准码下,默认值为“16”;意大利CEI0-21、CEI0-16标准码下,默认值为“15”。 |
13 |
远程功率调度 |
“远程功率调度”设置为“使能”时,逆变器相应远程端口的调度指令;设置为“禁能”,逆变器将不再响应远程端口的调度指令。 |
- |
14 |
调度指令维持时间 |
调节调度指令维持的时间。 |
当设置为0时,调度指令永久生效。 |
15 |
视在功率最大值 |
设置最大视在功率的输出上限,以适应标准变压器和定制变压器的容量需求。 |
当有功功率最大值=Smax_limit时,不呈现该参数。 |
16 |
有功功率最大值 |
设置最大有功功率的输出上限,以适应不同市场的需求。 |
- |
17 |
限功率0%关机 |
“限功率0%关机”设置为“使能”,则逆变器接收到限功率0%指令以后关机;设置为“禁能”,则逆变器接收到限功率0%指令以后不关机。 |
- |
18 |
无功功率补偿(Q/S) |
调节逆变器输出的无功功率。 |
- |
19 |
无功功率补偿(PF) |
调节逆变器的功率因数。 |
- |
20 |
夜间无功 |
在某些特定的应用场景中,电网公司会要求逆变器能够在夜间进行无功功率补偿,保证本地电网的功率因数能够达到要求。 |
600V逆变器以外的逆变器仅在“隔离设置”设置为“输入不接地(带变压器)”时可设置。 |
21 |
夜间无功参数生效 |
|
- |
22 |
夜间无功功率补偿 |
设置夜间需要补偿的无功功率。 当PV侧无输入、无远程调度指令时,响应此命令。 |
- |
设置跟踪系统
当光伏组串采用带有控制器的跟踪系统时,用户可通过WEB界面,设置跟踪系统。
- 控制器的厂家不同,参数会不同,请以实际界面为准。
- 此功能仅1100V逆变器适用。
因为权限限制,请以“高级用户”登录。通过 ,进入界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