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接交流输出线
注意事项
逆变器交流侧外部需配置三相交流开关。为确保异常状态下逆变器能够与电网安全断开,请依照当地配电法规选择合适的过流保护装置。
机型 |
推荐过流保护装置规格 |
---|---|
SUN2000-50KTL-M0 |
125A |
SUN2000-60KTL-M0 |
125A |
禁止在逆变器和交流开关之间接入负载。
逆变器内部装有集成的综合残余电流监测单元,可以区分故障电流与电容残余电流。当逆变器检测到残余电流超过允许值时,将迅速断开与电网的连接。
- 如果SUN2000-50KTL-M0外部安装带有残余电流检测功能的交流开关,则交流开关的残余电流触发值需大于550mA。
- 如果SUN2000-60KTL-M0外部安装带有残余电流检测功能的交流开关,则交流开关的残余电流触发值需大于660mA。
接线须知
请确保逆变器保护地线可靠连接,否则会影响内置PID修复功能的修复效果。
- 逆变器保护接地建议优先选择机箱外壳的接地点。
- 维护腔内接地点主要用于连接多芯交流线包含的接地线。
- 机箱外壳有两个接地点,其中一个为备用接地点。
- 推荐逆变器近端接地。对于多台SUN2000并联系统,需要将所有逆变器的接地点相互连接,以保证接地线等电位连接。
线缆规格
- 若选择机箱外壳的接地点连接地线且应用于无N线场景,则推荐使用三芯(L1,L2,L3)户外线缆。
- 若选择维护腔内的接地点连接地线且应用于无N线场景,则推荐使用四芯(L1,L2,L3,PE)户外线缆。
- 若选择机箱外壳的接地点连接地线且应用于有N线场景,则推荐使用四芯(L1,L2,L3,N)户外线缆。
- 若选择维护腔内的接地点连接地线且应用于有N线场景,则推荐使用五芯(L1,L2,L3,N,PE)户外线缆。
- 用户需自行准备与线缆相匹配的OT-M8端子。
线缆规格 |
铜芯线缆 |
铜包铝/铝合金线缆 |
|
---|---|---|---|
导体横截面积(mm2) |
范围 |
35~70 |
50~70 |
推荐值 |
35 |
50 |
交流线导体横截面积S(mm2) |
保护地线导体横截面积SP(mm2) |
---|---|
16 < S ≤35 |
SP ≥ 16 |
35 < S |
SP ≥ S/2 |
只有在保护地线和交流线的导体材质相同时,本表的取值才有效。否则,应使保护地线的导体横截面积的电导率与本表规定等效。 |
连接保护地线
- 压接OT端子。
- 用接地位置的螺钉将地线固定。图5-7 连接地线
- (可选)在接地端子外部涂抹硅胶或刷漆进行防护,提高接地端子的防腐性能。
连接交流输出线
- 将“AC OUTPUT”防水接头的锁紧帽拧下,并拆下堵头。
- 将线缆穿过防水接头。
- 请根据交流线的线缆外径,选择合适的橡胶内衬,以保证密封良好。
- AC OUTPUT有两种规格的防水接头,尺寸以实际使用的逆变器为准。
- 请勿将已压接OT端子的线缆直接穿过橡胶内衬,以免损伤橡胶内衬。
- 请勿在锁紧帽紧固状态下调整线缆,否则会造成橡胶内衬移位,影响设备防护等级。
图5-8 布放线缆 - 利用剥线钳,将交流输出线的护套和绝缘层剥去适合的长度。
请确保护套位于维护腔内。
图5-9 三芯线(不含地线和N线)(A)线芯
(B)绝缘层
(C)护套
图5-10 四芯线(含地线,不含N线)图5-11 四芯线(含N线,不含地线)图5-12 五芯线(含地线和N线) - 压接OT端子。
- 将交流输出线连接到端子排上,并用带有加长杆的力矩扳手紧固。
- 请确保交流输出线连接紧固,否则可能导致设备无法正常运行,或运行后因连接不可靠而发热等导致逆变器端子排损坏等状况。由此导致的设备损坏不在设备质保范围内。
- 若逆变器安装不稳定,致使交流输出线承受拉力时,请确保最后承受应力的线缆为保护地线。
图5-13 三芯线(不含地线和N线)图5-14 四芯线(含地线,不含N线)图5-15 四芯线(含N线,不含地线)图5-16 五芯线(含地线和N线)图中涉及的线缆颜色仅供参考,线缆的选取应符合当地线缆标准。
- 紧固锁紧帽。
- 清理维护腔内的残留物。
需确保维护腔内无线缆残渣、碎屑、导电粉尘等物质残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