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置性能北向文件的生成
第三方系统用户需要先通过配置,定义要导出哪些性能数据以生成北向文件,然后才能通过北向FTP接口读取北向文件中的数据,获取网元性能数据。
操作步骤
- 在“nbi.xml”文件中配置配置项NBIFileStoragePath,用于指定性能北向文件保存的目录。缺省值为data/nbi。
- 在<安装目录>/AppBase/etc/oms.nbi/pm或其子目录下创建xml文件,例如export1.xml,定义要导出的性能指标。
虚拟资源(FS/FC/vCenter/ESX)目录为“<安装目录>/AppBase/etc/virtual”,详细请参见《eSight 维护指南》中“维护参考 > 配置文件参考 > 虚拟资源管理 > pm_export.xml。
在配置文件前请先了解如下信息:
- eSight按照如下的树形结构划分指标:
资源类型
|——指标组A
|——指标1
|——指标2
|——……
|——指标组B
|——指标1
|——指标2
|——……
具体示例如图5-1所示。
- 按照指标的划分方式,配置文件的格式如下。其中,key属性的值需要配置为指标组和指标的key信息。若不了解key信息相关内容,可联系华为技术支持工程师。
<?xml version="1.0" encoding="UTF-8"?> <indexes> <!-- 方式一: 资源类型的所有指标上报 --> <index resourceType="resourceType1" all="true"></index> <!-- 方式二:资源类型的某指标组的所有指标上报 --> <index resourceType="resourceType2"> <measUnit key="scalartest2" all="true"> </measUnit> </index> <!-- 方式三: 指定具体的指标上报 --> <index resourceType="resourceType3"> <measUnit key="measUnitKey" > <measType key="measTypeKey1"/> <measType key="measTypeKey2"/> </measUnit> </index> </indexes>
- resourceType为资源类型。该取值不能为空。当配置为空或者无效的资源类型时则不导出此资源类型。
- all属性,取值范围为true或false。取值为true时,下级节点的配置不生效,即表示导出某资源类型下的所有指标、或者资源类型下某指标组中的所有指标。
- measUnit中key属性为指标组。该取值不能为空,当配置为空或者无效则不导出该指标组。
- measType中key属性为指标。该取值不能为空,为空或者无效则不导出该指标。
- eSight按照如下的树形结构划分指标:
- 在<安装目录>/AppBase/etc/oms.nbi/pm下创建配置文件,定义导出哪些设备类型的指标数据到北向文件中。
- 配置文件的文件名格式要求为*_north.xml,且后缀必须为小写。
- 配置文件格式要求如下:
<?xml version="1.0" encoding="UTF-8"?> <plugin> <!-- 方式一:具体设备类型的具体指标 --> <export file="/north/huawei/export1.xml" file="/north/huawei/export2.xml" device="设备类型A,设备类型B" /> <!-- 方式二:具体设备的所有指标 --> <export all="true" device="设备类型C,设备类型D…" /> <!-- 方式三:指标支持的所有设备 --> <export file="/north/huawei/export3.xml" device="*" /> <!-- 方式四:所有设备的所有指标 --> <export all="true" device="*" /> </plugin>
- file属性为具体的指标配置文件,即步骤1中创建的配置文件。文件路径是以<安装目录>/AppBase/etc/oms.nbi/pm作为根路径。路径分隔符统一使用“/”。路径以及文件名的大小写必须与实际一致。配置多个file属性时,取所有指标配置文件的并集。
- device属性为设备类型。可以配置多个设备类型,使用“,”分隔。设备类型配置为通配符“*”时,表示所有设备类型都支持。
- all属性,取值范围true或false。取值为true时,表示导出设备类型所有的指标到北向文件,file属性不生效。取值为false时,才读取file属性中文件所定义的指标。
- 配置了多个*_north.xml时,将取这些xml中定义的并集生成北向文件。
操作结果
性能FTP北向接口默认兼容历史版本,支持通过配置方式变更接口,具体版本控制方式如下:
1、 优化之前版本记为1模式,优化之后版本记为2模式
2、约束:一套eSight系统在同一时刻只能支持1模式或2模式,不可以同时支持;
3、 约束:升级版本和新安装版本一律默认为1模式;
4、 支持通过扩展点方式支持1模式动态切换为2模式,也支持在2模式下切换为1模式。
配置完成后,eSight会根据用户在客户端上设置的性能指标采集周期,周期性的将性能数据生成北向文件。并依据nbi.xml中NBIFileStoragePath配置项的配置将文件上传到对应目录下。
例如,假设nbi.xml中NBIFileStoragePath配置项使用的是缺省值/data/nbi,则在<安装目录>/AppBase/var/iemp/data/nbi/pmdatatemp/PerformanceFiles下以YYYYMMDD格式每天创建一文件夹,放置当天导出的所有历史性能结果文件,可以查看到带有时间戳的性能北向文件。
PM_IGifXTrafficStat_15_20140905_0700_partition_default.csv (1模式)
PM2_interface_ifXTrafficStat_900_20140905_150000_partition_default.csv (2模式)
第三方系统以nbi.xml 文件中配置的用户名以及认证方式登录eSight FTP服务器后,缺省根目录为如下文件夹:
│ ├─PerformanceFiles
│ │ └─20140905
PM_IGifXTrafficStat_15_20140905_0700_partition_default.csv (1模式)
PM2_interface_ifXTrafficStat_900_20140905_150000_partition_default.csv (2模式)
模式1
- 文件名称格式PM_IGNNNN_granularity_YYYYMMDD_HHMM_partition_XXX_N.csv
- NNNN:指标组key
- granularity:采集周期(单位为分,如果为0表示采集周期设置为半分钟,当前 eSight 的默认设置中小于一分钟的采集周期只有30秒)
- YYYYMMDD:采集日期(UTC时间),如20140905,表示2014年9月5日
- HHMM:采集时间(UTC时间),24小时制,如0700表示采集时间7时0分
- partition_XXX:分区信息,默认分区为partition_default
- N:文件序号,该序号为可选内容,编号格式为1等,相同文件名递增
- 文件内容格式
内容格式以PM_IGifXTrafficStat_5_20140909_1630_partition_default.csv文件为样例进行介绍。
- 使用excel打开csv文件后内容样式如下:
- 以文本方式打开文件后的样式如下:
第一行
"Interface Traffic Statistics","Interface Traffic Statistics","53",
第二行
"DeviceID","DeviceName","ResourceID","ResourceName","CollectionTime","GranularityPeriod","ifOutBandRate","ifHCInOctetsSpeed","ifHCOutOctetsSpeed","ifInBandRate",
第三行及以后
"NE=34603118","SMM","Ethernet0/0/3","Ethernet0/0/3","1409900400000","15","0.00","143.03","75.73","0.00",
"NE=34603118","SMM","Ethernet0/0/0","Ethernet0/0/0","1409900400000","15","0.00","18.33","18.41","0.00",- 第一行:指标组名称、指标组描述、测量对象总数
- 第二行:文件中第三行以后每一属性的名称,前六个属性固定:设备DN、设备名称、资源DN、资源名称、采集时间(UTC绝对时间,单位毫秒)、采集周期(单位分钟),第七列以后为该指标中性能指标名称,具体指标描述参见eSight提供的性能指标清单
表5-11 数据文件各字段说明(模式1)
序号
字段名称
字段描述
1
DeviceID
设备DN
2
DeviceName
设备名称
3
ResourceID
资源DN
4
ResourceName
资源名称
5
CollectionTime
采集时间(本地时间)
6
-
第七列以后为该指标中性能指标名称(其中,“字段名称”对应性能指标清单中的I列“指标KEY”,“字段描述”对应性能指标清单中的B列“指标”)
- 第三行及以后:为与第二行属性名称相对应的属性实际值
- 文件分割:以按Enter键、换行两个字符分割每一行,以""(英文双引号)括起来CSV表格中每一单元格,以逗号(英文逗号)分割同一行中不同的单元格
- 每一测量对象的唯一标识:第一列网元DN+第三列资源DN,第三列资源DN与查询OpenAPI接口返回值中的测量对象DN一一对应
- 使用excel打开csv文件后内容样式如下:
模式2
- 文件名称格式PM2_resType_NNNN_granularity_YYYYMMDD_HHMMSS_partition_XXX_N.csv
- PM2:表示模式2样式
- resType:资源类型,如interface为新增资源类型,考虑不同resType会有相同指标组key的情况,所以新增resType到文件名中以便于区分。其中关于资源类型resType等信息需要由各业务提供,参考资料:eSight性能指标模板参考
- NNNN:指标组key
- granularity:采集周期,如300:表示采集周期单位为300秒
- YYYYMMDD:采集日期(本地时间),如20140905,表示2014年9月5日
- HHMMSS:采集时间(本地时间),24小时制,如150000表示采集时间15时0分0秒
- partition_XXX:分区信息,默认分区为partition_default
- N:文件序号,该序号为可选内容,编号格式为1等,相同文件名递增
- 文件内容格式
内容格式以PM2_interface_ifXTrafficStat_300_20170316_191500_partition_default.csv文件为样例进行介绍。
- 使用excel打开csv文件后内容样式如下:
- 以文本方式打开文件的样式如下:
第一行
"DeviceID","DeviceName","DeviceIP","ResourceID","ResourceName","CollectionTime","GranularityPeriod","ifOutBandRate","ifHCInOctetsSpeed","ifHCOutOctetsSpeed","ifInBandRate",
第二行及以后
"NE=34603015","MSR30-20","10.137.59.242","GigabitEthernet0/1","GigabitEthernet0/1","20170316191500","900","0.00","143.03","75.73","0.00",
"NE=34603013","cisco_2900_10.137.59.241","10.137.59.241","GigabitEthernet0/1","GigabitEthernet0/1","20170316191500","900","0.00","142.32","18.3","0.00",
- 第一行:文件中第二行以后每一属性的名称,前七个属性固定:设备DN、设备名称、设备IP、资源DN、资源名称、采集时间(本地时间)、采集周期(单位秒),第八列以后为该指标中性能指标名称,具体指标描述参见eSight提供的性能指标清单
表5-12 数据文件各字段说明(模式2)
序号
字段名称
字段描述
1
DeviceID
设备DN
2
DeviceName
设备名称
3
DeviceIP
设备IP
4
ResourceID
资源DN
5
ResourceName
资源名称
6
CollectionTime
采集时间(本地时间)
7
-
第八列以后为该指标中性能指标名称(其中,“字段名称”对应性能指标清单中的I列“指标KEY”,“字段描述”对应性能指标清单中的B列“指标”)
- 第二行及以后:为与第一行属性名称相对应的属性实际值
- 文件分割:以按Enter键、换行两个字符分割每一行,以""(英文双引号)括起来CSV表格中每一单元格,以逗号(英文逗号)分割同一行中不同的单元格
- 每一测量对象的唯一标识:第一列网元DN+第四列资源DN,第四列资源DN与查询OpenAPI接口返回值中的测量对象DN一一对应
- 第一行:文件中第二行以后每一属性的名称,前七个属性固定:设备DN、设备名称、设备IP、资源DN、资源名称、采集时间(本地时间)、采集周期(单位秒),第八列以后为该指标中性能指标名称,具体指标描述参见eSight提供的性能指标清单
- 使用excel打开csv文件后内容样式如下:
- 文件名称中YYYYMMDD_HHMM表述的时间为UTC时间(世界标准时间或世界协调时间),并非带时区的本地时间,比如北京时间 2014-09-24 18:00 生成性能文件的时间为PM_IGifXTrafficStat_15_20140924_1000_partition_default.csv。结果文件中E列“CollectionTime”时间也为UTC时间。
- 文件名称中YYYYMMDD_HHMMSS表述的时间为默认为本地时间,比如北京时间 2014-09-24 18:00:00 生成性能文件的时间为PM2_interface_ifXTrafficStat_900_20140924_180000_partition_default.csv。结果文件中F列“CollectionTime”默认时间也为本地时间。
- 生成的csv文件中,以""(英文双引号)括起来CSV表格中每一单元格,如果单元格中的值符合以下条件,会在开头添加制表符("\t")以防止受到CSV注入攻击,第三方解析到CSV文件单元格中的值后,应先判断是否以"\t"开头,如果是则需要将"\t"去除后再进行下一步处理。
- 字段值为整数且位数达到9位及9位以上;
- 字段值以"="开头,且不含",";
- 字段值以"+"开头,且不含",";
- 字段值以"-"开头,且不含",";
- 字段值以"@"开头,且不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