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雷接地要求
项目 |
要求说明 |
---|---|
机房基建要求 |
机房建筑以钢筋混凝土结构为宜。 机房建筑应有避雷针等直击雷保护装置。 机房建筑的防雷接地(避雷针等装置的接地)应与机房的保护接地共用一组接地体。 |
交流供电系统宜采用TN-S供电系统 |
通信局站宜设置专用电力变压器,电力线宜采用具有金属护套或绝缘护套电缆穿钢管埋地引入通信局站,电力电缆金属护套或钢管两端应就近可靠接地,埋地长度不宜小于15m。 通信局站的交流电力变压器的低压侧的三根相线应分别对地加装无间隙氧化锌防雷器,变压器的机壳、低压侧的交流零线以及与变压器外壳相连接的电力电缆的金属外护层,应就近接地。 |
入局电力电缆需要加装防雷器 |
不宜采用架空交、直流电力线引入、引出通信局(站)。 低压电力电缆引入机房后,在交流稳压器内和交流配电屏(箱)内,电力线应对地加装电源防雷器,防雷器就近接地。 建在城市,建议加装标称放电电流不小于20kA的电源防雷器。建在郊区,地处中雷区及以上,建议加装冲击通流容量大于60kA的电源防雷器。建在山区,地处多雷区及以上或城市内的孤立高大建筑,建议加装冲击通流容量大于100kA的电源防雷器。 电源防雷器的接地线线长应小于1m。 |
直流配电接地 |
通信局站的直流工作地(–48V直流电源的正极或24V直流电源的负极)应从室内接地汇集线上就近引接,接地线应满足设备最大负荷要求。 给通信局站供电的电源设备,应具备从通信楼的接地总汇集线引接(或从机房保护接地排引接)到电源的直流工作地线。 |
等电位连接 |
机房内各种通信设备及配套设备(移动基站、传输、交换、电源、配线架等)均应做保护接地,通信局站内各种设备的保护接地均应汇接到同一个总接地排,同机房设备的保护地应在同一个机房保护接地排上汇接。 机房内通信设备的工作地、保护地应采用联合接地的方式,即工作地、保护地共同合用一组地网。 机房内走线架、吊挂铁架、机架或机壳、金属通风管道、金属门窗等均应作保护接地。 |
接地的一般要求 |
交流电源线的中性线在机房内严禁与各种通信设备的保护地连接。 严禁接地线上加装熔断器、开关等设备。 所有接地线尽量做到短、直,避免盘绕。 |
接地电阻要求 |
小于1Ω。 接地体的上端应该距地面不小于0.7m,在寒冷地区接地体应埋设在冻土层以下。 接地电阻定期监测,保证接地的有效性。 |
信号线缆布线要求 |
通信局站内不应布放架空信号电缆,信号电缆应从地下入局。 出入通信局(站)的通讯线缆应采用金属护套电缆或敷设在金属管内。 防雷器接地线长度尽量短,电缆内的空线对在机房内应做保护接地。 |
接地汇集线的要求 |
接地总汇集线可用接地汇集环或汇集排。 接地线不得使用铝材,不同金属互连时,应防止电化腐蚀。 接地总汇集线的截面积一般采用不小于120mm2铜排或采用相同电阻值的镀锌扁钢,接地汇集线需要和建筑物钢筋保持绝缘 |
接地引入线的要求 |
接地引入线的长度不应该超过30m,其材料宜采用截面积40mm×4mm或者50mm×5mm的镀锌扁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