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 RAN虚拟集群接入概述
简述IP RAN虚拟集群接入的产生原因、基本概念及实现原理
NE20E设备只用作IP RAN虚拟集群接入中的Master节点,不能用作IP RAN虚拟集群接入中的AP节点。
产生原因
为了最大限度地保护运营商的投资成本、减少建网投资以及向LTE(Long Term Evolution,长期演进)网络的平滑演进,产生了在RAN中引入IP的IPRAN解决方案。
相关概念
虚拟集群接入:对于同一组网中的所有设备而言,将所有设备的控制层面都集中到其中的一台设备,由这台设备对全网的其他设备进行转发路径计算、业务发放、流量控制等,这样的技术称为虚拟集群接入。即将整个网络中独立、分散的控制层面集中到一台设备上,以简化全网的运维和管理,减轻网络设备的负担。
Master:如图2-1中的AGG设备,为虚拟集群接入的服务器端,负责对其他AP设备进行集中地路径计算、业务发放、流量控制。可分为主/备(Primary/Secondary)Master。
AP:接入点,Access point,如图2-1中的CSG设备,为虚拟集群接入中的客户端,负责连接无线基站。
虚拟集群接入控制平面采用了主备双控制平面的方式。这种方式有利于增强网络的可靠性。如图2-2所示,一个AP节点(比如AP1节点)可以属于两个Master,这两个Master形成了主备关系。
不同AP可以分属于不同的主备Master。比如图2-2中,AP1节点可以属于主MasterA、备MasterB,AP2节点可以属于主MasterB、备MasterA。
当主Master设备出现故障时,业务流量会切换到备Master上。此时,备Master将自动升级为新的主Master,路径的计算将由新主Master完成。当原来的主Master故障恢复后,流量会回切,但控制层面不会回切。即原来的主Master变为新的备Master。
实现过程
IP RAN虚拟集群接入的建立流程如图2-3所示。所有AP会把自己的节点信息和拓扑信息泛洪到整个网络,最终各个节点上都会形成统一的拓扑数据库。此后,主Master会根据拓扑数据库进行AP和主、备Master之间的转发路径计算,并将计算结果通告给备Master。最后主、备Master会根据计算结果,生成VP隧道和VC的转发表项,并把转发表项下发给AP节点。从而完成集群隧道、VC的建立。
步骤 |
项目 |
设备类型 |
||
---|---|---|---|---|
AP |
主Master |
备Master |
||
1 |
AP上线 |
向主备Master注册,上报自身的标签空间及接口信息。 |
为上报信息的AP分配AP ID,通常为AP节点的IP地址。 |
为上报信息的AP分配AP ID,通常为AP节点的IP地址。 |
2 |
拓扑信息收集 |
运行IS-IS,收集拓扑信息,并扩散给全网。 |
运行IS-IS,收集拓扑信息,并扩散给全网。 |
运行IS-IS,收集拓扑信息,并扩散给全网。 |
3 |
路径计算 |
- | 计算AP与主、备Master之间的传输路径,并把计算结果通知给备Master。 |
接受主Master发送过来的计算结果。 |
4 |
隧道建立 |
AP接受由主备Master下发过来的标签等转发信息,形成本地的转发表。 |
分配AP与主Master之间互通所需的标签。向AP下发隧道转发表项。 |
分配AP与备Master之间互通所需的标签,向AP下发隧道转发表项。 |
5 |
VC的建立 |
AP接受由主备Master下发过来的VC信息及VC标签信息。 |
下发AP与主Master之间的VC表项,建立两者之间的VC。 |
下发AP与备Master之间的VC表项,建立两者之间的V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