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向关联LSP
双向关联LSP可以为网络中的双向业务提供带宽保护,并可以快速触发双端业务同时进行倒换。
产生原因
承载TE主要业务的RSVP隧道是单向的,业务流只能从隧道的入节点到出节点方向发送,如果希望业务或者数据从出节点发送到入节点,只能通过路由转发,不能避免拥塞的问题。
如果将出节点到入节点的路径也配置为MPLS TE遂道,则当一条遂道故障倒换时,不能及时通知另一条遂道也倒换,造成业务中断。
在互为源端和宿端的两台设备上,部署两条MPLS TE的隧道,将两条隧道的LSP首尾绑定,即可形成双向关联LSP(Bidirectional Associated Label Switch Path)。这样,在网络中配置双向LSP承载双向流量后,不但可以解决拥塞的问题,而且当一端出现故障时会通过LSP将消息及时通知另一端,实现两端同时倒换,保证双向业务不出现中断。
实现过程
Tunnel1和Tunnel2必须都是MPLS-TE的隧道,两者既可以是RSVP-TE协议建立的动态LSP隧道也可以是手工配置的静态LSP隧道。
两端的LSP分别在Tunnel接口下通过对端CR-LSP的Tunnel ID和Ingress LSR ID将对方绑定为自身的反向LSP。源端和宿端的隧道必须同时指定反向LSP。且绑定关系必须相互匹配。例如图4-47中,用户部署时,需要分别在Tunnel1接口下指定自身的反向LSP的Tunnel ID为200,Ingress LSR ID为4.4.4.4。
说明:
此处所说的Ingress LSR ID是相对于反向LSP来说,这个值同时是正向LSP的Egress LSR ID。
- 双向关联LSP不支持倒数第二跳弹出特性。
说明:
在业务部署时,正反向LSP的路径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建议将两者部署为路径一致,确保双向报文的时延一致。
适用场景
静态双向关联LSP适用于MPLS-TP场景中作为承载业务的隧道和OAM报文提供返程路径。
在部署RSVP-TE隧道误码倒换特性的场景中,需要配置动态双向关联LS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