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SP的建立
LSP的基本建立过程
MPLS需要为报文事先分配好标签,建立一条LSP,才能进行报文转发。
标签由下游分配,按从下游到上游的方向分发。如图2-9,由下游LSR在IP路由表的基础上进行FEC的划分,并将标签分配给特定FEC,再通过标签发布协议通知上游LSR,以便建立标签转发表和LSP。
LSP分为静态LSP和动态LSP两种。静态LSP由管理员手工配置,动态LSP则利用路由协议和标签发布协议动态建立。
动态LSP的建立
动态LSP通过标签发布协议动态建立。MPLS可以使用多种标签发布协议,例如:
LDP
LDP是专为标签发布而制定的协议。LDP通过逐跳方式建立LSP时,利用沿途各LSR路由转发表中的信息来确定下一跳,而路由转发表中的信息一般是通过IGP、BGP等路由协议收集的。LDP并不直接和各种路由协议关联,只是间接使用路由信息。
虽然LDP是专门用来实现标签分发的协议,但LDP并不是唯一的标签分发协议。通过对BGP、RSVP等已有协议进行扩展,也可以支持MPLS标签的分发。
RSVP-TE
资源预留协议RSVP是为Integrated Service模型而设计的,用于在一条路径的各节点上进行资源预留。RSVP工作在传输层,但不参与应用数据的传送,是一种网络上的控制协议,类似于ICMP。
为了能够建立基于约束的LSP,对RSVP协议进行了扩展。扩展后的RSVP信令协议称为RSVP-TE信令协议,主要用于建立TE隧道。它拥有普通LDP LSP没有的功能,如发布带宽预留请求、带宽约束、链路颜色和显式路径等。
MP-BGP
MP-BGP是在BGP协议基础上扩展的协议。MP-BGP引入Community属性,支持为MPLS VPN业务中私网路由和跨域VPN的标签路由分配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