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采用机器翻译与人工审校相结合的方式将此文档翻译成不同语言,希望能帮助您更容易理解此文档的内容。 请注意:即使是最好的机器翻译,其准确度也不及专业翻译人员的水平。 华为对于翻译的准确性不承担任何责任,并建议您参考英文文档(已提供链接)。
MPLS TE基础
MPLS TE基础
- 技术概览
- 信息发布组件
前文中曾提到流量工程的目标是控制网络中流量的分布,从而优化网络资源的利用。这就意味着MPLS TE网络中的各个节点尤其是隧道的首节点要知道网络中的资源分布情况,之后才能根据资源的分布情况决定MPLS TE隧道要经过哪些路径和节点。在MPLS TE中这项工作是由信息发布组件来完成的。
- 路径计算组件
IS-IS和OSPF通过SPF计算出到达网络各个节点的最短路径。MPLS TE则是使用CSPF算法计算出到达某个节点的最优路径。CSPF(Constrained Shortest Path First)是带有约束条件的SPF算法,从SPF算法衍生来的。
- 路径建立(RSVP-TE)
- RSVP摘要刷新
RSVP摘要刷新能够在保证RSVP状态刷新的同时,减少维持RSVP状态所需传输及处理的信令报文数量,优化网络的带宽资源使用情况。
- RSVP Hello
RSVP的Hello扩展机制用于快速检测RSVP节点之间的可达性,通常用来触发TE FRR的路径保护。同时Hello还可以检测邻居节点是否处于重启状态,以支持邻居实现RSVP GR。
- 流量转发组件
通过信息发布组件、路径选择组件和路径建立组件三大组件,已经可以成功建立一条MPLS TE隧道。但不同于LDP LSP,MPLS TE建立的LSP隧道不能自动将流量引入到隧道中进行转发,需要采用一定的方式将流量引入到MPLS TE隧道中。之后,隧道才能对流量进行基于标签的转发。
- 优先级与抢占
优先级与抢占能根据TE隧道承载业务的重要程度来解决隧道建立过程中的资源竞争问题。
- 亲和属性名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