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须知
运输
- 运输时应尽量选择路况好的公路或者海运。运输过程中不可过度颠簸和倾斜。
- 使用叉车将整机箱子从车上卸下,叉车须叉在中间位置,保证对称。
- 小心移动机柜,避免任何撞击或者跌落等造成设备损坏。
存储
如果设备不立即投入使用,则存储设备时需满足:
- 请勿拆除外包装,并且定期检查(推荐三个月检查一次)。如发现包装损坏,请及时更换包装。
- 如果机组已拆开外包装且不立即投入使用,将机组装入其原始包装内,保留干燥剂,并且用胶带进行密封。
- 存放在干燥、防雨、防火并且周围无腐蚀性介质的场所。
- 避免受脏物、积水的浸蚀及动物的破坏。
- 不可倾斜或倒置包装箱。
- 不可堆叠包装箱。
安装
- 尽量将设备搬运到安装地点附近进行开箱,开箱过程要小心,避免划伤或磕碰设备。
- 搬运室内机时避免损坏机柜的组成部件和线缆。
- 搬运室外机时不得使用铜管、电控盒作为受力点,并重点保护翅片不受损坏。
- 安装时须佩戴防护手套。
- 为使设备达到最佳的运行效果和最长的使用年限,请严格按照要求正确安装。
- 现场有多台室外机时,建议每台室外机增加一个与室内机对应关系的永久性标记,便于后续室外机发生故障时能够快速定位和排查。永久性标记建议粘贴或者丝印于室外机电控盒侧易于观察的位置。
- 采用混凝土底座时,要求如下:
- 混凝土底座水平坡度不能超过5°。
- 混凝土底座周围排水顺畅无积水。
- 混凝土底座强度等级需大于等于C20。
- 风机表面禁止涂抹油脂类物质。
- 在设备顶部以上空间作业时,应在设备顶部增加保护,严禁踩踏,避免设备受到损伤。
布管
- 尽量避免弯管,保证室内机到室外机之间为最短管路连接。
- 确定室内、外机最佳管路连接后,统计弯头和三通的数量,转化为直管等效长度。
- 局部组件等效长度与室内、外机连管直管长度之和即为室内、外机连管总长,用“L”表示。文中的最大连管长度为等效长度。
- 不同连管管径对制冷系统压降、性能影响不同,因此建议依据室内、外机连管总长选取连管管径。
- 制冷剂管路(包含喉箍)应全程包裹保温棉。
- 户外水管注意保温防冻,防止因冰堵产生的排水不畅或供水不足等现象。
- 管路穿过机组过孔时应注意密封和保护,防止风道泄露和铜管受损,同时铜管端部需注意密封,以防杂质进入制冷剂管路。
- 水泥地面不支持下走管。
铜管外径(in) |
45°弯(单位:m) |
90°弯(单位:m) |
180°弯(单位:m) |
T型三通(单位:m) |
---|---|---|---|---|
3/8 |
0.12 |
0.2 |
0.4 |
0.6 |
1/2 |
0.14 |
0.25 |
0.5 |
0.65 |
5/8 |
0.17 |
0.3 |
0.6 |
0.7 |
3/4 |
0.2 |
0.35 |
0.7 |
0.8 |
7/8 |
0.24 |
0.42 |
0.8 |
1.2 |
1 |
0.28 |
0.5 |
1 |
1.3 |
1-1/8 |
0.32 |
0.6 |
1.2 |
1.4 |
焊管
- 焊接前,管路上距离焊接位置500mm内的针阀(排气管针阀)须做好保护措施(取出阀芯或用湿布包裹等)。
- 内外机连接时,建议先焊接外机管路,并且在焊接间歇大于15min时应注意密封管路,防止灰尘和水分等进入。
- 焊接时,应避免烧及钣金件、内部器件、针阀、其他管路、管夹、保温棉、电缆、标签、吊牌等,应在焊接周围做好保护措施,如铺设湿布。
- 焊接较长或带有弯头的铜管后,须用氮气冲洗管路内部杂质,以免杂质影响其他部件。
布线
- 电气连接应符合项目所在国家/地区的安装法规。
- 参阅设备铭牌获取电流参数。
- 确认电源电压、频率满足设备要求。
- 必须由具有资质的专业电气安装人员进行电气连接工作,且操作前须穿戴绝缘防护用品,如防护手套等。
- 连接电路之前,用万用表测定输入电源电压,并确定电源已断开。
- 所有机组均须安全接地,接地电阻必须符合当地法规要求,防止发生接地不良。
- 布线时,电源线和信号线缆要可靠分开,距离 ≥ 30mm,禁止穿在同一根线管中,强弱电线缆也要分开扎线。
- 为防止线缆承受过大拉力出现线缆连接不良的情况,建议线缆预留余量后再连接到相应端口。
- 本文线缆颜色仅供参考,具体以实际现场线缆颜色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