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置操作系统
配置服务器时区和时间
当操作系统安装完成后需要进行时间校准时,可修改服务器时间。
背景信息
eSight支持夏令时,在配置相应的夏令时时区后即可生效,无需额外的配置。但eSight中部分功能特性暂不支持夏令时跳变,如存储性能报表在进入和结束夏令时的一段时间内曲线图中会出现数据错误。所有不支持夏令时的功能特性请参见《eSight产品描述》中的“应用限制”章节。发生跳变时数据可能会不准确,但不会影响业务功能使用。
操作步骤
- 以root用户登录eSight服务器。
- 校正服务器操作系统时区。
执行如下命令查看操作系统当前使用的时区。
# date -R
系统显示类似如下的信息。示例中的信息代表当前时区是+8时区。
Thu, 29 May 2014 11:15:59 +0800
如果所查到的时区与所在地区的时区不符,请按如下步骤修改为正确的时区。
- 执行以下命令,根据提示查询正确的时区并记录,本节以“Asia/Beijing”为例。# timedatectl list-timezones
J向下滚动,K向上滚动,Ctrl+C退出。
[root@eSightServer ~]# timedatectl list-timezones Africa/Abidjan Africa/Accra Africa/Addis_Ababa Africa/Algiers Africa/Asmara Africa/Bamako
- 执行如下命令备份旧时区。
# mv /etc/localtime /etc/localtime.bak
- 执行如下命令创建一个软连接 /etc/localtime,指向上述Asia目录中的Beijing文件。
# timedatectl set-timezone Asia/Beijing
- 执行如下命令查看操作系统当前使用的时区是否正确。
# timedatectl
- 执行以下命令,根据提示查询正确的时区并记录,本节以“Asia/Beijing”为例。
- 校正服务器操作系统时间。
- 执行如下命令查看操作系统的当前时间。
# date
系统显示eSight服务器时间。
Thu Apr 14 15:42:39 CST 2011
- 执行如下命令设置系统日期和时间。
例如,要将系统日期和时间设置为2011-4-14 15:49:30。
# date -s "2011-4-14 15:49:30"
系统显示设置结果如下:
Thu Apr 14 15:49:30 CST 2011
- 执行如下命令查看操作系统的当前时间。
- 执行如下命令重启服务器。
# sync;sync;sync;sync;sync
# reboot
配置网络
参见本节可以手工修改eSight服务器IP地址。
操作步骤
- 以root用户登录eSight服务器。
- 收集服务器实际存在的网卡的名称。
运行如下命令,显示服务器上所有网卡的名称:
# ip link show
回显示例为:
1: lo: <LOOPBACK,UP,LOWER_UP> mtu 65536 qdisc noqueue state UNKNOWN mode DEFAULT group default qlen 1000 link/loopback 00:00:00:00:00:00 brd 00:00:00:00:00:00 2: eth4: <NO-CARRIER,BROADCAST,MULTICAST,SLAVE,UP> mtu 1500 qdisc mq master trunk0 state DOWN mode DEFAULT group default qlen 1000 link/ether 90:e2:ba:d5:2e:d0 brd ff:ff:ff:ff:ff:ff 3: eth5: <NO-CARRIER,BROADCAST,MULTICAST,UP> mtu 1500 qdisc mq state DOWN mode DEFAULT group default qlen 1000 link/ether 90:e2:ba:d5:2e:d1 brd ff:ff:ff:ff:ff:ff 4: eth0: <BROADCAST,MULTICAST,UP,LOWER_UP> mtu 1500 qdisc mq master ovs-system state UP mode DEFAULT group default qlen 1000 link/ether 70:79:90:a1:a2:12 brd ff:ff:ff:ff:ff:ff 5: eth1: <NO-CARRIER,BROADCAST,MULTICAST,UP> mtu 1500 qdisc mq state DOWN mode DEFAULT group default qlen 1000 link/ether 70:79:90:a1:a2:13 brd ff:ff:ff:ff:ff:ff 6: eth2: <NO-CARRIER,BROADCAST,MULTICAST,UP> mtu 1500 qdisc mq state DOWN mode DEFAULT group default qlen 1000 link/ether 70:79:90:a1:a2:14 brd ff:ff:ff:ff:ff:ff 7: eth6: <NO-CARRIER,BROADCAST,MULTICAST,UP> mtu 1500 qdisc mq state DOWN mode DEFAULT group default qlen 1000 link/ether 90:e2:ba:d5:2e:d2 brd ff:ff:ff:ff:ff:ff 8: eth3: <NO-CARRIER,BROADCAST,MULTICAST,UP> mtu 1500 qdisc mq state DOWN mode DEFAULT group default qlen 1000 link/ether 70:79:90:a1:a2:15 brd ff:ff:ff:ff:ff:ff 9: eth7: <NO-CARRIER,BROADCAST,MULTICAST,UP> mtu 1500 qdisc mq state DOWN mode DEFAULT group default qlen 1000 link/ether 90:e2:ba:d5:2e:d3 brd ff:ff:ff:ff:ff:ff
回显中,系统有8个网卡,网卡名为 eth0 ~ eth7。
- 如果是物理机场景,可以执行以下命令收集已经连接网络的网卡的名称。
- EulerOS操作系统完成后,默认所有网口为down状态,执行以下命令可以使网口up,以eth0为例:
# ifup eth0
- 执行以下命令查看网口是否已经连线。
# ethtool eth0
若返回值中存在“Link detected: yes”,表示网口已经连线。
对eSight网络相关的网卡重复以上操作,记录已经连接网络的网卡名称。
- EulerOS操作系统完成后,默认所有网口为down状态,执行以下命令可以使网口up,以eth0为例:
- 建议使用双网卡Bond模式配置Bond和IP地址。
- IPv4场景:
# sem_tool -cmd bond -name bond0 -nics eth3,eth4 -mode active-backup -ip 192.168.9.210 -mask 255.255.254.0
- -name:自定义bond的名称。
- -nics:配置需要做bond的网卡名。
- -mode:bond的绑定模式,只允许选择主备模式(active-backup,Bond中其中一个网口故障,则切换到另一网口工作)或者聚合模式(802.3ad,两个网口可以同时工作。如果配置此模式,需要将交换机配置链路聚合,具体配置请参考交换机的相关手册)。
- -ip:待配置的IP地址。
- -mask:子网掩码。
- IPv6场景
- 执行以下命令。
# sem_tool -cmd bond -name bond0 -nics eth3,eth4 -mode active-backup -ip fc10::12/64
- -name:自定义bond的名称。
- -nics:配置需要做bond的网卡名。
- -mode:bond的绑定模式,只允许选择主备模式(active-backup,Bond中其中一个网口故障,则切换到另一网口工作)或者聚合模式(802.3ad,两个网口可以同时工作。如果配置此模式,需要将交换机配置链路聚合,具体配置请参考交换机的相关手册)。
- -ip:待配置的IP地址/子网前缀。
- 切换至路径“/etc/sysconfig/network-scripts/”。
# cd /etc/sysconfig/network-scripts/
- 修改路径下文件“ifcfg-bond0”。
# echo "IPV6INIT=yes" >> ifcfg-bond0
- 执行以下命令。
- IPv4场景:
- (可选)如果使用非Bond模式配置网络,通过如下方式修改IP地址信息。获取已连接到网络的网卡进行配置,以网卡eth1为例。
- 网络是IPv4场景
# sem_tool -cmd ifconfig -name eth1 -ip 10.137.117.141 -mask 255.255.254.0
- -name:网卡名称。
- -ip:待配置的IP地址。
- -mask:子网掩码。
- 网络是IPv6场景
# sem_tool -cmd ifconfig -name eth1 -ip fc10::12/64
- -name:网卡名称。
- -ip:待配置的IP地址/子网前缀。
- 网络是IPv4场景
- 配置默认网关。请参见手工添加默认网关。
- 执行以下命令,重启网络,使配置生效。
# systemctl restart network
配置主机名
安装eSight前,需要您手工改配置服务器的操作系统的主机名。
操作步骤
- 以root用户登录eSight服务器。
- 执行以下命令修改操作系统主机名。
# hostnamectl set-hostname --static esight-102
esight-102:请替换为信息收集中规划的主机名。
- 执行以下命令查看主机名是否修改成功。
# hostname
esight-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