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独立远程控制台登录服务器实时桌面
独立远程控制台下载链接:独立远程控制台。
Windows操作系统
- 配置客户端(例如PC)IP地址,使其与iBMC管理网口在同一网段。
- 双击“KVM.exe”打开独立远程控制台,如图8-21所示。
- 按提示信息输入网络地址、用户名和密码。
网络地址有两种格式:
- iBMC管理网口IP地址(IPv4地址或IPv6地址):端口号
- iBMC域名地址:端口号
- 输入IPv6地址时,必须使用[ ]将其括起来,而IPv4地址无此限制。例如:“[FE80::]:444”、“192.168.100.1:444”。
- 当端口号为默认的“443”时,“网络地址”中可不加端口号。
- 选择登录模式,并单击“连接”。
- 共享模式:可以让2个用户连接到服务器,并同时对服务器进行操作。本用户可以看到对方用户的操作,对方用户也能看到本用户的操作。
- 独占模式:只能有1个用户连接到服务器进行操作。
弹出如图8-22所示的安全风险提示对话框。
- 按照实际需要单击确认按钮。
- 单击“是”:直接打开独立远程控制台,忽略证书认证错误。
- 单击“否”:回退到登录界面。
- 单击“导入本地CA”:弹出文件选择窗口,您可以导入预先准备好的自定义CA证书文件(“*.cer”、“*.crt”或“*.pem”),之后将不会再弹出该安全风险提示对话框。
打开服务器实时桌面,如图8-23所示。
Ubuntu操作系统
支持运行远程控制台的操作系统为Ubuntu 14.04 LTS和Ubuntu 16.04 LTS。
- 配置客户端(例如PC)IP地址,使其与iBMC管理网口在同一网段。
- 打开控制台,并将独立远程控制台所在文件夹设置为工作路径。
- 执行chmod 777 KVM.sh设置独立远程控制台的权限。
- 执行./KVM.sh,打开独立远程控制台,如图8-24所示。
- 按提示信息输入网络地址、用户名和密码。
网络地址有两种格式:
- iBMC管理网口IP地址(IPv4地址或IPv6地址):端口号
- iBMC域名地址:端口号
- 输入IPv6地址时,必须使用[ ]将其括起来,而IPv4地址无此限制。例如:“[FE80::]:444”、“192.168.100.1:444”。
- 当端口号为默认的“443”时,“网络地址”中可不加端口号。
- 选择登录模式,并单击“连接”。
- 共享模式:可以让2个用户连接到服务器,并同时对服务器进行操作。本用户可以看到对方用户的操作,对方用户也能看到本用户的操作。
- 独占模式:只能有1个用户连接到服务器进行操作。
弹出如图8-25所示的安全风险提示对话框。
- 按照实际需要单击确认按钮。
- 单击“是”:直接打开独立远程控制台,忽略证书认证错误。
- 单击“否”:回退到登录界面。
- 单击“导入本地CA”:弹出文件选择窗口,您可以导入预先准备好的自定义CA证书文件(“*.cer”、“*.crt”或“*.pem”),之后将不会再弹出该安全风险提示对话框。
打开服务器实时桌面,如图8-26所示。
Mac操作系统
支持运行远程控制台的操作系统为Mac OS X El Capitan。
- 配置客户端(例如PC)IP地址,使其与iBMC管理网口在同一网段。
- 打开控制台,并将独立远程控制台所在文件夹设置为工作路径。
- 执行chmod 777 KVM.sh设置独立远程控制台的权限。
- 执行./KVM.sh,打开独立远程控制台,如图8-27所示。
- 按提示信息输入网络地址、用户名和密码。
网络地址有两种格式:
- iBMC管理网口IP地址(IPv4地址或IPv6地址):端口号
- iBMC域名地址:端口号
- 输入IPv6地址时,必须使用[ ]将其括起来,而IPv4地址无此限制。例如:“[FE80::]:444”、“192.168.100.1:444”。
- 当端口号为默认的“443”时,“网络地址”中可不加端口号。
- 选择登录模式,并单击“连接”。
- 共享模式:可以让2个用户连接到服务器,并同时对服务器进行操作。本用户可以看到对方用户的操作,对方用户也能看到本用户的操作。
- 独占模式:只能有1个用户连接到服务器进行操作。
弹出如图8-28所示的安全风险提示对话框。
- 按照实际需要单击确认按钮。
- 单击“是”:直接打开独立远程控制台,忽略证书认证错误。
- 单击“否”:回退到登录界面。
- 单击“导入本地CA”:弹出文件选择窗口,您可以导入预先准备好的自定义CA证书文件(“*.cer”、“*.crt”或“*.pem”),之后将不会再弹出该安全风险提示对话框。
打开服务器实时桌面,如图8-29所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