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PL介绍
定义
XPL(Extend Routing-policy language,扩展路由策略语言)主要实现了路由过滤和路由属性设置等功能,它通过改变路由属性(包括可达性)来改变网络流量所经过的路径。XPL实现的功能与现有的路由策略相同,XPL的产生可以满足不同使用习惯用户的要求。
XPL和路由策略的比较如表11-1所示:
项目 |
主要功能 |
配置方法 |
过滤方式 |
用户体验 |
---|---|---|---|---|
XPL |
路由过滤和路由属性设置 |
行编辑方式和段编辑方式 |
通过集合或单个元素对路由进行过滤 |
可在文本编辑器中进行策略的配置和修改,较灵活 |
路由策略 |
路由过滤和路由属性设置 |
行编辑方式 |
通过过滤器或单个元素对路由进行过滤 |
需遵循严格的命令行配置规范 |
路由策略的详细内容请参见《HUAWEI NE20E-S2综合业务承载路由器特性描述-IP路由-路由策略》中的描述。
行编辑和段编辑
和路由策略不同,XPL有两种配置方式:行编辑方式和段编辑方式。行编辑方式是设备上传统的配置方式,而段编辑方式是XPL在配置方式上的一个新的尝试,二者的比较如表11-2所示:
项目 |
适用用户 |
主要区别 |
帮助及纠错机制 |
---|---|---|---|
行编辑方式 |
习惯传统配置方式或对XPL不太熟悉的用户。 |
在相应命令视图下执行命令行进行配置,以一条命令行即设备上的一行为单位。 说明:
如果需要用行编辑方式修改已经存在的全局变量集合、路由属性集合或过滤策略,需要进入相应命令视图进行重新配置。 |
可以通过命令行的联想功能找出期望的配置命令。 如有配置错误,会在此命令行配置结束后报出。 |
段编辑方式 |
对XPL配置语句非常熟悉、希望可以简化配置流程的用户。 |
在段编辑界面(相当于一个文本编辑器)中进行配置,阶段性配置完成后统一提交配置。以一段配置为单位。 |
不可以联想,需要用户手工在段编辑界面中给出完成的配置语句。 如有配置错误,会在整段配置提交后报出。 |
目的
路由器在发布、接收和引入路由信息时,根据实际组网需要实施一些策略,以便对路由信息进行过滤和改变路由信息的属性,如:
控制路由的发布
只发布满足条件的路由信息。
控制路由的接收
只接收必要、合法的路由信息,以控制路由表的容量,提高网络的安全性。
过滤和控制引入的路由
一种路由协议在引入其它路由协议发现的路由信息丰富自己的路由知识时,只引入一部分满足条件的路由信息,并对所引入的路由信息的某些属性进行设置,以使其满足本协议的要求。
设置特定路由的属性
修改通过过滤策略过滤的路由的属性,满足自身需要。
受益
- 通过控制路由器的路由表规模,节约系统资源。
- 通过控制路由的接收和发送,提高网络安全性。
- 通过修改路由属性,对网络数据流量进行合理规划,提高网络性能。
- 简化传统路由策略的配置方式,使配置更灵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