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QA for静态路由
产生原因
静态路由本身并没有检测机制,如果链路发生了故障,静态路由不会自动从IP路由表中自动删除,需要管理员介入,这就无法保证及时进行链路切换,可能造成较长时间的业务中断。
现有BFD for静态路由特性,可以利用BFD会话来检测静态路由所在链路的状态。但BFD for静态路由特性受互通设备两端必须支持BFD的限制,在某些场景下无法实施(如组网中存在二层设备)。NQA for静态路由特性可以解决此问题。
BFD for静态路由与NQA for静态路由的比较如表3-1所示:
相关概念
网络质量分析NQA(Network Quality Analysis)的主要目的是帮助运营商实时监视网络QoS,同时在网络发生故障时进行有效的故障诊断和定位。
- success:测试成功结束。通知路由管理模块将此静态路由设置为“激活”状态,添加到路由表。
- failed:测试失败。通知路由管理模块将此静态路由设置为“非激活”状态,从路由表中删除。
- no result:测试正在运行,还没有得到结果。若测试结果为“no result”,不改变静态路由的状态。
NQA的详细介绍请参见《HUAWEI NE20E-S2综合业务承载路由器特性描述-系统监控》。
实现过程
NQA for静态路由特性即为静态路由绑定NQA测试例,利用NQA测试例检测静态路由所在链路状态。路由管理模块根据NQA测试例的检测结果,判断静态路由是否活跃,若静态路由不活跃则将此静态路由从IP路由表中删除,然后重新进行选路,选择无故障的备份链路进行数据转发,从而避免通信长时间中断。
如图3-4所示,每台接入交换机下连接10个用户,共100个用户。由于在DeviceB和用户之间无法使用动态路由协议,所以在DeviceB上配置到用户的静态路由。出于网络稳定性的考虑,在DeviceC上进行同样的配置,作为冗余备份。
DeviceA、DeviceB和DeviceC上运行动态路由协议,相互间可以学习路由。其中,DeviceB和DeviceC配置动态路由协议引入静态路由,并且设置不同的花费值,这样DeviceA也能通过动态路由协议从DeviceB和DeviceC分别学习到用户的路由。DeviceA根据两条链路的花费值不同选择一条主用链路,另一条链路做为备份。
在DeviceB上配置NQA for静态路由特性,利用NQA测试例检测主用链路(Primary)的状态,当主用链路发生故障时,撤销静态路由发布,使下行流量走无故障的备用链路(Backup)。在两条链路都正常时,控制下行流量优先走主用链路。
适用场景
NQA for静态路由适用于由于设备限制无法部署BFD for静态路由特性的网络。如网络中存在以交换机、OLT、DSLAM、MSAN、xDSL等方式接入网络的用户设备。
使用价值
快速周期性检测静态路由链路状态,实现主备链路的快速切换,避免业务流量的长时间中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