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SPF路由控制
通过下面几种方法可以控制OSPF路由信息的发布与接收,引入其他协议的路由,满足网络规划和流量管理的需求。
-
路由聚合是将具有相同前缀的路由信息聚合在一起,只发布一条路由到其它区域。通过路由聚合,可以减少路由信息,从而减小路由表的规模,提高设备的性能。
-
OSPF支持使用路由策略对路由信息进行过滤。缺省情况下,OSPF不进行路由过滤。
OSPF数据库超限(OSPF Database Overflow)
通过设置LSDB中外部路由的最大数量,可以动态限制OSPF数据库的规模,解决OSPF数据库超限引发的问题。
路由聚合
当大规模部署OSPF网络时,为了避免OSPF路由表中条目过多而降低路由查找速度的现象以及降低管理的复杂度,可以配置路由聚合,减小路由表的规模。此外,如果被聚合的IP地址范围内的某条链路状态频繁在Up和Down之间切换,该变化并不会通告到被聚合的IP地址范围外的设备。因此,可以避免网络中的路由振荡,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网络的稳定性。
OSPF有两种路由聚合方式:
ABR聚合
ABR向其它区域发送路由信息时,以网段为单位生成Type3 LSA。如果该区域中存在一些连续的网段,则可以通过命令将这些连续的网段聚合成一个网段。这样ABR只发送一条聚合后的LSA,所有属于命令指定的聚合网段范围的LSA将不会再被单独发送出去。
ASBR聚合
配置引入路由聚合后,如果本地路由器是自治系统边界路由器ASBR,将对引入的聚合地址范围内的Type5 LSA进行聚合。当配置了NSSA区域时,还要对引入的聚合地址范围内的Type7 LSA进行聚合。
如果本地路由器既是ASBR又是ABR,则对由Type7 LSA转化成的Type5 LSA进行聚合处理。
路由过滤
OSPF使用的路由策略包括Route-Policy,访问控制列表(ACL),地址前缀列表(IP-Prefix List),具体策略的详细描述请参见《NE20E特性描述-路由策略》。
OSPF路由过滤应用于以下几个方面:
路由引入
OSPF可以引入其它路由协议学习到的路由。在引入时通过配置路由策略来过滤路由,只引入满足条件的路由。由于只有ASBR才能引入路由,因此该过滤规则只在ASBR上配置才有效。
引入路由发布
OSPF引入了路由后会向其它邻居发布引入的路由信息。由于只有ASBR才能引入路由,因此该过滤规则只在ASBR上配置才有效。
当OSPF引入大量外部路由,并发布给路由容量较小的设备时,导致设备学习到的路由数量超过其容量而发生异常重启。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发生,设置限制OSPF发布引入外部路由的数量,从而保证设备的稳定运行。
路由学习
通过配置过滤规则,可以设置OSPF对接收到的区域内、区域间和自治系统外部的路由进行过滤。该过滤只作用于路由表项的添加与否,即只有通过过滤的路由才被添加到本地路由表中,但所有的路由仍可以在OSPF路由表中被发布出去。
路由学习中的过滤不对LSA进行过滤,只针对LSA计算出来的路由是否添加路由表进行过滤,因此学习到的LSA是完整的。
区域间LSA学习
在ABR上配置对进入本区域的Summary LSA进行过滤。由于ABR只能发布Summary LSA,因此区域间LSA学习只在ABR上有效。
区域间LSA学习是直接对进入区域的LSA进行过滤的。
区域间LSA发布
在ABR上配置对本区域出方向的Summary LSA进行过滤。由于ABR只能发布Summary LSA,因此区域间LSA发布只在ABR上有效。
OSPF数据库超限(OSPF Database Overflow)
OSPF协议要求同一个区域中的设备保存相同的链路状态数据库LSDB(Link-State Database)。随着网络上路由数量不断增加,一些设备由于系统资源有限,不能再承载如此多的路由信息,这种状态就被称为OSPF数据库超限(OSPF Database Overflow)。
对于路由信息不断增加导致设备系统资源耗尽而失效的问题,可以通过配置Stub或NSSA区域来解决,但Stub或NSSA区域的方案不能解决动态的路由增长导致的OSPF数据库超限问题。为了解决这个问题,通过设置LSDB中外部路由的最大数量,动态限制OSPF数据库的规模。
当LSDB中外部路由的数量达到最大数量时,设备进入超限状态(Overflow),同时启动超限状态定时器,设备在定时器超时后自动退出超限状态,详细描述如表6-11所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