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到端性能统计场景
IP数据通信网是当前数据通信的主流方式,且具备丰富的接入方式,庞大的网络规模等特点。为了最大限度地保护运营商的投资成本、减少建网投资以及向LTE(Long Term Extend,长期演进)网络的平滑演进,产生了在RAN中引入IP的IP RAN解决方案。
IP RAN网络对于性能统计的需求主要有两个方面:日常运维性能管理和服务水平协议SLA(Service Level Agreement)监测。承载网的网络质量(时延、抖动、丢包等)影响无线业务质量,承载网部门需要提供更好的手段检查网络的运行状态;在业务发生质量问题时,承载网自身提供的性能数据,有助于整个业务的故障定界。
IP RAN解决方案丰富多样,下面以HVPN、L2+L3 Mixed VPN等场景为例介绍IP FPM端到端测量在IP RAN网络中的应用。三种场景的统计对象均为:一个基站下的子业务类型,具体包括3G以太(信令、语音、数据)、S1(信令、语音、数据)、OM、IP Clock业务,此时业务流通过源IP地址、目的IP地址、DSCP区分。
HVPN场景
图2-8是HVPN的典型组网图,IP FPM在HVPN场景中的部署如表2-4所示。
部署对象 |
IP FPM部署方案 |
---|---|
TLP部署 |
IP RAN承载网的性能统计模型可以抽象为两种:端到端和本地交换业务。如图2-8所示,
|
DCP部署 |
部署了TLP的设备,也做为DCP设备。DCP通过IP FPM报文向MCP上送本地统计数据。 |
MCP部署 |
|
时钟部署 |
配置网络时间协议NTP(Network Time Protocol)或1588v2,对网络内所有具有时钟的设备进行时钟同步。
|
此外,对于IP RAN解决方案中的其他一些场景,比如E2E VPN、Native IP+L3VPN等,也可以部署IP FPM,且部署方式与HVPN一致。
L2+L3 Mixed VPN场景
图2-9是L2+L3 Mixed VPN场景的典型组网图,IP FPM在L2+L3 Mixed VPN场景中的部署如表2-5所示。
部署对象 |
IP FPM部署方案 |
---|---|
TLP部署 |
对于端到端业务在承载业务关联的AC侧接口(CSG的二层用户接口,RSG的二层或三层用户接口)分别部署测量点TLP。TLP在二层或三层接口,进行基于IP五元组的流标识、检测和计数。 |
DCP部署 |
部署了TLP的设备,也做为DCP设备。DCP通过IP FPM报文向MCP上送本地统计数据。 |
MCP部署 |
此场景下,接入网络和聚合网络的路由隔离,CSG没有到RSG的路由,因此MCP需要部署在AGG设备上。在图2-9中,部署在AGG1上。 |
时钟部署 |
与HVPN场景相同。 |
下行流量会在AGG节点上产生ARP请求报文。
下行流量在VSI内如果没有MAC表项,会产生广播流量。
总结
- 支持端到端测量,测量范围广。
- 支持基于实际业务进行丢包、时延测量,精度更高。
- 支持多种组网模式,对于组网环境的适应性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