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采用机器翻译与人工审校相结合的方式将此文档翻译成不同语言,希望能帮助您更容易理解此文档的内容。 请注意:即使是最好的机器翻译,其准确度也不及专业翻译人员的水平。 华为对于翻译的准确性不承担任何责任,并建议您参考英文文档(已提供链接)。
DHCP
DHCP
DHCP地址池
背景信息
配置全局地址池或接口地址池,用于在网络中为客户端动态分配IP地址等信息。
操作步骤
- 全局使能DHCP功能
- 依次单击菜单,如图5-69所示。
图5-69 全局使能DHCP功能
- 单击,全局使能DHCP功能。
- 新建DHCP地址池
- 依次单击菜单。
- 在“地址池列表”中,单击“新建”,进入“新建DHCP地址池”界面,如图5-70所示。
图5-70 新建DHCP地址池
界面信息含义如
表5-39所示。
表5-39 新建DHCP地址池
配置项
|
说明
|
地址池类型
|
选择地址池类型。
- 全局地址池:选择地址池类型为全局地址池。
- 接口地址池:选择地址池类型为接口地址池。
|
地址池名称
|
配置全局地址池名称。
仅在“地址池类型”为“全局地址池”时才可配置此项。
|
IP地址池子网地址
|
配置全局地址池下可分配的网段地址。
仅在“地址池类型”为“全局地址池”时才可配置此项。
|
子网掩码
|
配置分配给DHCP客户端的IP地址的子网掩码。
仅在“地址池类型”为“全局地址池”时才可配置此项。
|
接口选择 |
选择需要配置的接口。
仅在“地址池类型”为“接口地址池”时才可配置此项。
|
接口IP地址
|
配置当前所选接口的IP地址,即DHCP客户端的网关地址。
仅在“地址池类型”为“接口地址池”时才可配置此项。
|
掩码
|
配置分配给DHCP客户端的IP地址的子网掩码。
仅在“地址池类型”为“接口地址池”时才可配置此项。
|
厂商自定义
|
配置地址池的自定义选项。其中参数说明为:
- None:不配置地址池的自定义选项。
- ascii:指定自定义的选项码为ASCII字符串类型。
- cipher:指定自定义的选项码为密码类型。
- hex:指定自定义的选项码为十六进制数串类型。
- ip-address:指定自定义的选项码为IP地址类型,可以加入1~8个IP地址。
- sub-option:指定自定义的Option子选项的数值,同时需要配置子选项参数。
|
租期
|
分配给DHCP客户端的地址租期。
|
首选DNS服务器
|
分配给DHCP客户端的首选DNS服务器地址。
|
备用DNS服务器
|
分配给DHCP客户端的备用DNS服务器地址。
|
首选WINS服务器
|
分配给DHCP客户端的首选WINS服务器地址。
|
备用WINS服务器
|
分配给DHCP客户端的备用WINS服务器地址。
|
DNS域名
|
DNS服务器为DNS客户端分配的域名后缀。
|
网关IP
|
全局地址池的出口网关地址。
- 新建网关IP地址:输入网关IP地址,单击
。重复执行上述操作,最多可创建8个网关IP地址。
- 删除网关IP地址:选择网关IP列表多条表项前的复选框,或者选中表头中的复选项进行全选,单击
。
仅在“地址池类型”为“全局地址池”时才可配置此项。
|
不参与分配IP
|
指不参与自动分配的IP地址。
- 新建不参与分配的IP地址:输入起始和结束IP地址,单击
。重复执行上述操作,可创建多个不参与分配的IP地址或IP地址范围。
- 删除不参与分配的IP地址:选择不参与分配IP列表多条表项前的复选框,或者选中表头中的复选项进行全选,单击
。
|
地址池使用接口
|
选择地址池的使用接口,从该接口上线的用户可以在全局地址池中获取到IP地址等配置信息。
- 新建地址池使用接口:选择地址池使用接口,单击
。重复执行上述操作,最多可创建8个地址池使用接口。
- 删除地址池使用接口:选择地址池使用接口列表多条表项前的复选框,或者选中表头中的复选项进行全选,单击
。
仅在“地址池类型”为“全局地址池”时才可配置此项。
|
静态绑定IP/MAC地址
|
静态绑定IP/MAC地址将“可分配IP地址范围”中IP地址与客户端的MAC地址绑定。
- 新建静态地址绑定表项:输入静态绑定IP地址和MAC地址。单击
。重复执行上述操作,可创建多条静态地址绑定表项。
- 删除静态地址绑定表项:选择静态地址绑定列表多条表项前的复选框,或者选中表头中的复选项进行全选,单击
。
|
NetBIOS类型
|
选择客户端的NetBIOS服务节点类型。
- 不指定:不指定NetBIOS的节点类型。
- b-node:广播模式节点(broadcast),采用广播模式获取主机名和IP地址之间的映射。
- p-node:混合h模式节点(hybrid),是具备“端到端”通信机制的b类节点。
- m-node:混合m模式节点(mixed),是具有部分广播特性的p类节点。
- h-node:端到端模式节点(peer-to-peer),采用与NetBIOS Server通信的方式来获取映射关系。
|
- 填写相应的配置项。
- 单击“确定”,完成配置。
- 修改DHCP地址池
- 依次单击菜单。
- 单击“地址池列表”中相应的地址池名称,进入相应的DHCP地址池修改界面,界面信息含义如表5-39所示。
- 修改相应的配置项。
- 单击“确定”,完成配置。
- 删除DHCP地址池
- 依次单击菜单。
- 在“地址池列表”中,勾选待删除DHCP地址池前的复选框表项,单击“删除”,系统提示是否确认删除。
- 单击“确定”,完成配置。
- 地址池信息
- 依次单击菜单。
- 在“地址池列表”中,勾选需要查看的地址池前的复选框表项,单击“显示地址池信息”,进入“地址池信息”页面,如图5-71所示。
图5-71 地址池信息
界面信息含义如
表5-40所示。
表5-40 地址池信息
配置项
|
说明
|
绑定IP
|
选定地址池中某一个IP地址绑定到一个固定的MAC地址。
|
保留IP
|
选定地址池中的IP地址不参与自动分配。
|
固化IP
|
指定地址池中某一个正在使用的或过期的IP地址绑定到其对应的MAC地址,下次上线直接分配该IP地址。
|
回收IP
|
回收地址池中某一个正在使用、过期或者冲突的IP。回收后IP地址重新变为空闲状态,可以重新分配给客户端。
|
去绑定
|
释放已经静态绑定的IP地址。
|
去保留IP
|
释放已经配置的不参与自动分配的IP地址。
|
刷新
|
刷新界面显示信息。
|
- 刷新DHCP地址池
- 依次单击菜单。
- 单击“地址池列表”中的“刷新”。
DHCP中继
操作步骤
- 新建DHCP中继
- 依次单击菜单。
- 单击“新建”,进入“新建DHCP中继”界面,如图5-72所示。
图5-72 新建DHCP中继
界面信息含义如
表5-41所示。
表5-41 新建DHCP中继
配置项
|
说明
|
接口名称
|
选择相应的接口名称。
|
接口地址
|
配置接口的IP地址。
|
接口地址掩码 |
配置子网掩码。 |
服务器IP地址
|
配置DHCP服务器的IP地址。
- 新建服务器IP地址:配置服务器IP地址,单击
。
- 删除服务器IP地址:选择服务器IP地址列表多条表项前的复选框,或者选中表头中的复选项进行全选,单击
。
|
- 填写相应的配置项。
- 单击“确定”,完成配置。
- 修改DHCP中继
- 依次单击菜单。
- 单击“DHCP中继列表”中相应的接口名称,进入相应的DHCP中继修改界面,界面信息含义如表5-41所示。
- 修改相应的配置项。
- 单击“确定”,完成配置。
- 删除DHCP中继
- 依次单击菜单。
- 在“DHCP中继列表”中,勾选待删除DHCP中继列表前的复选框表项,单击“删除”,系统提示是否确认删除。
- 单击“确定”,完成配置。
- 刷新DHCP中继
- 依次单击菜单。
- 单击“DHCP中继列表”中的“刷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