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太网接口物理状态Down
故障现象
以太网接口物理状态Down。
处理步骤
- 检查设备是否上电、链路及接口模块是否故障。设备之间是通过双绞线连接,需要做如下检查:
检查项
检查标准
后续操作
用测试仪测试双绞线是否故障。
测试仪显示双绞线正常。
如果检查出线缆故障,请更换线缆。
设备间双绞线长度是否满足要求。
设备间线缆长度<100m。
说明:10/100/1000M电接口采用RJ45连接器,接口线缆为5类以上双绞线,传输距离100m。
如果线缆长度大于100m可以采用如下方式:- 缩短设备间距离,以缩短双绞线长度。
- 如果不能改变设备间的距离,设备之间可以通过中继器、HUB或交换机串联。
检查双绞线线序类型是否正确。
双绞线线序类型分为直通网线线序和交叉网线线序。
直通网线用来连接以下设备之间的以太网接口:- 路由器和集线器
- 路由器和以太网交换机
- 计算机和以太网交换机
- 计算机和集线器
交叉网线用来连接以下设备之间的以太网接口:
- 路由器和路由器
- 路由器和计算机
- 集线器和集线器
- 集线器和交换机
- 交换机和交换机
- 计算机和计算机
如果双绞线类型选择错误请选择正确类型的双绞线。
如果设备之间是通过光纤连接,需要做如下检查:
检查项
检查标准
后续操作
检查光模块和光纤的对应关系。
检查光纤类型是否正确,光模块类型和光纤类型对应关系请参见对应产品的《硬件描述》中的“接口可插拔模块”。
用户可以按照如下几方面进行比对,确认光模块和光纤是否匹配:- 多模光纤与多模光模块配合使用。
- 单模光纤只能用于单模光模块,不能够与多模光模块配合使用。单模光纤一般为黄颜色,多模光纤一般为橘黄色。
- 相互对接的两个光模块波长需要保持一致。
如果对应关系不正确,请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更换光模块或光纤。
设备间光纤的长度和光模块支持的传输距离是否匹配。
光纤的长度应该小于光模块支持的传输距离。光模块支持光纤的传输距离请参见对应产品的《硬件描述》中的“接口可插拔模块”。
根据现网实际情况缩短光纤长度或者更换支持更大传输距离的光模块。
用测试仪测试信号的衰减是否在允许的范围内。
测试仪测试信号的衰减在允许的范围内。光信号的衰减范围请参见对应产品的《硬件描述》中的“接口可插拔模块”。
如果衰减过大请更换光纤,如果更换光纤仍不符合衰减要求,可缩短光纤的长度。
用测试仪或物理环回方法检查链路两端是否故障。
使用测试仪测试时,测试仪显示收发正常。
物理环回方法是指将光纤的两端都连接到一个光模块上,链路两端正常则可以看到接口Up。
如果检查出线缆故障,请尝试更换线缆,如果更换线缆故障依然存在,请尝试更换两端接口光模块。
执行上述步骤后,如果接口的状态仍然Down,请执行步骤2。
检查本端和对端设备接口是否被人为shutdown。
执行命令display interface,查看回显信息中的字段current state,如果显示为Administratively down,表示接口下已经执行了shutdown操作,请在接口下执行undo shutdown命令。
如果接口的状态仍然Down,请执行步骤3。
检查设备两端接口双工模式、速率、协商模式是否一致。
分别在设备两端执行命令display interface,查看接口的双工模式、速率、协商模式信息。
检查项
显示信息解释说明
后续操作
Negotiation
接口自协商状态:
- 显示信息是“ENABLE”表示接口工作在自协商状态下。
- 显示信息是“DISABLE”表示接口工作在非自协商状态下。
保持两边的协商模式一致,要么都工作在自协商模式下,要么都工作在非自协商模式下。在接口视图下可以使用negotiation auto命令调整接口的自协商模式。如果自协商模式下接口仍然Down,可以尝试将接口改成非自协商模式,强制两边速率、双工模式保持一致。
Speed
接口当前速度。
在非自协商模式下如果设备两端接口速率不一致,请在接口视图下执行speed命令调整接口速率保持一致。
Duplex
接口双工状态。
在非自协商模式下如果设备两端接口双工模式不一致,请在接口视图下执行duplex命令调整接口双工模式保持一致。
Mdi
接口的网线适应方式:- across:表示接口的网线适应方式为交叉网线。
- auto:表示接口的网线适应方式为自动识别网线,即与该接口实际连接的网线类型既可以使用直通网线也可以使用交叉网线。
- normal:表示接口的网线适应方式为直通网线。
保证两端设备接口的网线适应方式和网线类型一致,缺省情况下网线适应方式为auto模式,如果接口网线适应方式为非auto模式,建议使用mdi命令更改为auto模式。
执行上述步骤后,如果接口的状态仍然Down,请执行步骤4。
检查本端和对端设备硬件是否故障。
尝试将线缆连接到其他接口,如果故障仍然存在请执行步骤5。
- 请收集如下信息,并联系技术支持人员。
- 上述步骤的执行结果。
- 设备的配置文件、日志信息、告警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