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介绍快照特性的背景、定义、目的和受益。
背景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企业的业务数据呈爆炸式增长,数据备份的重要性逐渐凸显出来。最初,人们定期对数据进行备份或复制来保护重要的数据信息。这种备份方式存在以下的问题:
- 由于备份和复制消耗大量时间和系统资源,导致备份的成本比较高,所以数据备份的恢复时间目标(RTO)和恢复点目标(RPO)也很长。
- 备份过程中会产生备份窗口,业务暂停时间较长,这对于关键业务来说是不可接受的。
- RTO(Recovery Time Objective):一种业务切换策略,是容灾切换时间最短的策略。以恢复时间点为目标,确保容灾机能够快速接管业务。
- RPO(Recovery Point Objective):一种业务切换策略,是数据丢失最少的容灾切换策略。以数据恢复点为目标,确保容灾切换所使用的数据为最新的备份数据。
- 备份窗口:对数据进行备份而不严重影响使用该数据的应用程序时,进行数据备份的时间间隔。
当企业数据量逐渐增加且数据增长速度不断加快时,如何缩短备份窗口成为系统管理员重点关注的问题。因此,各种满足较短备份窗口甚至零备份窗口需求的数据备份、数据保护技术应运而生。
快照技术是众多数据备份技术中的一种,其原理与日常生活中的拍照类似,通过拍照可以快速记录下拍照时间点被拍照对象的状态。由于可以瞬间生成快照,通过快照技术,系统管理员能够实现零备份窗口的数据备份,从而满足企业对业务连续性和数据可靠性的要求。
快照的实现机制包括写前拷贝(COW,Copy-on-write)技术和写时重定向(ROW,Redirect-on-write)技术。
- COW机制在初次写过程中,需要完成数据的拷贝,数据拷贝过程会影响主机写性能。
- ROW机制虽然不会导致数据拷贝,但是频繁覆盖写后,会破坏源LUN的数据分布,源LUN数据分布离散影响主机顺序读性能。
传统存储阵列快照特性由于机械磁盘的局限性,采用COW技术进行数据写前拷贝的过程会影响主机写性能;固态存储介质构成的独立存储阵列或设备在随机读写方面展现了巨大优势,因此全闪存阵列 OceanStor Dorado V6系列存储系统基于ROW技术可以实现性能无损快照。
定义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开发的快照特性又叫HyperSnap特性,是指源数据在某个时间点的一致性数据副本,是对指定数据集合的一个完全可用的拷贝,该拷贝包含源数据在拷贝时间点的静态映像。除可以为源LUN创建快照外,OceanStor Dorado V6系列存储系统还支持为已经生成的快照再创建快照,即级联快照。快照生成后可以被主机读取,也可以作为某个时间点的数据备份。
快照具有以下优势:
- 在线备份,无需业务停机。
- 基于ROW机制实现,实现性能无损的可写快照。
- 占用空间小,当源数据无修改时,快照不占用额外的存储空间;当源数据有修改,将修改的数据写入新的位置时,快照才会占用额外的存储空间。
目的和受益
使用快照后,用户的目的和受益如表1-1所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