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启动简介
系统启动时需要加载系统软件和配置文件。如果指定了下次启动的补丁文件,还需加载补丁文件。
对设备进行升级操作,即系统软件从低版本至高版本升级。
当增加了新特性或者需要对原有性能进行优化以及解决当前运行版本的问题时,则需要对设备进行升级。此时需要加载高版本的系统软件,并重新启动设备来实现。
对设备进行降级操作(版本回退),即系统软件从高版本至低版本降级。
设备完成升级后,如果业务出现异常,为保证业务正常可以先将设备版本进行回退。此时需要加载低版本的系统软件,并重新启动设备来实现。
在开局场景下,可以对一个新设备加载已有的满足用户需求的配置文件。
新设备中只包含了设备出厂时的缺省配置,如果需要使这台新设备连接至网络再运行业务,则需要用户在设备上进行大量的配置,花费不少时间。对于这种情况,只需要为这台新设备指定满足用户需求的配置文件,然后重新启动设备即可,极大提升了用户对设备的配置效率。
对设备指定升级后的补丁文件。
可以在设备升级的同时指定之前未安装过的补丁文件,当设备升级完成后,补丁也会立即生效。
设备的升级与每次发布的版本相关,在发布新版本的同时会配套发布相应的升级指导书,用户可以根据升级指导书进行设备升级。升级指导书获取路径:请先登录华为公司企业业务支持网站(https://support.huawei.com/enterprise),登录后,根据产品型号和版本名称,获取相应的升级加载指导书。
设备升级的命令请参见《CloudEngine 8800, 7800, 6800, 5800系列交换机命令参考》中的“基础配置命令-设备升级命令”。
系统软件
设备的软件包括BIOS软件和系统软件。设备上电后,先运行BIOS软件,初始化硬件并显示设备的硬件参数,然后运行系统软件。系统软件一方面提供对硬件的驱动和适配功能,另一方面实现了业务特性。BIOS软件与系统软件是设备启动、运行的必备软件,为整个设备提供支撑、管理、业务等功能。
设备在升级时包括升级BIOS软件和升级系统软件。
目前设备的系统软件(.cc)中已经包含了BIOS软件,在升级系统软件的同时即可自动升级BIOS。
配置文件
配置文件是命令行的集合。用户将当前配置保存到配置文件中,以便设备重启后,这些配置能够继续生效。另外,通过配置文件,用户可以非常方便地查阅配置信息,也可以将配置文件上传到别的设备,来实现设备的批量配置。
配置文件为文本文件,需要满足以下要求:
配置文件中只能包含配置命令、视图切换命令、#(功能为跳转到系统视图下)、quit命令,其他类型(如display查询命令、reset/save/ping等维护命令、commit、return、升级兼容命令等)命令执行时设备会报错,并继续加载后续命令。
配置文件中不能有重复命令。
命令缩进需要正确(一级视图对应缩进一个字符)。
视图下的命令,进入视图的命令一定要带上。
配置顺序和依赖(相互依赖的配置命令及顺序)要保证正确。
配置文件中的交互类型命令仅支持Y/N自动交互,配置恢复时默认是Y。
配置文件必须以*.zip、*.cfg或者*.dat作为扩展名。其中,
- *.cfg为纯文本格式,可直接查看其内容。指定为配置文件后,启动时系统对里面的命令逐条进行恢复。
- *.zip是*.cfg格式的压缩,占用空间较小。指定为配置文件后,启动时先解压成.cfg格式,然后逐条恢复。
- *.dat是二进制数据格式。当设备启动的版本与保存该配置文件的版本号一致时,启动时直接加载配置数据,无需逐条执行命令进行恢复,从而实现快速启动。
设备运行过程中,有配置文件、当前配置和离线配置,区别如下表:
概念 |
描述 |
查看方式 |
---|---|---|
配置文件 |
设备上电时,从默认存储路径中读取配置文件进行设备的初始化操作,因此该配置文件中的配置称为初始配置。如果默认存储路径中没有配置文件,则设备用缺省参数初始化配置。 |
|
当前配置 |
与初始配置相对应,设备运行过程中正在生效的配置称为当前配置。 |
使用display current-configuration命令查看设备的当前配置信息。 |
离线配置 |
当前系统支持离线配置。即设备退出堆叠系统后依然保留相应配置,并且仍然能够对接口进行配置,待相同类型的设备再次加入堆叠系统后自动恢复原配置。 此时当在堆叠系统中加入其他设备时,对原有配置的影响如下:
|
离线配置信息通过前导符“*”标识。可以使用display current-configuration inactive或display current-configuration all命令查看设备的离线配置信息。 说明:
设备上显示的“*”,有两种含义:
|
用户通过命令行接口可以修改设备当前配置,为了使当前配置能够作为设备下次启动时的起始配置,需要使用save命令保存当前配置到默认存储器中,形成配置文件。
如果使用不完整格式进行配置,由于命令保存到配置文件中时使用的是完整格式,可能导致配置文件中存在长度超过1022个字符的命令(系统可正确执行的命令长度最大为1022个字符)。系统重启时,这类命令将无法恢复。
补丁文件
补丁是一种与设备系统软件兼容的软件,用于解决设备系统软件少量且急需解决的问题。在设备的运行过程中,有时需要对设备系统软件进行一些适应性和排错性的修改,如改正系统中存在的缺陷、优化某功能以适应业务需求等。
补丁通常以补丁文件的形式发布,一个补丁文件可能包含一个或多个补丁,不同的补丁具有不同的功能。当补丁文件被用户从存储器加载到内存补丁区中时,补丁文件中的补丁将被分配一个在此内存补丁区中唯一的单元序号,用于标志、管理和操作各补丁。
补丁分类
热补丁HP(Hot Patch):补丁生效不中断业务,不影响业务运行,同时可以降低设备升级成本,避免升级风险。
冷补丁CP(Cold Patch):要使补丁生效需要重启设备,影响业务的运行。
增量型补丁:是指对在其前面的补丁有依赖性的补丁。一个新的补丁文件必须包含前一个补丁文件中的所有补丁信息。用户可以在不卸载原补丁文件的情况下直接安装新的补丁文件。
非增量型补丁:只允许当前系统安装一个补丁文件。如果用户安装完补丁之后希望重新安装另一个补丁文件,则需要先卸载当前的补丁文件,然后再重新安装并运行新的补丁文件。
目前,产品发布的补丁类型都为热补丁与增量型补丁。在后续的描述中如无特别说明都是指此类补丁。
补丁状态
每个补丁都有自身的状态,只有在用户命令行的干预下才能发生切换。
补丁状态详细信息如表8-1所示。
状态 |
说明 |
各状态之间的转换关系 |
---|---|---|
空闲态(Idle) |
此时,补丁文件存储在设备的存储器中,但文件中的补丁还没有被加载到内存补丁区中。 |
当用户将补丁从存储器中加载到内存补丁区后,补丁的状态将被设置为去激活。 |
去激活(Deactive) |
当补丁被加载到内存补丁区中或激活的补丁被停止运行时,补丁就处于去激活状态。 |
用户可以对去激活状态的补丁进行以下两种操作:
|
激活(Active) |
当补丁被存储在内存补丁区中,且被临时运行时,补丁就处于激活状态。 当重启设备后,重启前处于激活状态的补丁将会处于去激活状态。 |
用户可以对激活状态的补丁进行以下3种操作:
|
运行(Running) |
当补丁被存储在内存补丁区中,且被永久运行时,补丁就处于运行状态。 当重启设备后,重启前处于运行状态的补丁将保持运行状态。 |
用户可以卸载处于运行状态的补丁,使补丁从内存补丁区中被删除。 |
各状态之间的转换关系如图8-1所示。
补丁安装
为设备安装补丁也是设备升级的一种方式。补丁安装方式有以下两种:
一般均采用不中断业务的方式,在设备运行过程中直接加载运行补丁,这也是热补丁的优势。
这种安装方式的详细过程请参见随补丁版本同时配套发布的补丁安装指导书,用户可以根据补丁安装指导书进行补丁安装。相应的命令请参见《CloudEngine 8800, 7800, 6800, 5800系列交换机 命令参考》中的“基础配置命令-设备升级命令”。
另外一种方式就是本章介绍的指定系统下次启动的补丁文件,这种方式需要设备重启之后补丁才能生效。一般用于设备升级的同时安装补丁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