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太网交换术语与缩略语
术语
术语 |
解释 |
---|---|
10 Base-T |
使用双绞线电缆的10Mbit/s以太网规范,每段距离限制100米,IEEE规范802.3i。 |
100 Base-T |
使用双绞线电缆的100Mbit/s快速以太网规范,每段距离限制100米,IEEE规范802.3u。 |
1000 Base-T |
使用双绞线电缆的1000Mbit/s以太网规范,每段距离限制100米,IEEE规范802.3ab。 |
Ethernet |
Xerox公司创建,并由Xerox、Intel、DEC(Digital Equipment Corporation)共同发展的一种基带局域网规范,使用CSMA/CD,以10Mbit/s速率在多种电缆上传输,类似于IEEE 802.3系列标准。 |
Ethernet_II |
以太网帧封装格式。Ethernet_II是标准的ARPA Ethernet Version 2.0封装,具有一个16bit的协议类型字段。 |
Ethernet_SNAP |
以太网帧封装格式,符合RFC1042,这种封装格式使得Ethernet帧可以在IEEE 802.2的介质上传输。 |
FE |
快速以太网。对传统的共享介质以太网标准的扩展和增强,可以以100Mbit/s的速率传输数据。符合IEEE规范802.3u。 |
Full-duplex |
全双工,以太网接口的工作模式之一。全双工模式下接口可以同时发送和接收数据,互不干扰。 |
GE |
兆以太网,也称为吉比特以太网。采用IEEE 802.3z标准,兼容10M及100M以太网。 |
Half-duplex |
半双工,半双工模式下任一时刻接口只能接收数据或发送数据。 |
MAC |
媒体接入控制,在OSI七层模型的数据链路层中,MAC层较靠近物理层。 |
自动协商 |
自动协商的主要功能就是使物理链路两端的设备通过交互信息自动选择一种运行模式来运行。自动协商的内容主要包括双工模式、运行速率等内容,一旦协商通过,链路两端的设备就锁定在这样一种运行模式下,直到重新引导设备或重新插拔电缆。 |
缩略语
缩略语 |
英文全称 |
中文全称 |
---|---|---|
CSMA/CD |
Carrier Sense Multiple Access/Collision Detect |
载波侦听多路访问/冲突检测 |
GE |
Gigabit Ethernet |
千兆比特以太网 |
MAC |
Medium Access Control |
介质访问控制 |
TCP |
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 |
传输控制协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