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LAG应用场景
M-LAG特性主要应用于将服务器或交换机双归接入普通以太网络、TRILL(Transparent Interconnection of Lots of Links)、VXLAN(Virtual eXtensible Local Area Network)和IP网络。一方面可以起到负载分担流量的作用,另一方面可以起到备份保护的作用。由于M-LAG支持多级互联,M-LAG的组网可以分为单级M-LAG和多级M-LAG。
单级M-LAG场景
- 交换机的双归接入
如图4-19所示,为了保证可靠性,交换机在接入网络时需要考虑链路的冗余备份,采用部署MSTP等破环协议的方式可以实现,但是这种方式下链路的利用率很低,浪费大量的带宽资源。为了实现冗余备份同时提高链路的利用率,在SwitchA与SwitchB之间部署M-LAG,实现Switch的双归接入。这样SwitchA与SwitchB形成负载分担,共同进行流量转发,当其中一台设备发生故障时,流量可以快速切换到另一台设备,保证业务的正常运行。
- 服务器的双归接入
如图4-20所示,为了保证可靠性,服务器一般采用链路聚合的方式接入网络,如果服务器接入的设备故障将导致业务的中断。为了避免这个问题的发生,服务器可以采用跨设备链路聚合的方式接入网络,在SwitchA与SwitchB之间部署M-LAG,实现服务器的双归接入。SwitchA与SwitchB形成负载分担,共同进行流量转发,当其中一台设备发生故障时,流量可以快速切换到另一台设备,保证业务的正常运行。
服务器双归接入时的配置和一般的链路聚合配置没有差异,必须保证服务器侧和交换机侧的链路聚合模式一致,推荐两端均配置为LACP模式。
多级M-LAG场景
如图4-21所示,SwitchA和SwitchB之间部署M-LAG后,在SwitchC和SwitchD之间部署M-LAG并与下层的M-LAG进行级联,这样不仅可以简化组网,而且在保证可靠性的同时可以扩展双归接入服务器的数量。多级M-LAG互联必须基于V-STP方式进行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