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层协议透明传输简介
介绍二层协议透明传输的定义和目的。
定义
二层协议报文透明传输(Layer 2 Protocol Tunneling)是利用二层隧道技术使不同地域私网用户的二层协议报文,通过运营商网络内的指定通道进行透明传输。
目的
在实际组网中,用户经常利用运营商提供的专线来构建自己的二层网络,这使同一用户私网的不同分支可能分布在运营商公网的两侧。如图14-1所示,用户A的网络分为网络1和网络2,二者通过运营商网络相连接。当网络1和网络2中共同运行某种二层协议(如MSTP协议)时,要求网络1和网络2中的二层协议报文能够穿越运营商网络,以完成二层协议的计算(如生成树的计算)。通常二层协议报文的目的MAC都是一样的,例如MSTP协议,其协议报文是BPDU报文,目的MAC均是0180-C200-0000。因此,当用户网络的二层协议报文到达运营商网络的PE设备时,PE不能识别该二层协议报文是来自用户网络还是来运营商网络,都会把收到的二层协议报文发送给CPU进行处理,完成生成树计算。
这样用户网络1的设备就和PE1完成了生成树计算功能,而不是和用户网络2的设备完成生成树计算。用户网络1的二层协议报文无法穿越运营商网络到达用户网络2中。
- PE1收到CE1发来的二层协议报文后,将二层协议报文的目的MAC地址替换成一个特定的组播MAC地址,然后在运营商网络中进行转发。
- 替换成特定的组播MAC地址的二层协议报文被转发至运营商网络另一端的PE2,被还原为原始的目的MAC地址,并发送给CE2。
华为设备支持对如下几种二层协议报文的透明传输:
- STP(Spanning Tree Protocol)
- LACP(Link Aggregation Control Protocol)
- EOAM3ah(Ethernet Operation, Administration, and Maintenance 802.3ah)
- LLDP(Link Layer Discovery Protocol)
- GVRP(GARP VLAN Registration Protocol)
- GMRP(GARP Multicast Registration Protocol)
- HGMP(HUAWEI Group Management Protocol)
- VTP(Vlan Trunking Protocol)
- UDLD(Unidirectional Link Detection)
- PAGP(Port Aggregation Protocol)
- CDP(Cisco Discovery Protocol)
- PVST+(Per VLAN Spanning Tree Plus)
- DTP(Dynamic Trunking Protocol)
- DLDP(Device Link Detection Protocol)
- 用户自定义的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