扩容存储池
在完成存储部件的扩容后,需要先使用新增存储空间对现有存储池扩容。
存储系统支持通过SmartKit和DeviceManager两种方式扩容存储池,推荐使用SmartKit工具进行扩容。
扩容存储池流程
扩容存储池原则
介绍扩容存储池的原则。
扩容原则
- 待扩容硬盘类型和存储池内硬盘类型一致。
- 一个存储池最多支持两种容量规格的硬盘,每次扩容时只能使用一种符合条件的容量规格的硬盘进行扩容。可分为以下几种情况:
- 单控制框情况下扩容存储池时,每次扩容时只能使用一种符合条件的容量规格的硬盘进行扩容。
- 存储池只有一种容量规格的硬盘时,可以使用等于或大于存储池中容量规格的硬盘进行扩容,建议优先使用与存储池中容量规格相同的硬盘进行扩容。
例:当前存储池有960GB的硬盘,扩容时,可选择大于等于960GB的硬盘进行扩容,建议优先选择960GB的硬盘。
- 存储池有两种容量规格的硬盘时,只允许使用与存储池中较大容量规格的硬盘进行扩容。
例:当前存储池有960GB和1.92TB的硬盘,扩容时,仅可选择1.92TB的硬盘进行扩容。
- 存储池只有一种容量规格的硬盘时,可以使用等于或大于存储池中容量规格的硬盘进行扩容,建议优先使用与存储池中容量规格相同的硬盘进行扩容。
- 两个控制框及以上情况下扩容存储池时,遵守单控制框情况下的限制外,如果有存储池由多个控制框配置的硬盘组成,扩容时需要保证每个控制框的级联模块安装槽位、级联硬盘框的端口、硬盘框数量、硬盘框摆放位置以及硬盘框中硬盘类型和数量完全一致。
- 单控制框情况下扩容存储池时,每次扩容时只能使用一种符合条件的容量规格的硬盘进行扩容。
- 待扩硬盘的容量规格大于存储池内硬盘的容量规格时,待扩硬盘的最小数量可使用eDesigner进行计算。
- 对于OceanStor Dorado 5300 V6,Dorado 5500 V6,Dorado 5600 V6,如果集群为四控存储系统,初始配置时创建的存储池内成员盘归属于不同控制框,且成员盘没有智能硬盘框中的硬盘,如果扩容存储池时需要扩入智能硬盘框中的硬盘,需要遵循以下规则:假设存储池中每个控制框配置的成员盘数量为X,新扩硬盘中每个控制框配置的硬盘数量为Y,则X和Y需满足下列任意一个条件时方可执行扩容,否则将扩容失败。
- X + Y >= 25
- Y >= X - [MIN(1,热备策略对应盘数)]
示例1:存储池的“热备策略”设置为“低(1盘)”,扩容前存储池中每个控制框配置的成员盘数量为23,新扩硬盘中每个控制框配置的硬盘数量至少为2。
示例2:存储池的“热备策略”设置为“低(1盘)”,扩容前存储池中每个控制框配置的成员盘数量为8,新扩硬盘中每个控制框配置的硬盘数量至少为7。
- 如果存储池采用框级冗余策略,扩容存储池时除满足上述原则,还要确保组成存储池的控制框、各硬盘框之间硬盘类型、硬盘盘数、硬盘容量完全一致。
示例:扩容前存储池中已有12块960GB的硬盘,分别来自于DAE000、DAE001、DAE002和DAE003,每个硬盘框已提供3块硬盘。如需对存储池扩容,有如下两种方案:
- 在原硬盘框DAE000、DAE001、DAE002和DAE003中分别选择硬盘类型、容量和数量相同的硬盘,如四个硬盘框中各选择1块960GB的硬盘扩入存储池中。
- 选择一个新硬盘框DAE004中和原硬盘框中硬盘类型、容量和数量相同的硬盘,即选择DAE004中的3块960GB的硬盘。
对于包含两个及以上控制框的存储系统,已经上电并且被控制框识别的硬盘框不允许拆卸后连接至该存储系统的其它控制框,否则会导致存储系统上电失败。
使用SmartKit扩容存储池
介绍使用SmartKit扩容存储池。
操作步骤
- 打开SmartKit软件。
- 将需要扩容的存储设备添加到SmartKit。
- 在SmartKit主界面上单击“设备列表”页签,选择“添加”。
系统弹出添加设备对话框。
- 在“基本信息”中选择“指定IP地址(指定设备管理IP地址进行添加)”输入存储系统管理IP地址,单击“下一步”。
- 在“登录信息”区域中输入存储系统超级管理员用户名和密码,单击“完成”。
- 当首次添加设备或设备证书不受信任时,系统会弹出连接不受信任的提示。
- 当首次添加设备或SSH服务端指纹发生改变时,系统会弹出注册并继续连接的提示。
- 在SmartKit主界面上单击“设备列表”页签,选择“添加”。
- 在SmartKit主界面上依次选择“首页 > 扩容 > 扩容硬盘域/存储池”。
进入“扩容硬盘域/存储池”页面。
- 选择设备。
- 单击“选择设备”,系统弹出“选择设备”对话框。
- 选择需要扩容的存储系统(原存储系统)和任务结果保存路径。单击“确定”。
- 扩容评估。
- 单击“扩容评估”。
系统弹出“扩容评估向导”对话框。
- 在“扩容场景”中选择“扩容硬盘域/存储池”。
- 单击“添加扩容新硬件信息及存储空间扩容方式”。
根据扩容方案可添加多行配置策略。
- 在配置列表中根据扩容规划填写扩容方案,具体配置参数如表5-29所示。
表5-29 扩容评估参数
参数名称
参数说明
存储空间扩容方式
新增存储空间的使用方式。取值包括:
- 新建存储池:使用空闲硬盘新创建存储池。
- 在CTEX上扩容存储池(ID:Y):将归属于控制框X的空闲硬盘添加到ID为Y的存储池中。
硬盘框ID
存储池新增硬盘所在的硬盘框ID。
说明:仅当存储池配置为框级冗余策略时需要选择该参数。
硬盘BOM
新增硬盘的BOM编码。
说明:- 如果新增硬盘与原存储系统已有硬盘BOM编码相同,可直接在下拉列表中选择。
- 如果下拉列表中没有新增硬盘的BOM编码,请选择“自定义”。
- 如果规划新增多种硬盘,请单击“添加扩容新硬件信息及存储空间扩容方式”添加多行配置策略。
硬盘类型
新增硬盘的类型。
说明:- 仅“硬盘BOM”选择“自定义”时,需要手动选择硬盘类型。
- SED(Self-encrypting Drives)表示为加密硬盘。
单个硬盘物理容量
新增硬盘的容量。
说明:仅“硬盘BOM”选择“自定义”时,需要手动输入硬盘容量。
容量单位
新增硬盘的容量单位。
说明:仅“硬盘BOM”选择“自定义”时,需要手动选择容量单位。
硬盘数量
新增该规格硬盘的数量。
操作
单击“删除”可删除该行配置策略。
- 单击“下一步”。
系统进入“执行扩容评估”页签,评估扩容方案。
- 评估完成后,单击“打开结果目录”,进入存放评估报告的目录,获取最新生成的以评估时间命名的“.zip”文件。
- 评估完成后,单击“查看报告”,系统打开本次执行扩容评估生成的报告。
- 单击“完成”,结束扩容评估。
请根据扩容评估报告对检查不通过项按照修复建议进行修复后重新进行评估。若按照建议进行修复后检查仍不通过,请联系华为工程师处理。否则,实施扩容时可能存在风险。
- 单击“扩容评估”。
- 进入“扩容存储池向导”对话框。
- 单击“扩容”。
系统弹出“扩容”界面。
- 选择“扩容存储池”。
系统弹出“扩容存储池向导”对话框。
- 单击“扩容”。
- 按照扩容向导实施扩容。
- 确认扩容注意事项。
确认完成工具界面提示的操作。勾选“我已完成上述注意事项的确认,并了解此操作带来的后果。”单击“下一步”。
系统进入“扩容前检查”对话框。
- 系统自动完成扩容前检查。
工具自动对系统进行扩容前检查,确保系统具备扩容存储池条件。如果检查不通过,需要先排查相关问题,再重新检测。
全部检查项通过后,单击“下一步”。
系统进入“执行扩容存储池”对话框。
- 系统自动完成扩容存储池操作。执行扩容期间,请勿对设备做其他变更操作。
- 系统会按照扩容评估步骤设置的硬盘类型及数量执行扩容。
- 如果执行失败,请按照工具界面提示信息修复后重新执行扩容操作。
扩容存储池完成后,单击“下一步”。
系统进入“完成”对话框。
- 完成扩容。
单击“完成”,完成扩容存储池操作。
- 确认扩容注意事项。
- 扩容后巡检。
- 单击“扩容后巡检”,系统进入巡检工具的向导界面。
- “选择检查项”。
在检查项列表中选中需要检查的项。
- 单击“下一步”,开始执行巡检。
- “打开结果目录”链接的是巡检报告保存的目录。
- “查看报告”链接的是巡检结果详情文件,格式为“.html”。该文件同时已经被压缩保存到结果目录。
- 单击“完成”,结束巡检过程。
使用DeviceManager扩容存储池
介绍使用DeviceManager扩容存储池。
扩容前评估
请在扩容存储池前,通过SmartKit工具对方案进行评估。
操作步骤
- 打开SmartKit软件。
- 将需要扩容的存储设备添加到SmartKit。
- 在SmartKit主界面上单击“设备列表”页签,选择“添加”。
系统弹出添加设备对话框。
- 在“基本信息”中选择“指定IP地址(指定设备管理IP地址进行添加)”输入存储系统管理IP地址,单击“下一步”。
- 在“登录信息”区域中输入存储系统超级管理员用户名和密码,单击“完成”。
- 当首次添加设备或设备证书不受信任时,系统会弹出连接不受信任的提示。
- 当首次添加设备或SSH服务端指纹发生改变时,系统会弹出注册并继续连接的提示。
- 在SmartKit主界面上单击“设备列表”页签,选择“添加”。
- 在SmartKit主界面上依次选择“首页 > 扩容 > 扩容评估”。
进入“扩容评估”页面。
- 选择设备。
- 单击“选择设备”,系统弹出“选择设备”对话框。
- 选择需要扩容的存储系统和任务结果保存路径。单击“确定”。
扩容评估完成后,存储系统配置数据自动备份在任务结果压缩包中的“\data\config”文件夹下,以便扩容失败后进行存储系统还原操作。
- 扩容评估。
- 单击“扩容评估”。
系统弹出“扩容评估向导”对话框。
- 在“扩容场景”中选择“扩容硬盘域/存储池”。
- 单击“添加扩容新硬件信息及存储空间扩容方式”。
根据扩容方案可添加多行配置策略。
- 在配置列表中根据扩容规划填写扩容方案,具体配置参数如表5-30所示。
表5-30 扩容评估参数
参数名称
参数说明
存储空间扩容方式
新增存储空间的使用方式。取值包括:
- 新建存储池:使用空闲硬盘新创建存储池。
- 在CTEX上扩容存储池(ID:Y):将归属于控制框X的空闲硬盘添加到ID为Y的存储池中。
硬盘框ID
存储池新增硬盘所在的硬盘框ID。
说明:仅当存储池配置为框级冗余策略时需要选择该参数。
硬盘BOM
新增硬盘的BOM编码。
说明:- 如果新增硬盘与原存储系统已有硬盘BOM编码相同,可直接在下拉列表中选择。
- 如果下拉列表中没有新增硬盘的BOM编码,请选择“自定义”。
- 如果规划新增多种硬盘,请单击“添加扩容新硬件信息及存储空间扩容方式”添加多行配置策略。
硬盘类型
新增硬盘的类型。
说明:- 仅“硬盘BOM”选择“自定义”时,需要手动选择硬盘类型。
- SED(Self-encrypting Drives)表示为加密硬盘。
单个硬盘物理容量
新增硬盘的容量。
说明:仅“硬盘BOM”选择“自定义”时,需要手动输入硬盘容量。
容量单位
新增硬盘的容量单位。
说明:仅“硬盘BOM”选择“自定义”时,需要手动选择容量单位。
硬盘数量
新增该规格硬盘的数量。
操作
单击“删除”可删除该行配置策略。
- 单击“下一步”。
系统进入“执行扩容评估”页签,评估扩容方案。
- 评估完成后,单击“打开结果目录”,进入存放评估报告的目录,获取最新生成的以评估时间命名的“.zip”文件。
- 评估完成后,单击“查看报告”,系统打开本次执行扩容评估生成的报告。
- 单击“完成”,结束扩容评估。
请根据扩容评估报告对检查不通过项按照修复建议进行修复后重新进行评估。若按照建议进行修复后检查仍不通过,请联系华为工程师处理。否则,实施扩容时可能存在风险。
- 单击“扩容评估”。
实施扩容
当存储池的空间容量不足时,可以扩容存储池的空间以满足实际需要。
前提条件
存储池“健康状态”为“正常”。
操作步骤
- 选择“系统 > 存储池”。
- 单击需要扩容的存储池右侧的“更多”,选择“扩容”。
系统弹出“扩容”对话框。
您还可以单击存储池名称,在弹出的详情页面右上角“操作”中选择“扩容”进行扩容。
- 根据冗余策略的不同进行操作。
- 盘级冗余
输入每个控制框需要扩入的硬盘数量或单击“选择”手动选择需要扩入的硬盘。
- 框级冗余
- 单击“选择”。
系统弹出“选择控制框和硬盘框”对话框。
- 勾选需要扩入的硬盘所分布的控制框和硬盘框。
- 单击“确定”。
组成存储池的硬盘须至少来自4个框(控制框+硬盘框)。若跨多控制框创建存储池,硬盘容量规格和硬盘数量要求在存储池所分布的控制框和硬盘框间对称。
- 输入每个硬盘框需要扩入的硬盘数量或单击“选择”手动选择需要扩入的硬盘。
- 单击“选择”。
- 盘级冗余
- 单击“确定”。
按照界面提示完成确认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