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LAN规划设计建议遵循如下原则:
- 按照不同业务区域划分不同的VLAN。
- 同一业务区域按照具体的业务类型(如Web、APP、DB等)划分不同的VLAN。
- VLAN编号建议连续分配,以保证VLAN资源合理利用。
- 建议预留一定数目VLAN以方便后续扩展。
VLAN的分类通常有业务VLAN、管理VLAN和互联VLAN,设计建议如
表3-1所示。
表3-1 VLAN设计建议分类
|
设计建议
|
业务VLAN
|
通常可以按照逻辑区域、地理区域、人员结构和业务类型分层规划VLAN。
- 按照逻辑区域划分VLAN,如核心网络区使用VLAN100~VLAN199,服务器区使用VLAN200~VLAN999,接入网络使用VLAN2000~VLAN3499;
- 按照地理区域划分VLAN,如区域A使用LAN2000~VLAN2199,区域B使用VLAN2200~VLAN2399;
- 按照人员结构划分VLAN,如A部门使用VLAN2000~VLAN2009,B部门使用VLAN2010~VLAN2019;
- 按照业务类型划分VLAN,如Web服务器区域使用VLAN200~VLAN299,APP服务器区域使用 VLAN300~VLAN399,DB服务器区域使用VLAN400~VLAN499。
如用户对语音的时延比较敏感,需要优先保证语音,建议针对语音业务规划Voice VLAN功能,华为交换机可以自动识别语音流,将语音流加入到Voice VLAN中传输,并进行有针对性的QoS保障,当网络发生拥塞时可以优先保证语音流的传输。
如果不同的用户有相同的组播数据业务,建议规划组播VLAN,将用户VLAN和组播VLAN绑定,这样可以避免上游网关在多个用户VLAN复制组播数据流。
|
管理VLAN
|
- 出口网络设备:建议使用三层业务口作为管理接口,不需要专门规划管理VLAN。
- 核心交换机:建议单独规划一个管理VLAN,并将管理VLAN的VLANIF接口作为管理接口,iMaster NCE-Campus通过该接口来管理核心交换机。
- 核心层以下设备:根据设备规模的不同,建议规划一个或者多个管理VLAN,并将管理VLAN的VLANIF接口作为管理接口,iMaster NCE-Campus通过该接口来管理设备。
- 如果设备规模较小,建议所有汇聚交换机、接入交换机、AP使用同一个管理VLAN。
- 如果设备规模较大,建议所有汇聚交换机、接入交换机使用同一个管理VLAN,所有AP使用同一个管理VLAN。
- 如果设备规模很大,建议按网络层次规划设备组,每个设备组使用同一个管理VLAN,比如将每个汇聚交换机及以下的设备划分到一个设备组,使用同一个管理VLAN。
|
互联VLAN
|
互联VLAN一般用在两台三层交换机之间或三层交换机与路由器之间,创建VLANIF接口进行三层互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