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bric网络管理
组网场景
- 集中式VXLAN网络:VXLAN的网关部署在同一组设备上(边缘网关节点),这个设备既负责园区内的终端与外网的通信,也负责终端之间跨子网互访。
场景说明:
- 边缘网关节点:用于虚拟网络的跨子网通信以及外部网络的访问,支持对VXLAN报文进行封装/解封装,基于BD可创建三层逻辑接口Vbdif接口,通过Vbdif接口实现。
- 边缘节点:实现VLAN到VXLAN的转换,并用于对VXLAN报文进行封装/解封装。边缘网关节点与边缘节点之间的Overlay流量均为VXLAN报文;
- 扩展接入节点:通过VLAN技术,实现终端与边缘节点之间的二层通道,已扩展业务网络的二层域的范围。
- 分布式VXLAN网络:VXLAN的网关部署在不同的设备上,终端接入设备或者终端接入设备最近的汇聚设备(边缘节点)作为三层分布式网关,核心设备(边缘网关节点)作为出口三层网关。
场景说明:
- 边缘网关节点:仅用于与外部网络的访问,支持对VXLAN报文进行封装/解封装用于与边缘节点的VXLAN通信。
- 边缘节点:实现VLAN到VXLAN的转换,并用于虚拟网络的跨子网通信,支持VXLAN报文进行封装/解封装,用于与边缘网关节点及其他边缘节点的VXLAN通信。
- 扩展接入节点:通过VLAN技术,实现终端与边缘节点之间的二层通道,已扩展业务网络的二层域的范围。
- VLAN网络:采用传统VLAN技术实现端到端的自动化配置,可以与集中式VXLAN网络共用一个物理Fabric网络。
园区虚拟化网络部署流程
物理网络(Underlay网络)部署完成后,在其上构建出虚拟的二层或三层网络,即Overlay网络,实现业务隔离,满足园区网络多业务、多租户的需求。通过iMaster NCE-Campus部署园区虚拟化网络涉及到的功能模块如下图所示。用户根据实际组网和业务诉求进行相应的业务配置。
配置逻辑网络阶段,用户根据自己实际网络的情况选择需要配置的VN网络类型,包括虚拟化VXLAN,传统VLAN,根据用户认证前接入的是二层网络还是三层网络,选择将默认VN的业务网关设置为Fabric外还是Fabric内。
配置Fabric全局资源池
在创建VN之前,需要提前进行全局资源配置,包括VLAN、环回口IP、VXLAN网络标识(VNI)和桥接广播域(BD)四类资源池的设置。创建VN时,iMaster NCE-Campus会从该资源池内自动分配相关资源。
前提条件
在iMaster NCE-Campus进行LAN业务部署前,需要完成如下配置:
- 在iMaster NCE-Campus在创建站点、并添加需要纳管的设备。设备可以以单设备或者堆叠模式上线。
- 为了实现LAN各个端点设备之间的互联,需要在边界网关节点设备、边缘节点设备上分别配置VLANIF接口、Loopback接口、VTEP IP、路由,若组成Fabric的设备均被控制器纳管,可以在创建Fabric时选择自动配置路由域,自动完成上述接口和路由的配置。
- 为了实现LAN网络认证功能,需要在边缘节点设备上配置RADIUS模板和AAA。
- 按需使能边缘节点设备的业务随行功能。
背景信息
环回口IP、VLAN、VNI和桥接广播域四类资源在网络中的层次以及关系如下图所示:
操作步骤
- 选择 。
- 针对不同参数,输入参数范围,单击
使配置生效。
当用户终端需要配置外部网关互联VLAN、网络服务资源互联VLAN、策略联动管理VLAN、接入VN接入VLAN时,配置业务VLAN池。规划VLAN资源时,需要保证该范围内的VLAN未被非Fabric业务使用。例如已经规划为管理VLAN的VLAN ID不能包含在VLAN池范围之内,否则可能会导致业务异常。
相关操作
- 选择需要删除的资源数据,单击
,删除该数据。
- 单击
,刷新资源数据显示结果。
参数说明
参数名称 |
说明 |
---|---|
VLAN |
当用户终端需要配置外部网关互联VLAN、网络服务资源互联VLAN、策略联动管理VLAN、接入VN接入VLAN时,配置业务VLAN池。 |
环回口IP |
使能Underlay自动化时,配置环回口IP资源池。环回口IP地址作为VXLAN隧道的VTEP IP。 |
桥接广播域 |
在VXLAN网络中,将虚拟广播域VN对应的VNI以1:1方式映射到桥接广播域BD,BD成为VXLAN网络的实体,通过BD转发流量。 |
VXLAN网络标识 |
VXLAN网络标识VNI类似VLAN ID,用于区分VXLAN段。 |
配置Underlay自动化资源池
配置Fabric时,可以同时打开网络域编排开关实现Underlay网络的自动部署,实现建立Fabric BGP-EVPN 所需的VLANIF接口、Loopback接口、VTEP IP、路由等配置的自动发放,完成Underlay网络的自动配置。iMaster NCE-Campus会从该资源池内自动分配相关资源给设备。
背景信息
互联VLAN和互联IP两类资源在网络中的层次以及关系如下图所示:
操作步骤
- 选择 。
- 针对不同参数,输入参数范围,单击
使配置生效。
相关操作
- 选择需要删除的资源数据,单击
,删除该数据。
- 单击
,刷新资源数据显示结果。
多站点场景如何配置Underlay自动化
Underlay自动路由域编排能支持Fabric边界网关节点和边缘节点设备之间的路由打通。通过打通站点核心角色之间以及核心到汇聚之间的互联链路,保证全网VTEP IP通过OSPF路由可达。
对于Fabric内存在透传设备的组网,建议边界网关节点在站点中设置为核心角色,边缘节点在站点中设置为汇聚角色,边界网关节点和边缘节点之间的透传设备,不加入Fabric,在站点中设置为核心。仅支持边界网关节点和边缘节点之间存在一层透传设备的场景。
对于Fabric跨多站点时,除了需要设置正确的设备角色,还需要保证多站点之间的OSPF路由互通。
针对多站点场景或者三层组网场景的Underlay自动编排,请参见下面示例。
- 场景1:一个Fabric由多个站点组成,仅一个站点中存在边界网关节点设备,如下图所示:图6-65 多站点场景
此时如果配置Underlay自动化部署,需要配置以下步骤:
- 在 菜单修改边缘节点2的角色为“核心”。
- 查看边界网关节点自动编排的OSPF area,选择 菜单,选择 页签,手动配置边界网关节点和边缘节点2互联接口的接口路由信息,保证互联接口路由互通。
- 场景2:同一个Fabric中,存在边界网关节点,边缘节点和接入设备三层组网,如下图所示:图6-66 三层Fabric组网
此时如果配置Underlay自动化部署,需要配置以下步骤:
- 在 菜单修改边缘节点2的角色为“汇聚”。
- 修改接入设备的Fabric角色为边缘节点。
参数说明
参数名称 |
说明 |
---|---|
互联VLAN |
Fabric内参与Underlay自动路由编排的设备互联时,配置互联VLAN资源池。 |
互联IP |
Fabric内参与Underlay自动路由编排的设备互联时,配置互联IP资源池。 |
Fabric管理
配置Fabric
Fabric网络由一组核心-汇聚-接入节点设备互联组成,提供无差异接入能力,实现一台接入设备可以同时接入不同的网络业务,节省了成本提供了网络设备的利用效率。
园区虚拟网络通过Overlay虚拟化技术(VXLAN),实现多个虚拟网络统一承载在同一个Fabric网络上,并能够支持业务的灵活部署。
前提条件
- 设备已经在iMaster NCE-Campus上线并且属于当前租户管理范围。
- 系统中已经导入虚拟网络类型的License。
背景信息
- 集中式Fabric:
- Fabric中网关设备是集中的,访问外网和内网的流量都经过集中式的网关。此时,只有Border设备可以作网关。
- 支持L3 VXLAN、L2 VXLAN、L3 VLAN、L2 VLAN类型的虚拟网络(VN)。
- 分布式Fabric:
- Fabric中网关设备是分布式的,访问外网和内网的流量经过不同的网关。此时,Border、Edge设备都可以作网关。
- 支持L3 VXLAN、L2 VXLAN类型的虚拟网络(VN),不支持L3 VLAN、L2 VLAN类型的虚拟网络。
操作步骤
- 选择“创建”。 。单击左侧的
- 设置Fabric的名称,并添加设备。根据规划,设置相关参数。为了提高网络的可靠性,或者对于需要连接不同外部网络的组网可以配置双Border组网,即添加两个角色为边界网关节点的设备。仅组网类型为分布式时支持配置双Border组网。
升级场景下,例如V300R019C00版本升级到当前版本,创建Fabric时开启“上报终端识别信息”开关后提示配置冲突,请选择 ,然后选择 ,设置“DHCP snooping选项”为snooping。
- 设置物理网络参数。开启自动配置路由域开关之前,需要配置Underlay自动化资源池。设置自动配置路由域之后,可以选择“路由域编排”页签查看OSPF路由域配置。 ,单击
- 如果Fabric网络中存在多个路由反射器(一个Fabric内最多配置两个路由反射器),如双Border组网中配置了两个路由反射器,此时需要配置反射器集群ID。
如果物理链路发生变化,可以点击左上角的
显示Fabric列表,并点击链路发生变化的Fabric名称右侧的
更新路由域,也可以在拓扑模式下单击
更新路由域。
- 单击“应用”。
- 如果待添加的交换机之前已经通过netconf模式注册到iMaster NCE-Campus,并且交换机已经在iMaster NCE-Campus上删除,当需要重新添加到iMaster NCE-Campus时,此时需要先在设备上执行“undo netconf”命令清除交换机NAAS数据库中存在的残留数据。如果不清除,可能会导致iMaster NCE-Campus业务下发失败,甚至导致设备托管。
- 配置“自动配置路由域”之后,如果站点中存在汇聚设备,且该汇聚设备未在Fabric网络中纳管,underlay网络打通之后,不允许删除该汇聚设备,否则,会导致该汇聚设备下连接的接入设备与核心设备之间的ospf通道中断,导致业务不通。
- 双Border组网可能会导致网络中出现环路,需要用户通过命令行配置破环协议,具体破环协议请根据实际情况选择。
- 设备间互联时,端口默认状态为trunk类型。当删除Fabric业务配置后,端口的trunk类型仍然保留。如果清除,可能会导致手工配置为trunk类型设备托管。
相关操作
- 查看Fabric。
将鼠标悬于已创建的Fabric名称上并单击,查看Fabric信息。
- 查看配置状态
选择需要修改的Fabric,单击Fabric下面的
,查看配置状态,如果存在“配置状态”为“失败”的情况,请参见异常处理。
- 更新路由域
选择需要修改的Fabric,单击Fabric下面的
,更新路由域。
- 修改Fabric。
选择需要修改的Fabric,单击Fabric下面的
,修改Fabric信息。
- 删除Fabric。
选择需要删除的Fabric,单击Fabric下面的
,删除Fabric。
参数说明
参数名称 |
说明 |
---|---|
名称 |
Fabric名称。同一租户内Fabric名称不能重复。 |
组网类型 |
Fabric的组网部署模式:
|
堆叠 |
用于标识设备是否堆叠。如果是堆叠设备,在查看设备详情时,可以查看堆叠设备中包含的成员,在端口列表和链路列表中可以分别查看到所有成员的端口和链路。 |
角色 |
指定设备在Fabric网络中所属的角色,包含边界网关节点、边缘节点、扩展节点。缺省为扩展节点。 |
型号 |
显示设备的型号。 |
Fabric网络风暴抑制 |
配置BD内不同类型流量的流量抑制功能。
|
广播CIR/广播CBS |
指定广播流量的承诺信息速率和承诺突发尺寸。 |
多播CIR/多播CBS |
指定多播流量的承诺信息速率和承诺突发尺寸。 |
未知单播CIR/未知单播CBS |
指定未知单播流量的承诺信息速率和承诺突发尺寸。 |
二层隔离 |
开启二层隔离之后,路由反射器将不反射客户端路由。 须知:
|
上报终端识别信息 |
需要配置终端识别时,可以此开关。开启后,Fabric中的设备定时上报信息用于终端识别,上报的信息包括DHCP Option、Http UserAgent、mDNS。默认上报周期是10分钟,若需要修改,请在菜单 中,选择交换机 > 上报终端识别信息,修改采集时间间隔。 |
自动配置路由域 |
开启该功能后,自动配置underlay网络。用户可以指定自动配置路由域的站点,并指定OSPF路由参数,当前支持的参数如下: 域:单域为所有设备均属于area 0;多域为边界网关节点属于area 0,其余每个边缘节点与边界网关节点为一个area。 网络类型:指定OSPF的网络类型,可以选择broadcast、p2mp或者p2p。 加密:设置相邻设备之间的加密方式,可以选择hmac-sha256、md5或者无。 说明:
md5加密算法存在安全风险,推荐使用hmac-sha256。 Key:接口密文验证的验证字标识符,必须与对端的验证字标识符一致。整数形式,取值范围是1~255。 密码:指定密文验证字,字符串格式,不支持空格,长度为1~255。 确认密码:确认密文验证字。 OSPF平滑启动:开启OSPF GR功能。 |
AS号 |
指定该Fabric网络中BGP协议的AS号。 说明:
如果设备上已经配置了BGP,那么此AS号需要与设备已经配置的BGP AS号保持一致。 |
反射器集群ID |
路由反射器的集群ID。如果Fabric网络中存在多个路由反射器,如双Border组网中配置了两个路由反射器,此时需要配置反射器集群ID。 |
BGP源接口 |
指定设备用于发送BGP报文的连接口的类型(包括VLAN口、环回口)和接口号。为了使物理接口在出现问题时,设备仍能发送BGP报文,iMaster NCE-Campus自动下发BGP配置时,会将发送BGP报文的源接口配置成对应的连接口。 说明:
连接口需要与在边界网关节点设备、边缘节点设备上配置的连接口保持一致。如果配置了自动配置路由域,则该参数不需要配置。 |
路由反射器 |
指定Fabric网络中用作路由反射器的设备。一个Fabric网络中配置一台设备配置为路由反射器,并且该设备的角色不能是接入角色。如果配置了反射器集群ID,可以配置多个路由反射器。 配置路由反射器后,iMaster NCE-Campus会自动下发Fabric内所有边缘节点和边界网关节点的BGP配置。 说明:
如果不指定路由反射器,需要用户使用命令行配置BGP基础配置。 |
网络管理(拓扑模式)
iMaster NCE-Campus支持将Fabric网络以拓扑图形式进行展示,用户可以在拓扑上配置状态查看、设备添加、链路变更、动态路由查看、外部网络/网络服务资源/NAQ等。
当前组网中两个设备之间不支持同时存在两条及以上的逻辑链路。
在有些场景下,如需要增大两设备间带宽或增加可靠性,两个设备之间需要超过一条的物理链路,则需要分别将本端、对端设备接口加入到一个Eth-Trunk接口,将多条物理链路配置成一条Eth-Trunk链路。
当本端、对端设备接口加入到Eth-Trunk接口之后,如果设备是已上线状态,可以通过点击对应的设备名称进入设备详情页面,在端口列表页面和链路管理页面,分别执行同步端口和链路发现操作。
背景信息
拓扑图中,可以在右侧查看图标含义说明。另外,补充说明如下:
- 设备图标右下角带有
的设备,为“当前页设备”。如果Fabric中设备数量较多,拓扑图展示时会进行分页,每页最大展示10台“当前页设备”及其对应的上级设备。
- 当设备下直连有AP时,设备图标左上角会显示如
标识,圆圈中的数字表示AP的数量。
- Fabric内可管理的交换机,除了物理交换机,还包括堆叠交换机。堆叠是指将多台支持堆叠特性的交换机设备组合在一起,从逻辑上组合成一台交换机。通过交换机堆叠,可以实现网络高可靠性和网络大数据量转发,同时简化网络管理。
- 用户可以根据需要调整拓扑图的结构,调整完成后可以点击右侧的
图标保存。
前提条件
已完成Fabric创建。
操作步骤
- 选择“网络管理”页签。 ,单击Fabric名称进入指定Fabric,选择
- 点击右上角图标
,进入拓扑模式。
- 单击“添加设备”。根据规划,选择待添加的设备并设置相关参数。
- 查看AP或者堆叠成员信息。
右键选中需要配置的设备,选择“查看AP”或者“查看堆叠成员”选项。
只有扩展节点和边缘节点角色的设备支持查看AP操作。
- 调整设备角色。
右键选中需要配置的设备,选择“设为边界网关节点”、“设为扩展节点”或者“设为边缘节点”选项。
- 配置外部网关
当租户需要访问外部网络时,需要配置边界网关节点设备与外部网络的连接信息和外部网关设备信息,供业务发放时使用。需要满足以下前提条件
- 外部网关设备侧已完成预配置:与边界网关节点设备互联的端口IP和VLAN。
- 已完成Fabric创建并配置边界网关节点设备。
- 已确定租户网络是L3还是L2类型的LAN网络。
- 当租户网络是L3类型的LAN网络,网关设备需要以三层口连接出口网络设备,此时需要创建L3类型的外部网关来打通网关与出口网络设备之间的网络。
- 当租户网络是L2类型的LAN网络,网关设备需要以二层口连接出口网络设备,此时需要创建L2类型的外部网关来打通网关与出口网络设备之间的网络。
单击外部网络图标,在右侧“创建”。设置边界网关通过静态路由或者BGP或者OSPF与外部网络互联。创建完毕后单击“确定”。外部网关参数说明如表6-367所示。
页签单击- 如果是双Border组网,配置L3共享出口类型的外部网络支持选择多设备,L3独占出口类型的外部网络需要通过配置多个外部网络来实现。配置L3独占出口的外部网络时,如果需要通过静态路由方式实现双Border的负载分担功能,需要手动创建静态路由,不支持通过配置“外部服务IP地址”实现。
- 如果要实现Border主备功能,可以配置L3独占出口类型的外部网络,并配置动态路由,通过Fabric外部网络设备发布给Border的路由开销不同来实现。
- 双Border组网可能会导致网络中出现环路,需要用户通过命令行配置破环协议,具体破环协议请根据实际情况选择。
- 单击外部网络后面的
,修改外部网络信息。
- 单击外部网络后面的
,删除外部网络。
- 单击外部网络后面的
,查看外部网络的详细配置。
- 配置网络服务资源
DHCP服务器旁挂在边界网关角色设备上为租户网络提供DHCP服务,负责处理来自客户端或中继的地址分配、地址续租、地址释放等请求,为客户端分配IP地址和其他网络配置信息。对于网络类型为L3的VN,当三层VN子网网关需要使用DHCP服务时,根据配置的DHCP服务器信息自动下发相关配置。对于网络类型为L2的VN,不需要配置DHCP组。
终端用户通过边界网关设备访问Portal、Radius、DNS等服务器,需要预配置边界网关设备与服务器的互联信息,供业务发放时使用。
配置网络服务资源时需要完成以下配置:
- 已完成Fabric创建并配置边界网关设备。
单击网络服务资源,在右侧“创建”。设置相关参数。设置完成后单击“确定”。
页签单击 - 查看对接网络服务资源的设备源IP地址。
单击网络服务资源,在右侧
页签中选择要查看的网络服务资源,单击,查看对接网络服务资源的设备源IP地址。
- 单击网络服务资源后面的
,修改网络服务资源信息。
- 单击网络服务资源后面的
,删除网络服务资源。
- 单击网络服务资源后面的
- 配置路由监控
网络中存在双出口或者多出口时可以实现网络的备份功能,即当主用出口出现故障时,所有流量走优先级较低的备出口。此时可以通过路由联动NQA以及路由监控组实现链路故障的快速检测。NQA测试例检测到链路故障后,会把与其绑定的路由从IP路由表中删除,使业务流量切换到无链路故障的路由,避免业务的长时间中断。
单击路由监控,在右侧“创建”。设置相关参数。设置完成后单击“确定”。
页签选择 并单击单击路由监控,在右侧“创建”。设置相关参数。设置完成后单击“确定”。
页签选择 并单击
参数说明
参数名称 |
说明 |
---|---|
名称 |
外部网关名称。 |
外部网络类型 |
用于标识租户网络与外部网络的类型:
|
使用默认VRF |
是否使用边界网关节点设备自带的默认VRF。 |
连接Internet |
是否连接互联网。 |
外部服务IP地址 |
指定当前出口所连接的远端网络的IP地址,用于自动下发到远端网络的静态路由。 仅当外部网络类型为L3时需要配置。 |
核心设备 |
选择与远端网络连接的核心角色设备。 |
端口 |
核心设备上与PE设备互联的端口及描述信息。 描述信息取值范围:字符串形式,支持空格,区分大小写,长度范围是1~80 |
描述 |
|
VLAN |
设置核心设备与PE设备互联的VLAN。仅当外部网络类型为L3时需要配置。 |
IP地址类型 |
互联端口的IP地址类型:
|
本端IPv4地址/本端IPv6地址 |
核心设备上与PE设备互联的端口IP地址。仅当外部网络类型为L3时需要配置。 |
对端IPv4地址/对端IPv6地址 |
PE设备与核心设备互联的端口IP地址。仅当外部网络类型为L3时需要配置。 |
IPv4掩码/IPv6掩码 |
核心设备与PE设备互联端口的IP地址掩码。仅当外部网络类型为L3时需要配置。 |
下发静态路由 |
开启后,会自动下发到远端网络的静态路由。 仅当外部网络类型为L3时需要配置。对于双Border组网,如果需要通过静态路由方式实现双Border设备的负载分担,需要手动创建静态路由,不支持通过配置“外部服务IP地址”实现。 |
输入路由 |
边界网关设备配置BGP将IP路由表中的路由以静态方式加入到BGP路由表中,并发布给对等体。 |
聚合路由 |
边界网关设备通过detail-suppressed抑制该聚合路由所包含的所有具体路由,只发布当前聚合路由。 |
BGP邻居 |
边界网关设备的BGP邻居信息:
|
OSPF |
配置边界网关的OSPF进程信息:
|
区域 |
配置边界网关的OSPF区域信息:
|
参数名称 |
说明 |
---|---|
名称 |
网络服务资源组名称。 |
服务器类型 |
当前支持的服务器包含以下四类:
|
服务器互通源地址池 |
边界网关设备或边缘设备与第三方服务器网络互通的IP地址,使用边界网关设备的Loopback地址。 |
环回口编号 |
环回口编号作为服务器的源地址。当DHCP服务器存在IPv6类型的地址、配置Portal服务器、配置RADIUS服务器时,如果不填写环回口编号,系统会自动下发环回口编号,可能会与设备上手工配置的环回口冲突。 |
场景 |
服务器与Fabric设备的连接场景,分为以下两种:
|
互联设备 |
选择与服务器连接的设备。 |
互联端口 |
单击 说明:
边界网关设备与交换机互联时,端口默认状态为trunk类型,交换机侧的端口类型需要与其保持一致。 |
互联IPv4/IPv6 |
设备上与服务器连接的VLANIF端口IP地址和掩码。 |
掩码 |
|
互联VLAN |
设备上与服务器连接的物理端口所属VLAN及对应的描述信息。 描述信息取值范围:字符串形式,支持空格,区分大小写,长度范围是0~80。 |
描述 |
|
对端IPv4/IPv6 |
直连交换机场景,对端交换机设备的IP地址和掩码。 |
掩码 |
参数名称 |
说明 |
|
---|---|---|
NQA |
设备 |
配置NQA的设备。 |
名称 |
NQA测试例的名称。 |
|
目的IP |
NQA测试例的目的IP地址。 |
|
下一跳IP |
NQA测试例的下一跳IP地址。 |
|
发包个数 |
一次NQA测试的探针数。整数形式,取值范围是1~15。缺省值是3。 |
|
发包间隔(秒) |
NQA测试报文的发送间隔。整数形式,取值范围是1~60。单位是秒。缺省值是4。 |
|
超时时间(秒) |
NQA测试例的一次探测的超时时间。整数形式,取值范围是1~60,单位是秒。缺省值是3。 |
|
探测频率(秒) |
NQA测试例自动执行测试的时间间隔。整数形式,取值范围是1~604800,单位是秒。缺省值是15。 |
|
路由监控组 |
设备 |
配置路由监控组的设备。 |
名称 |
路由监控组的名称。 |
|
NQA |
路由监控组绑定的NQA实例。 |
|
路由关系 |
监控的NQA实例之间的关系,包含以下两种关系: 或:只有路由监控组中所有NQA实例监控的链路均出现故障时才会进行链路切换 与:路由监控组中一个NQA实例监控的链路出现故障即进行链路切换。 |
|
切换延迟(秒) |
故障链路切换到备用链路的延迟时间。整数形式,取值范围是0~1000,单位是秒。缺省值是0。 |
|
回切延迟(秒) |
故障恢复后,链路回切的延迟时间。整数形式,取值范围是0~1000,单位是秒。缺省值是5。 |
网络管理(列表模式)
创建Fabric后,可以根据需要对Fabric内的设备和链路进行添加、删除和修改。
前提条件
已完成Fabric创建。
背景信息
Fabric内可管理的交换机,除了物理交换机,还包括堆叠交换机。堆叠是指将多台支持堆叠特性的交换机设备组合在一起,从逻辑上组合成一台交换设备。通过交换机堆叠,可以实现网络高可靠性和网络大数据量转发,同时简化网络管理。
操作步骤
- 选择“网络管理”页签。 。单击
- 点击右上角图标
,进入列表模式。
单击“添加设备”。根据规划,选择待添加的设备并设置相关参数。
- 如果待添加的交换机之前已经通过netconf模式注册到iMaster NCE-Campus,并且交换机已经在iMaster NCE-Campus上删除,当需要重新添加到iMaster NCE-Campus时,此时需要先在设备上执行“undo netconf”命令清除交换机NAAS数据库中存在的残留数据。如果不清除,可能会导致iMaster NCE-Campus业务下发失败,甚至导致设备托管。
- 配置“自动配置路由域”之后,如果站点中存在汇聚设备,且该汇聚设备未在Fabric网络中纳管,underlay网络打通之后,不允许删除该汇聚设备,否则,会导致该汇聚设备下连接的接入设备与核心设备之间的ospf通道中断,导致业务不通。
- 双Border组网可能会导致网络中出现环路,需要用户通过命令行配置破环协议,具体破环协议请根据实际情况选择。
- 设备间互联时,端口默认状态为trunk类型。当删除Fabric业务配置后,端口的trunk类型仍然保留。如果清除,可能会导致手工配置为trunk类型设备托管。
对已上线设备,可以通过点击对应的设备名称,查看设备上线后的状态信息,同时还可以“重启设备”、“命令行”等。
- 不同设备,界面显示有差异。
- “设备配置”功能支持打开设备的web网管,只支持FW、AR和WAC款型的设备,iMaster NCE-Campus最大只支持同时打开20台设备的web网管功能。
- 单个用户如果已经通过本功能打开了一个设备的web网管窗口,再打开另外一个时,因为不同设备使用同一个IP地址通过SSH服务进行会话转发,导致打开第二个设备的web网管时,第一个设备的会话信息被覆盖,web网管退出登录。如果确实需要同时打开两个设备的web网管,可以通过打开一个无痕页面或使用其他浏览器登录iMaster NCE-Campus,再执行设备web网管页面跳转。
- 删除设备。
选择一台或多台待删除的设备后,单击“删除设备”。或者直接单击设备对应的
。
当设备已部署业务时不允许删除设备。包括扩展接入、DHCP、外部网关和VN业务。如果需要删除设备时,请先删除部署在设备上的网络业务,删除顺序依次为:VN互通 > VN > 网络服务资源 > 外部网络 > 接入管理业务。
- 修改设备角色,可以设置为“边界网关节点”、“扩展节点”或者“边缘节点”。
选择一台或多台待修改的设备后,单击“设置角色”,在弹出的下拉菜单中进行选择。
当设备已部署业务时不允许修改设备角色。包括扩展接入、DHCP组、外部网关和VN业务。
一个集中式Fabric中,最多只能有一个“边界网关节点”设备,可以有多个“扩展节点”、"边缘节点"设备。一个分布式Fabric,在双Border场景下可以有两个“边界网关节点”设备,可以有多个“扩展节点”、"边缘节点"设备。
- 设置BGP源接口。
选择一台或多台待修改的设备后,单击“设置BGP源接口”。在弹出窗口中,选择连接口的类型,并输入接口编号,单击“确定”。
开启路由域自动编排后,不支持设置BGP源接口。
当设备已部署业务时不允许修改连接口。包括扩展接入、DHCP组、外部网关和VN业务。
- 修改路由反射器。
单击设备对应的路由反射器开关,打开或关闭路由反射器功能。
- 一个集中式Fabric只能有一台设备设置为路由反射器,一个分布式Fabric最多只能有2台设备设置为路由反射器,并且该设备的角色不能是接入角色。
- 如果关闭路由反射器,会删除设备上所有BGP基础配置,需要用户使用命令行重新配置。
- 重下发配置。
对于“BGP预配置状态”和“终端识别通道配置状态”没有成功的设备,可以选择设备后,单击“重下发”。重新配置。
- 更新路由域
当Fabric的物理链路发生变化时,单击“更新路由域”,更新网络的underlay网络。
接入管理
用于配置Fabric网络的策略联动参数及用户接入Fabric网络的认证方式。另外,将NAC(Network Access Control)认证点配置到Fabric的边缘节点或边界网关节点上,实现扩展节点与边缘节点或者扩展节点与边界网关节点的策略联动,满足终端用户业务随行需求。如果在虚拟网络中对接入用户不认证,则此功能可以不配置。
前提条件
操作步骤
- 选择“接入管理”页签。 。单击
- 选中左侧需要配置的Fabric,选择控制点设备,根据规划配置控制点扩展参数。
- 配置控制点设备端口。
在端口列表中单击
,设置端口的“对端连接类型”、“认证模板”等参数,完成后单击
。认证模板的配置请参见 网络设计-配置策略模板。
- 认证控制点和执行点设备之间不能存在未加入Fabric的透传设备,否则,认证控制点设备无法识别到透传设备下行的接入交换机为执行点设备。
- 如果需要批量配置端口,可以选择多个端口后,使用端口列表顶部的设置按钮进行配置。
- 认证控制点的接口配置认证模板时,只支持配置一种IPv4或IPv6类型的Portal服务器,不支持同时配置。
- 认证控制点选择边界网关节点设备且对端连接类型配置为“Fabric扩展AP”时,需要配置边界网关节点到边缘节点的路由,以便打通AP管理网与iMaster NCE-Campus之间的网络。路由可以通过动态路由协议自动学习,也可以通过静态路由指定。在设备上通过命令行配置或者通过iMaster NCE-Campus的站点配置下发静态路由时,静态路由的目的地址需要配置为策略联动管理IP,下一跳配置为边缘节点的VTEP IP。
- (可选)设置控制点下的执行点设备各端口策略。
在配置前,请先点击“刷新执行点设备列表”,刷新执行点设备状态。
- (可选)设置无线认证SSID与指定的认证模板关联。如果使用iMaster NCE-Campus作为认证服务器,需要配置此功能。仅支持随板WAC功能的交换机支持无线接入配置。SSID需要通过交换机的Web界面进行配置,且SSID名称需要与vap-profile名称保持一致。
SSID绑定认证模板类型不能同时包含portal认证和802.1x模板,即认证模板中不支持同时配置两种类型。
- 单击“应用”。
- (可选)添加第三方设备为准入设备或者Fabric场景下,需要配置Portal免认证时,在主菜单中选择 。
- 选择“Portal免认证管控策略”页签,单击“创建”,新建Portal免认证管控策略。Portal免认证管控策略仅当准入设备作为认证点或者Fabric场景时生效。
- 创建完成后,单击
将已创建的Portal免认证管控策略分配给用户组或者分配给用户,单击增加选择需要分配的用户组或用户。一个用户组或用户只能绑定一个Portal免认证管控策略。当菜单 中的“高级参数”页签中的“支持登录顺延Portal免认证有效期”开关打开时,对Portal免认证管控策略生效,顺延时间为策略中配置的Portal免认证时间。
- 选择“Portal免认证管控策略”页签,单击“创建”,新建Portal免认证管控策略。Portal免认证管控策略仅当准入设备作为认证点或者Fabric场景时生效。
相关操作
- 修改接入管理。
在控制点设备列表中选择待修改的控制点设备,修改相关参数。单击“应用”使修改生效,单击“取消”放弃修改。
- 删除接入管理。
如果需要删除已配置的所有扩展接入内容,单击“重置”。
参数说明
参数名称 |
说明 |
---|---|
认证控制点 |
对于分布式Fabric,控制点只能为边缘节点设备。控制点为边缘节点设备时,可以有多个。 对于集中式Fabric,控制点可以为边缘节点设备,也可以为边界网关设备。
|
执行点设备数量 |
该控制点下最大支持的执行点数。 |
策略联动管理VLAN |
控制点(边缘节点或边界网关节点),通过该VLAN和IP对所属的执行点(边缘节点或扩展节点)进行管理。 当控制点的端口“对端连接类型”参数取值为“Fabric扩展AP”、“Fabric扩展接入交换机”时必填,其他取值时可选。 这两个参数需要同时配置或同时不配置。 |
策略联动管理IP |
|
免认证规则 |
用户认证成功之前,可以免认证访问的网络。 说明:
仅部分交换机款型支持通过ACL定义免认证规则,且IPv4 ACL和IPv6 ACL支持的款型存在差异,具体型号请参见交换机产品文档。 |
对端连接类型 |
设置控制点端口对端连接的设备类型。
|
认证模板 |
通过认证模板指定控制点端口所使用的认证方式。 说明:
当认证模板中配置了逃生策略模板,且逃生策略模板中定义了IPv6 ACL,当使用该认证模板的认证控制点设备不支持IPv6 ACL时,配置下发失败,具体支持IPv6 ACL的交换机设备款型请参见交换机产品文档。 |
认证方式 |
|
设置为上行端口 |
当控制点与控制点的上级设备不直连时,需要手工指定上行端口。 |
继承控制点端口认证模板 |
开启后,执行点的端口会继承所连接的控制点端口的认证模板。 |
SSID |
指定无线认证使用的SSID。 |
认证模板 |
指定无线认证SSID需要绑定的认证模板。 |
配套的设备款型
控制点和执行点支持的设备型号参见下表。
控制点/执行点 |
设备类型 |
设备型号 |
---|---|---|
控制点 |
S12700 |
S12704 S12708 S12712 S12710 |
S12700E |
S12700E-4 S12700E-8 S12700E-12 |
|
S7700 |
S7703 S7706 S7710 S7712 |
|
S5700 |
S5720HI S5730-HI S5731-H S5731-H-K S5731S-H S5732-H S5732-H-K |
|
S6700 |
S6720-HI S6730-H S6730-H-K S6730S-H S6730-S S6730S-S |
|
执行点 |
S1700 |
S1730S-H |
S5700 |
S5720-LI S5735-L S5735S-L S5735S-L-M S5720S-LI S5720-SI S5735-S S5735S-S S5735-S-I S5730-SI S5730S-EI S5720-EI S5730-HI S5731-H S5731-H-K S5731-S S5731S-H S5731S-S S5732-H S5732-H-K |
|
S6700 |
S6720-LI S6720S-LI S6720-SI S6720S-SI S6720-EI S6720S-EI S6730-H S6730-H-K S6730S-H S6730-S S6730S-S |
|
S600-E |
S600-E |
逻辑网络配置
配置默认VN
默认VN(Virtual Network)是用户在认证前需要临时访问的网络,主要包括以下两种场景:
- 认证前,终端用户接入默认VN申请临时IP地址。例如,Portal认证过程中,认证服务器需要获取终端IP地址以推送Portal页面。认证成功后终端会切换至业务VN中。
- 认证前置资源部署,需要与免认证功能配合使用。例如,用于下载802.1X客户端的FTP服务器等资源可以部署在默认VN中,保证用户通过认证前可以访问。
前提条件
- 管理默认VN前,管理员帐号需要具有相应的管理权限。可以在租户管理员创建时分配或通过修改的方式增加权限。
- 租户管理员具有系统内所有站点的权限。
- 已经按虚拟网络给租户管理员分配了特定的虚拟网络的管理权限。
默认租户管理员,即系统中创建的第一个租户管理员,具有管理所有VN的权限。
- 已完成Fabric创建及相关配置。
背景信息
- 一个Fabric中只支持一个默认VN。
- 默认VN支持的网络类型包括:
- 集中式Fabric:虚拟化VXLAN、传统VLAN。
- 分布式Fabric:虚拟化VXLAN。
- 当用户认证前需要使用二层虚拟网络时,此时需要将默认VN的业务网关设置为Fabric外。
- 当用户认证前需要使用三层虚拟网络时,此时需要将默认VN的业务网关设置为Fabric内。
操作步骤
- 选择 。
- 在左侧选择Fabric,将鼠标悬于“Default VN”上并单击
,在修改界面进行VN参数修改。
- 设置默认VN的网络类型。图6-67 集中式Fabirc的默认VN配置图6-68 分布式Fabirc的默认VN配置
- (可选)选择“外部网络”。也可以单击
进行创建、修改、删除操作。
- (可选)选择“网络服务资源”。也可以单击
进行创建、修改、删除操作。
- 配置用户网关。
单击“创建”,输入子网相关参数。单击
。
- 默认VN的VLAN类型只支持静态VLAN类型。
- 默认VN的配置会下发到已经在“接入管理”界面上配置了认证的接入接口及其上行的认证控制点设备。
- 单击“应用”。
参数说明
参数名称 |
说明 |
|
---|---|---|
网络技术 |
指定默认VN的网络类型。
|
|
用户网关位置 |
指定默认VN的业务网关类型。
|
|
外部网络 |
指定默认VN的外部网关,当VN内的用户需要访问外部网络时配置。 |
|
网络服务资源 |
指定默认VN的网络服务资源,当VN内的用户需要使用DHCP服务或者RADIUS服务器等资源时配置。 仅当租户网络类型为L3时需要配置。 |
|
用户网关 |
VLAN |
子网的VLAN ID。 |
IP类型 |
IP地址的类型,包括IPv4和IPv6。 |
|
子网 |
子网的网段IP及掩码。 |
|
网关地址 |
子网的网关IP地址。 |
|
DHCP |
指定DHCP服务为子网内的用户进行IP自动分配的模式。
|
|
描述 |
VLAN的描述信息。取值范围是:字符串形式,区分大小写,不支持空格和问号,长度范围是0~80。 |
配置VN
iMaster NCE-Campus支持基于Fabric创建VN,不同的VN代表租户不同的业务规划,通过VN实现业务隔离的目的。例如,当租户是一个大学时,可以针对大学中的计算机学院、财经学院分别创建VN。
前提条件
- 管理VN前,管理员帐号需要具有相应的管理权限。可以在租户管理员创建时分配或通过修改的方式增加权限。
- 租户管理员具有系统内所有站点的权限。
- 已经按虚拟网络给租户管理员分配了特定的虚拟网络的管理权限。
默认租户管理员,即系统中创建的第一个租户管理员,具有管理所有VN的权限。
- 已完成Fabric创建及相关配置。
- 在配置Fabric扩展时,如果Fabric中存在一个设备端口的认证模板中包含了Portal认证方式时,或者允许客户认证前访问网络资源时,需要先配置默认VN。
背景信息
- VN支持的网络类型包括:
- 集中式Fabric:虚拟化VXLAN、传统VLAN。
- 分布式Fabric:虚拟化VXLAN。
- 当用户认证前需要使用二层虚拟网络时,此时需要将默认VN的业务网关设置为Fabric外。
- 当用户认证前需要使用三层虚拟网络时,此时需要将默认VN的业务网关设置为Fabric内。
操作步骤
- 选择 。
- 在左侧选择Fabric,然后单击“创建VN”。
- 在“创建VN”区域中,输入VN名称。
- 设置VN的网络类型。图6-69 集中式Fabirc的VN配置图6-70 分布式Fabirc的VN配置
- (可选)选择“外部网络”。也可以单击
进行创建、修改、删除操作。
对于双Border组网,如果外部网络类型为L3独占出口类型时,需要配置两个VN分别绑定两个外部网关来实现。
- (可选)选择“网络服务资源”。也可以单击
进行创建、修改、删除操作。
- 配置“用户网关”。
- 自动创建:单击“自动创建”,输入子网数目和单个子网IP数。单击“确定”。
仅VN子网支持自动创建。
如果创建子网的VLAN类型是语音VLAN时,会默认开启CDP功能,如果加入为语音VLAN的接口要继续进行站点下的接口配置,需要在菜单下,选择,打开CDP开关。
- 手工创建:单击“手动创建”,输入子网相关参数。单击
。
- 自动创建:单击“自动创建”,输入子网数目和单个子网IP数。单击“确定”。
- 配置有线客户端接入。
- 单击“创建”。
- 配置业务名称、业务接入类型并选择业务涉及的站点。
- 在端口列表区域,设置业务接入的端口的授权方式。
- 单击“确认”。
- 配置无线客户端接入。
- 单击“创建”。
- 选择业务涉及的站点。
- 在端口列表区域,勾选需要加入VN的设备。
- 单击“确认”。
Fabric业务配置和站点配置中的设备配置冲突会导致Fabric部署失败,冲突的设备和具体冲突的原因,请参见提示信息中的冲突设备和冲突路径。
- 单击“应用”。
相关操作
- 修改VN。
将鼠标移动到待修改的VN图标上,单击右上角的
,在修改界面进行VN参数修改。
- 删除VN。
将鼠标移动到待删除的VN图标上,单击右上角的
进行删除操作。
参数说明
参数名称 |
说明 |
|
---|---|---|
名称 |
VN名称。 |
|
网络技术 |
指定VN的网络类型。
|
|
用户网关位置 |
指定VN的业务网关类型。
|
|
自定义VRF名称 |
指定VN的VRF名称。取值范围是字符串形式,区分大小写,不支持空格和问号,长度范围是1-31。 |
|
外部网络 |
指定VN的外部网关,当VN内的用户需要访问外部网络时配置。 |
|
网络服务资源 |
指定VN的网络服务资源,当VN内的用户需要使用DHCP服务或者其他服务器功能时配置,支持选择多个网络服务资源。 |
|
DHCP Snooping |
批量开启所有子网内BD或者VLAN的DHCP Snooping功能,配置终端识别时需要开启此功能。 |
|
mDNS Snooping |
批量开启所有子网内BD或者VLAN的mDHS Snooping功能,配置终端识别时需要开启此功能。 |
|
子网名称 |
子网名称。手动创建子网时,名称范围是:字符串形式,区分大小写,不支持空格和问号,长度范围是1~80。 自动创建子网时,子网名称生成规则为:
其中,dyn表示VLAN的类型,192_192_192_192和FC00_0000_130F_0000_0000_09C0_876A_130B表示网关地址。 |
|
用户网关(自动创建) |
子网数目 |
选择自动创建方式创建子网时,指定子网数目,掩码及起始值,iMaster NCE-Campus会从全局资源池中获取可用的资源自动下发子网。 |
IP类型 |
IP地址的类型,包括IPv4和IPv6。 |
|
IPv4/IPv6子网掩码 |
子网掩码。 |
|
IPv4/IPv6起始值 |
子网IP起始值。 |
|
VLAN类型 |
VLAN的不同业务类型。
|
|
VLAN起始值 |
子网的VLAN ID起始值。 |
|
DHCP Snooping |
开启子网内BD或者VLAN的DHCP Snooping功能,配置终端识别时需求开启此功能。 |
|
mDNS Snooping |
开启子网内BD或者VLAN的mDHS Snooping功能,配置终端识别时需求开启此功能。 |
|
用户网关(手动创建) |
VLAN类型 |
VLAN的不同业务类型。
|
VLAN |
子网的VLAN ID。 |
|
IP类型 |
IP地址的类型,包括IPv4和IPv6。 |
|
IPv4子网/IPv6子网 |
子网的IP及掩码。 |
|
IPv4网关地址/IPv6网关地址 |
子网的网关IP地址。 |
|
DHCP |
指定DHCP服务为子网内的用户进行IP自动分配的模式。当业务网关是Fabric内时:
|
|
DHCP Snooping |
开启子网内BD或者VLAN的DHCP Snooping功能,配置终端识别时需求开启此功能。 |
|
mDNS Snooping |
开启子网内BD或者VLAN的mDHS Snooping功能,配置终端识别时需求开启此功能。 |
|
描述 |
VLAN的描述信息。取值范围是:字符串形式,区分大小写,不支持空格和问号,长度范围是0~80。 |
|
L2网络 |
VLAN类型 |
VLAN的不同业务类型。
|
VLAN |
L2网络的VLAN ID。 |
|
有线接入 |
业务名称 |
业务的名称。 |
设备名称 |
边缘节点设备和扩展节点设备名称。 |
|
站点名称 |
需要部署业务的站点名称。 |
|
端口 |
用户接入的端口。 |
|
认证方式 |
端口的认证方式,从认证控制点设备上继承。 |
|
业务VLAN |
当端口连接终端,收到业务流量时,以该VLAN接入VXLAN网络, |
|
语音VLAN |
当端口收到语音流量时,会以该语音VLAN接入VXLAN网络。 |
|
标签VLAN |
当端口下连接交换机时,通过配置标签VLAN设置允许通过该端口的VLAN报文。 |
|
无线接入 |
站点 |
需要部署业务的站点。 |
设备 |
需要部署业务的无线接入设备。 |
(可选)配置三层VN互通
VN之间默认是不可以相互访问的。但如果有VN间互相访问的需求,且安全性要求不是很高,在边界网关节点设备上通过配置可以实现三层VN间的相互访问。
支持按IP前缀方式配置VN的哪些子网可以互相访问。
- 三层VN之间互通的配置能力如下:
- 对于分布式Fabric,源VN和目的VN需要同时为虚拟化VXLAN,业务网关为Fabric内。
- 对于集中式Fabric,源VN和目的VN业务网关同时为Fabric内。
- 默认VN不能用于配置VN的互相访问。
- 三层VN之间的互通不能传递。例如,已经配置了VN1和VN2的互通、VN2和VN3互通,并不表示VN1和VN3是互通的,VN1和VN3的互通需要单独配置。
前提条件
- 需要进行互相访问的VN已经创建。
- 已经配置了外部网关。
操作步骤
- 选择 。
- 在左侧选择指定Fabric,单击右上角的
,打开 配置页签。
- 单击“增加”,根据规划完成VN互通的配置。
相关操作
- 删除VN互通。
选择需要删除的VN互通,单击
,删除VN互通。
参数说明
参数名称 |
说明 |
---|---|
名称 |
VN互通名称。 |
互通设备 |
VN互通的静态路由下发的边界网关节点设备,对于多Border场景,支持多选,即可以指定静态路由下发到多个边界网关节点设备。 |
互通方式 |
用于配置源VN和目的VN下所有的VN是否全部可以互通,还是只是部分子网可以互通。 |
IP类型 |
IP地址的类型,包括IPv4和IPv6。 |
源VN |
用于指定能够互通的源VN和目的VN。 |
目的VN |
|
源IP前缀 |
当“互通方式”取值为“部分互通”时,可以手工指定哪些子网可以互通。 当所列出的源VN和目的VN的IP前缀所代表的子网不能满足配置需求时,可以手工输入满足需求的自定义子网IP前缀。 |
目的IP前缀 |
查看配置状态
业务配置完成后,可以对业务配置状态进行查询。
操作步骤
- 选择“网络管理”页签。 ,单击Fabric名称进入指定Fabric,选择
- 单击Fabric名称后面的
展开Fabric列表,并单击Fabric后面的
,查看Fabric的配置结果。
- 选择 。
- 将鼠标悬于已创建的Fabric名称上并单击Fabric后面的
,查看VN的配置结果。
如何调整物理链路
当您需要调整与接入设备(设备的角色为Access)相连的物理链路时,请按本指导谨慎操作。
背景信息
典型场景如下:
- 调整接入设备A和汇聚B之间的连接的端口。
- 更换了接入设备所连接的设备对象。
业务部署后,如果调整物理链路,会导致网络断流,且系统将不能自动恢复业务。请慎重决策,并于系统空闲时谨慎操作!
如未按本指导严格执行,请先恢复到调整前的状态,再按本指导执行。
操作步骤
- 查看并去除待调整物理链路所连接的接入设备上已部署的VN业务。
- 选择 。
- 选择物理链路所属的Fabirc,并分别选择其中已经配置的VN(不包括默认VN)执行后续操作。
- 在有线接入、无线接入区域,单击“查看端口”。
- 在端口列表中,确认是否存在已经被勾选的接入设备。
- 如果存在已经被勾选的接入设备,请编辑此VN然后去勾选该接入设备或者直接删除该VN。
- 如果不存在,继续下一步。
- 如果存在已经被勾选的接入设备,请编辑此VN然后去勾选该接入设备或者直接删除该VN。
- 查看并去除待调整物理链路所连接的接入设备上已部署的扩展接入业务。
- 选择 。
- 选择物理链路所属的Fabirc。单击“接入管理”页签。
- 展开“认证控制点管理参数配置”区域,并单击“选择全部”选项,将所有端口的“对端连接类型”的取值设置为“--”。
- 调整物理链路。
- 调整物理链路后,重新发现链路。
- 选择“链路发现”。 。单击
- 单击“开始发现”,选择已调整链路的接入设备,单击“确认”完成新链路的发现和同步。
- 按需重新完成接入设备的扩展接入、VN业务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