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层模型设计
在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网络规模或业务需要灵活选择三层、二层或单层架构,如图3-2所示。
涉及一栋楼的园区网络,通常采用二层架构,只需要接入层和汇聚层就够了。涉及多栋楼的大型园区网络(比如高校园区网),通常采用三层架构,需要接入层、汇聚层和核心层。
网络设计时,一般会根据网络规模采用自底向上的方法来确定采用几层架构,设计方法如图3-3所示。
- 根据网络规模确定接入交换机的端口数量,一般情况下,假设一个端口对应一个终端或一个网络接入点(如无线AP)。
- 根据终端网卡的接口速率初步确定交换机。
- 计算接入交换机数量,接入交换机数量=【接入端口数量÷接入交换机的下行端口密度】。如果数量大于1,继续选择汇聚交换机;否则就可以采用单层架构。
- 根据接入交换机的上行端口速率选择汇聚交换机。
- 计算接入交换机的上行线路数量,有如下两种计算方法:
- 根据网络带宽计算:上行线路数量=【网络带宽÷接入交换机的上行端口速率】
- 根据网络规模计算:上行线路数量=【接入端口数量x接入端口速率x带宽收敛比÷接入交换机的上行端口速率】
上面计算方法中的“【】”表示计算结果取整数偏大值。
- 计算汇聚交换机数量,汇聚交换机数量=【接入交换机的上行线路数量÷汇聚交换机的下行端口密度】。如果数量大于1,采用三层架构;否则可以采用两层架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