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殊用户相关操作
设置电网参数
操作步骤
- 点击 ,进入参数设置界面。图7-10 电网参数(特殊用户)
参数列表
序号 |
参数名称 |
参数说明 |
---|---|---|
1 |
电网标准码 |
根据逆变器所在的国家/地区的电网标准,以及逆变器的应用场景进行设置。 |
2 |
隔离设置 |
根据直流侧的接地状态以及与电网的连接状态来设置逆变器的工作方式。 |
3 |
输出方式 |
根据逆变器的应用场景,设置逆变器的输出是否带N线。 |
4 |
电网故障恢复自动开机 |
设置是否允许逆变器在电网故障恢复后自动开机。 |
5 |
电网故障恢复并网时间(s) |
设置电网故障恢复以后,逆变器重新启动的等待时间。 |
6 |
电网重连电压上限(V) |
某些国家/地区的标准要求,逆变器故障保护关机后,电网电压高于“电网重连电压上限”的设定值时不允许逆变器重新并网。 |
7 |
电网重连电压下限(V) |
某些国家/地区的标准要求,逆变器故障保护关机后,要求电网电压低于“电网重连电压下限”的设定值时不允许逆变器重新并网。 |
8 |
电网重连频率上限(Hz) |
某些国家/地区的标准要求,逆变器故障保护关机后,要求电网频率高于“电网重连频率上限”的设定值时不允许逆变器重新并网。 |
9 |
电网重连频率下限(Hz) |
某些国家/地区的标准要求,逆变器故障保护关机后,要求电网频率低于“电网重连频率下限”的设定值时不允许逆变器重新并网。 |
10 |
无功补偿(cosϕ-P)触发电压(%) |
设置按照(cosϕ-P)曲线,进行无功补偿的触发电压值。 |
11 |
无功补偿(cosϕ-P)退出电压(%) |
设置按照(cosϕ-P)曲线,进行无功补偿的退出电压值。 |
设置保护参数
操作步骤
- 点击 ,进入参数设置界面。图7-11 保护参数(特殊用户)
参数列表
序号 |
参数名称 |
参数说明 |
---|---|---|
1 |
电压不平衡保护点(%) |
设置电网电压出现不平衡时逆变器保护的阈值。 |
2 |
十分钟过压保护点(V) |
设置10分钟过压保护点。 |
3 |
十分钟过压保护时间(ms) |
设置10分钟过压的保护时间。 |
4 |
N级过压保护点(V) |
设置电网N级过压保护点。 |
5 |
N级过压保护时间(ms) |
设置电网N级过压保护时间。 |
6 |
N级欠压保护点(V) |
设置电网N级欠压保护点。 |
7 |
N级欠压保护时间(ms) |
设置电网N级欠压保护时间 |
8 |
N级过频保护点(Hz) |
设置电网N级过频保护点。 |
9 |
N级过频保护时间(ms) |
设置电网N级过频保护时间。 |
10 |
N级欠频保护点(Hz) |
设置电网N级欠频保护点。 |
11 |
N级欠频保护时间(ms) |
设置电网N级欠频保护时间。 |
设置特性参数
操作步骤
- 点击 ,进入参数设置界面。图7-12 特性参数(特殊用户)
参数列表
序号 |
参数名称 |
参数说明 |
备注 |
---|---|---|---|
1 |
LVRT |
低电压穿越,即电网异常出现短时低电压时,逆变器不能立即脱离电网,需要支撑一段时间。 |
- |
2 |
LVRT触发阈值(V) |
设置触发低电压穿越的阈值。阈值设置需要符合当地电网标准要求。 |
“LVRT”设置为“使能”时关联呈现。 |
3 |
LVRT正序无功补偿因子 |
低电压穿越过程中,逆变器需要发出正序无功功率对电网进行支撑,该参数用于设置逆变器发出正序无功功率的大小。 例如,将“LVRT正序无功补偿因子”设置为“2”,则在低电压穿越过程中,交流电压每下降10%,逆变器发出的正序无功电流增加量为额定电流的20%。 |
|
4 |
LVRT负序无功补偿因子 |
低电压穿越过程中,逆变器需要发出负序无功功率对电网进行支撑,该参数用于设置逆变器发出负序无功功率的大小。 例如,将“LVRT负序无功补偿因子”设置为“2”,则在低电压穿越过程中,交流电压每下降10%,逆变器发出的负序无功电流增加量为额定电流的20%。 |
|
5 |
LVRT无功电流限幅百分比 |
低电压穿越过程中,逆变器需要对发出的无功电流进行限幅。 例如,将“LVRT无功电流限幅百分比”设置为“50”,则在低电压穿越期间,逆变器的无功上限为额定电流的50%。 |
|
6 |
LVRT零电流模式阈值 |
当“电网故障零电流模式”使能时,在LVRT过程中,电网电压小于“LVRT零电流模式阈值”,按照零电流模式执行,否则按照“LVRT模式”设置的模式执行。 |
|
7 |
LVRT模式 |
设置LVRT模式。 |
|
8 |
LVRT特征曲线 |
设置逆变器低电压穿越能力。 |
|
9 |
HVRT |
高电压穿越,即电网异常出现短时高电压时,逆变器不能立即脱离电网,需要支撑一段时间。 |
- |
10 |
HVRT触发阈值(V) |
设置触发高电压穿越的阈值。阈值设置需要符合当地电网标准要求。 |
“HVRT”设置为“使能”时关联呈现。 |
11 |
HVRT正序无功补偿因子 |
高电压穿越过程中,逆变器需要发出正序无功功率对电网进行支撑,该参数用于设置逆变器发出正序无功功率的大小。 例如,将“HVRT正序无功补偿因子”设置为“2”,则在高电压穿越过程中,交流电压每上升10%,逆变器发出的正序无功电流增加量为额定电流的20%。 |
|
12 |
HVRT负序无功补偿因子 |
高电压穿越过程中,逆变器需要发出负序无功功率对电网进行支撑,该参数用于设置逆变器发出负序无功功率的大小。 例如,将“HVRT负序无功补偿因子”设置为“2”,则在高电压穿越过程中,交流电压每上升10%,逆变器发出的负序无功电流增加量为额定电流的20%。 |
|
13 |
VRT时电网电压保护屏蔽 |
用于设置进行电压穿越时,是否需要屏蔽电压保护功能。 |
“LVRT”或“HVRT”设置为“使能”时关联呈现。 |
14 |
VRT退出滞环阈值 |
设置LVRT/HVRT恢复阈值。 |
|
15 |
电网电压跳变触发阈值(%) |
设置电网暂态跳变触发LVRT/HVRT阈值。暂态电压跳变指电网异常出现暂态变化时,逆变器不能立即脱离电网,需要支撑一段时间。 |
- |
16 |
电网故障零电流模式 |
某些国家/地区标准对高/低电压穿越过程中输出电流有要求。需要将此参数设置为“使能”,设置后高/低电压穿越过程中输出电流将小于额定电流的10%。 |
“LVRT”或“HVRT”设置为“使能”时关联呈现。 |
17 |
主动孤岛保护 |
设置主动孤岛保护功能是否使能。 |
- |
18 |
通信断链自动关机 |
某些国家/地区的标准要求,逆变器在通信断链超过一定时间时,逆变器必须关机。 |
- |
19 |
通信恢复自动开机 |
设置为“使能”,通信恢复后逆变器自动开机,反之则通信恢复后仍然需要手动开机。 |
- |
20 |
通信中断时间(min) |
设置通信中断的判定时间,用于通信断链自动关机保护。 |
- |
21 |
开机软启动时间(s) |
设置逆变器启动时功率逐步上升的时间。 |
- |
22 |
电网故障开机软启时间(s) |
设置电网故障恢复后,逆变器启动时功率逐步上升的时间。 |
- |
23 |
TCP心跳周期(s) |
设置逆变器连接到管理系统的TCP链路超时时间。 |
- |
24 |
TCP帧长 |
设置北向设备发送给逆变器的TCP帧最大长度。 |
- |
25 |
应用层心跳周期(min) |
设置逆变器连接到管理系统的超时时间。 |
- |
设置功率调节参数
操作步骤
- 点击 ,进入参数设置界面。图7-13 功率调节参数(特殊用户)
参数说明
序号 |
参数名称 |
参数说明 |
备注 |
---|---|---|---|
1 |
远程功率调度 |
设置为“使能”,逆变器响应远程端口的调度指令;反之则逆变器将不再响应远程端口的调度指令。 |
- |
2 |
调度指令维持时间(s) |
设置调度指令维持的时间。 |
当设置为0时,调度指令永久生效。 |
3 |
有功功率最大值(kW) |
设置最大有功功率的输出上限,以适应不同市场的需求。 |
- |
4 |
限功率0%关机 |
设置为“使能”,则逆变器接收到限功率0%指令以后关机;设置为“禁能”,则逆变器接收到限功率0%指令以后不关机。 |
- |
5 |
有功功率变化梯度(%/s) |
设置逆变器有功功率变化速度。 |
- |
6 |
有功功率固定值降额(kW) |
按照固定值形式调节逆变器的有功功率输出。 |
- |
7 |
有功功率百分比降额(%) |
按照百分比形式调节逆变器的有功功率输出。 |
设置为“100”时,则逆变器按照最大输出功率进行输出。 |
8 |
夜间无功 |
在某些特定的应用场景中,电网公司会要求逆变器能够在夜间进行无功功率补偿,保证本地电网的功率因数能够达到要求。 |
- |
9 |
夜间无功参数生效 |
设置为“使能”时,逆变器按照“夜间无功功率补偿”设置值进行无功功率输出;反之,逆变器则按照远程调度指令执行。 |
“夜间无功”设置为“使能”时,关联呈现。 |
10 |
夜间无功功率补偿(kVar) |
在进行夜间无功功率补偿时,按照固定值形式进行无功功率调度。 |
“夜间无功”和“夜间无功参数生效”设置为“使能”时关联呈现。 |
11 |
无功功率变化梯度(%/s) |
设置逆变器无功功率变化速度。 |
- |
12 |
电站有功功率梯度(min/100%) |
设置因光照变化导致有功功率上升的速度。 |
- |
13 |
有功平均值滤波时间(ms) |
设置因光照变化导致有功功率上升变化的时间周期。与“电站有功功率梯度”配合使用。 |
- |
14 |
功率因数 |
设置逆变器的功率因数。 |
- |
15 |
无功功率补偿(Q/S) |
设置逆变器输出的无功功率。 |
- |
16 |
过频降额 |
设置为“使能”,当电网频率超过过频降额触发的频率时,逆变器按照一定的梯度进行有功功率降额。 |
- |
17 |
过频降额触发频率(Hz) |
某些国家/地区的标准要求,电网频率超过某一设定值时,逆变器输出的有功功率要进行降额。 |
|
18 |
过频降额退出频率(Hz) |
设置过频降额的退出频率。 |
|
19 |
过频降额截止频率(Hz) |
设置过频降额的截止频率点。 |
|
20 |
过频降额截止功率(%) |
设置过频降额的截止功率点。 |
|
21 |
过频降额功率恢复梯度(%/min) |
设置过频降额功率恢复的速度。 |
|
22 |
PF(U)电压检测滤波时间(s) |
设置PF-U曲线中,对电网电压滤波的时间。 |
- |
23 |
视在功率基准(kVA) |
调节逆变器视在输出基准。 |
- |
24 |
有功功率基准(kW) |
调节逆变器有功输出基准。 |
- |
25 |
Q-U调度触发功率百分比 |
设置视在功率基准值的百分比。逆变器实际运行的视在功率大于此值时,启动Q-U特征曲线调度功能。 |
- |
26 |
Q-U特征曲线 |
逆变器根据电网电压实际值与额定值的比“U/Un(%)”,实时调整输出的无功功率和视在功率的比值Q/S。 |
- |
27 |
Q-P特征曲线 |
逆变器根据实际有功功率与额定值的比“P/Pn(%)”,实时调整输出的无功功率和额定有功功率的比值Q/Pn。 |
- |
28 |
Cosϕ-P/Pn特征曲线 |
逆变器根据P/Pn(%)实时调整输出的功率因数cosφ。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