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QoS License支持与配置注意事项
License支持情况
请参考《特性描述-License支持情况》。
配置注意事项
配置注意事项 |
规避措施 |
影响性 |
---|---|---|
NSP50/NSP50-E/NSP120/NSP120-E单板,硬管道和软管道流量共享CQ队列,当软管道优先级为cs7的流量拥塞时会影响硬管道时延或导致硬管道流量丢包。 |
无 |
NSP50/NSP50-E/NSP120/NSP120-E单板,硬管道和软管道流量共享CQ队列,当软管道优先级为cs7的流量拥塞时会影响硬管道时延或导致硬管道流量丢包。 |
Trunk成员口存在跨TM/NP场景并且Trunk成员口流量HASH不均或流量没有按照负载分担方式通过时,带宽拆分后,单个TM/NP上的限速带宽可能小于配置值。 |
trunk成员口不跨子卡。 |
Trunk成员口负载分担不均时,可能导致限速内丢包。 |
端口队列(port-queue)支持CIR与share-shaping互斥。同一个端口下,如果有端口队列配置了CIR,则该端口下不能再配置share-shaping,同一个端口下,如果配置了share-shaping,则不能再配置端口队列的CIR。 |
无。 |
端口队列与share-shaping互斥。 |
队列优先级CS7>CS6>EF>AF4>AF3>AF2>AF1>BE,设备实现时优先保证三个较高优先级(CS7~EF)队列的低时延特性,因此在部署低时延业务时需要部署在三个高优先级队列中,如果部署在其余五个低优先级队列中,需要保证三个高优先级队列不拥塞,否则无法保证五个低优先级做low-latency的最大时延。 例如: 在拥塞场景下BE配置低时延,CS7不配置低时延,此时无法保证BE队列的最大时延,但是平均时延能够保证。 |
合理规划。 |
队列优先级CS7>CS6>EF>AF4>AF3>AF2>AF1>BE,设备实现时优先保证三个较高优先级(CS7~EF)队列的低时延特性,因此在部署低时延业务时需要部署在三个高优先级队列中,如果部署在其余五个低优先级队列中,需要保证三个高优先级队列不拥塞,否则无法保证五个低优先级做low-latency的最大时延 |
仅NSP50/NSP50-E/NSP120/NSP120-E支持通过PM统计接口下的SQ、GQ、PQ数据。(仅支持统计物理口且该物理口不能是Trunk接口的成员口) |
无 |
仅NSP50/NSP50-E/NSP120/NSP120-E支持通过PM统计接口下的SQ、GQ、PQ数据。(仅支持统计物理口且该物理口不能是Trunk接口的成员口) |
流队列(flow-queue)支持CIR与share-shaping互斥。同一个用户队列(user-queue)下,如果有流队列配置了CIR,则该用户队列下不能再配置share-shaping,同一个用户队列下,如果配置了share-shaping,则不能再配置流队列的CIR。 |
无。 |
流队列CIR与share-shaping互斥。 |
每个SQ下最多有2个FQ队列支持cir配置;每个端口下只有2个port-queue支持cir配置。 |
无。 |
不支持低优先级队列的CIR调度,低优先级队列的带宽无法得到保障。 |
配置了CIR的端口队列与配置了低时延的端口队列,会进行流量抢占,同一个端口下,如果有端口队列配置了CIR,则该端口队列的流量会与同一端口下配置了低时延的端口队列抢占流量,流量抢占的优先级与端口队列本身的优先级一致;同一个端口队列不支持同时配置CIR和低时延。 |
合理规划业务。 |
同一端口队列不支持同时配置CIR和低时延,不同端口队列间的CIR和低时延会按照端口队列本身的优先级抢占流量。 |
配置了CIR的流队列与配置了低时延的流队列,会进行流量抢占,同一个用户队列(user-queue)下,如果有流队列配置了CIR,则该流队列的流量会与同一用户队列下配置了低时延的流队列抢占流量,流量抢占的优先级与流队列本身的优先级一致;同一个流队列不支持同时配置CIR和低时延。 |
合理规划业务。 |
同一流队列不支持同时配置CIR和低时延,不同流队列间的CIR和低时延会按照流队列本身的优先级抢占流量。 |
如果已在Eth-trunk口配置命令qos schedule-tree distribute-mode outbound,并且该Eth-Trunk有成员口,进行配置回退时,业务会中断。配置回退结束后,业务自动恢复。 |
无 |
配置调度树拆分时,Trunk中成员口要退出才能使能,业务会受影响。回退调度树拆分时,是一个逆向过程,也需要成员口退出Trunk,业务同样会受影响。 |
如下单板支持FQ和port-queue的cir功能:NSP-C/NSP-D单板。 |
无。 |
不支持低优先级队列的CIR调度,低优先级队列的带宽无法得到保障。 |
使用命令set service-mode port-extended切换扩展设备子卡接口数量时(仅对CSFP子卡生效),已配置的精度补偿功能不生效。 |
|
CSFP子卡的大端口模式和小端口模式切换会导致已配置的精度补偿功能不生效。 |
信道化子接口不允许配置qos-profile和user-group-queue。 |
合理规划业务。 |
信道化子接口不允许配置qos-profile和user-group-queue。 |
信道化子接口和同一个主接口的IP硬管道互斥。 |
合理规划业务。 |
信道化子接口和同一个主接口的IP硬管道互斥。 |
一个主接口下配置了信道化子接口后,这个主接口及其下面的所有子接口上都不允许配置sub-port-queue。 |
合理规划业务。 |
一个主接口下配置了信道化子接口后,这个主接口及其下面的所有子接口上都不允许配置sub-port-queue。 |
硬管道在网络侧使用的转发接口不建议再部署限速类QoS功能。 |
不要在开启了硬管道的网络侧接口上部署QoS car、含car/user-queue/deny动作的traffic-policy。 |
硬管道转发使用的主接口或者子接口上的QoS配置(入出方向接口CAR,入出方向接口ACL)对硬管道流量也生效。例如:P节点,入口方向配置CAR,那么硬管道流量会被CAR限速,可能导致硬管道丢包。 |
主接口下port-queue\port shaping配置和该主接口下信道化子接口配置互斥。 |
合理规划业务。 |
主接口下port-queue\port shaping配置和该主接口下信道化子接口配置互斥。 |
足够的CIR带宽是保证低时延的一个必要条件。端口的默认CIR配置是10M,如果需要保证低时延的port-queue流量大于10M,则需要通过qos default user-queue修改端口默认CIR配置, 使得其配置值不低于低时延port-queue的流量带宽。 |
通过命令行调整接口默认SQ的CIR带宽 qos default user-queue。 |
低时延业务流量带宽大于CIR,不能保证业务的低时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