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oS简介
介绍了QoS 的基本概念和解决方案,Diff-Serv模型和相关技术。
什么是QoS
网络的普及,业务的多样化,使互联网流量激增,产生网络拥塞,转发时延增加,严重时还会产生丢包,导致业务质量下降甚至不可用。所以,要在IP网络上开展这些实时性业务,就必须解决网络拥塞问题。
解决网络拥塞的最好的办法是增加网络的带宽。但从运营、维护的成本考虑,这是不现实的,最有效的解决方案就是应用一个“有保证”的策略对网络拥塞进行管理。
QoS技术就是在这种背景下发展起来的。QoS是Quality of Service(服务质量)的简称,其目的是针对各种业务的不同需求,为其提供端到端的服务质量保证。QoS技术在当今的互联网中应用越来越多,其作用越来越重要。如果没有QoS技术,业务的服务质量就无法保证。
四大QoS组件
流分类和标记(classification and marking)要实现差分服务,需要首先将数据包分为不同的类别或者设置为不同的优先级。将数据包分为不同的类别,称为流分类,流分类并不修改原来的数据包。将数据包设置为不同的优先级称为标记,而标记会修改原来的数据包。
这里的标记是“外部标记”,一般是在报文离开设备的时候对在报文中进行设置,修改报文QoS优先级字段,目的是为了将QoS信息传递给下一台设备;本文后面还有“内部标记”,用于设备内部处理报文,不修改报文。一般是在报文进入设备的时候,就通过流分类,给报文打上内部标记,这样,在报文从设备发出之前,都可以根据内部标记进行QoS处理。流量监管和整形(Policing and Shaping):是指将业务流量限制在特定的带宽,当业务流量超过额定带宽时,超过的流量将被丢弃或缓存。其中,将超过的流量丢弃的技术称为流量监管,将超过的流量缓存的技术称为流量整形。
拥塞管理(Congestion management):在网络发生拥塞时,将报文放入队列中缓存,并采取某种调度算法安排报文的转发次序。
拥塞避免(Congestion avoidance):监督网络资源的使用情况,当发现拥塞有加剧的趋势时采取主动丢弃报文的策略,通过调整流量来解除网络的过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