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VC概述
EVC可以看作是以太承载业务的模板,而不是特指某一种具体业务或技术。
定义
以太虚连接EVC(Ethernet Virtual Connection)由城域以太网论坛MEF(Metro Ethernet Forum)提出,定义了统一的二层承载业务模型和配置模型。MEF(Metro-Ethernet Forum)定义了EVC可关联ISP(Internet service provider)网络中两个或以上用户网络接口。在EVC模型中,使用广播桥域BD(Bridge Domain)隔离用户网络。
EVC可以看作是以太承载业务的模板,而不是特指某一种具体业务或技术。
目的
当前,NE20E支持的业务模型如图9-1所示。
NE20E当前的业务模型存在不足如表9-1所示。为了解决表9-1中的不足,NE20E实现了EVC模型,如图9-2所示。
NE20E支持的传统业务模型和EVC模型对比如表9-1。
业务对象 |
NE20E当前的业务模型 |
EVC模型 |
---|---|---|
业务接入点 |
子接口、二层端口:接口类型多、选择性大。 |
业务接入点(形式上表现为子接口)配置归一化,抽象出流封装、流动作、流策略和流转发统一的配置模型。各层次的配置清晰,概念明确,流封装和流动作可以灵活组合,不同的业务可以通过不同的EVC二层子接口传输。 |
广播域 |
|
EVC提出了抽象广播域桥域BD(Bridge Domain):
|
二层转发 |
|
- |
三层终结 |
|
BD支持配置逻辑接口BDIF,通过BDIF接口可直接实现二层业务接入三层业务。 |
受益
EVC统一了以太网业务模型和配置模型,简化了配置管理,提升了运维效率,增加了业务接入的可扩展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