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inQ配置逻辑简介
本章节从QinQ的配置逻辑角度介绍NE20E支持的QinQ特性,理解配置逻辑后,您可以更快速准确地完成配置任务。
- QinQ功能部署成功后,即可完成VLAN叠加操作,以达到扩展VLAN空间功能,从而实现节约VLAN资源。若配置二层灵活QinQ,还可实现报文带有不同的外层Tag传输。
为了满足特殊场合的应用和扩展功能,QinQ支持如下功能:
- 配置基于QinQ的VLAN Swap:实现对带有2层Tag的报文进行内、外层交换。
- 配置QinQ Mapping:实现将用户的VLAN Tag映射为运营商的VLAN Tag。
- 配置终结子接口接入IP业务:实现QinQ/Dot1q终结子接口支持部署ARP代理、DHCP(Dynamic Host Configuration Protocol) Server/DHCP Relay、VRRP(Virtual Router Redundancy Protocol)。
- 配置终结子接口接入VPN业务:实现QinQ/Dot1q终结子接口支持部署L2VPN(VPWS/VPLS)和L3VPN。
- 配置QinQ终结子接口支持802.1p的映射:实现802.1p和DSCP Remark映射、802.1p和EXP(MPLS)Remark映射。
- 配置QinQ Stacking子接口接入L2VPN:实现QinQ Stacking子接口支持部署L2VPN(VPWS/VPLS)。
- 为了解决主接口接入L2VPN网络,无法满足同一个物理接口接入多个用户需求,可部署QinQ Stacking子接口接入L2VPN网络解决。
终结子接口支持接入的业务
QinQ/Dot1q终结子接口支持部署IP业务(ARP代理、DHCP和VRRP)、VPN业务(L2VPN和L3VPN)、802.1p和DSCP(DiffServ Code Point) Remark的映射、及802.1p和EXP(MPLS)Remark的映射,应用场景如表8-1所示。
终结子接口类型 |
业务类型 |
场景 |
---|---|---|
QinQ/Dot1q |
ARP代理 |
如果位于同一网段的用户属于不同的VLAN,这样通过二层网络无法实现互通。为了实现VLAN间互通,需要在终结子接口上部署ARP代理功能,实现三层互通。 ARP代理功能的详细描述请参见《NE20E 特性描述-IP业务》中ARP章节。 |
DHCP
|
DHCP的详细描述请参见《NE20E 特性描述-IP业务》中DHCP章节。 |
|
VRRP |
如果通过终结子接口接入部署VRRP的网络,为了保证用户与网络可靠、稳定通信,需要在终结子接口上部署支持VRRP协议。 VRRP的详细描述请参见《NE20E 特性描述-可靠性》中VRRP章节。 |
|
L2VPN
|
如果通过终结子接口接入L2VPN网络,为了保证用户之间互通,需要配置终结子接口绑定VSI(Virtual Switching Instance)/VPWS(Virtual Private Wire Service)接入L2VPN网络。 L2VPN的详细描述请参见《NE20E 特性描述-VPN》中VPWS/VPLS章节 |
|
L3VPN |
如果通过终结子接口接入L3VPN网络,为了保证用户之间互通,需要配置终结子接口绑定VPN实例接入L3VPN网络。 L3VPN的详细描述请参见《NE20E 特性描述-VPN》中BGP/MPLS IP VPN章节。 |
|
QinQ |
802.1p和DSCP Remark的映射 |
PE设备进行QinQ终结后,报文被发往ISP的IP网络。为了保证报文中原来的QoS信息不丢失,需要配置QinQ报文中的802.1p值映射到DSCP。 |
802.1p和EXP(MPLS)Remark的映射 |
PE设备进行QinQ终结后,报文被发往ISP的MPLS网络。为了保证报文中原来的QoS信息不丢失,需要配置QinQ报文中的802.1p值映射到EXP。 |
Dot1q/QinQ终结子接口配置流程如图8-6所示。
终结子接口和Dot1q子接口的区别
终结子接口和Dot1q子接口的区别如表8-2所示。
接口类型 |
支持的VPN业务 |
说明 |
区别 |
|||
---|---|---|---|---|---|---|
VPWS(CCC方式) |
VPWS |
VPLS |
L3VPN |
|||
Dot1q子接口 |
支持 |
支持 |
支持 |
支持 |
通过命令vlan-type dot1q对以太网子接口进行的VLAN类型封装。 |
|
Dot1q终结子接口 |
支持 |
支持 |
支持 |
支持 |
通过命令dot1q termination vid配置子接口对一层Tag报文的终结功能。 说明:
|
|
QinQ终结子接口 |
支持 |
支持 |
支持 |
支持 |
通过命令qinq termination pe-vid ce-vid配置子接口对两层Tag报文的终结功能。 说明:
对称方式和非对称方式可通过命令qinq termination l2配置。 |
以不同类型接口接入VPLS为例说明VLAN Tag的处理流程,如表8-3和表8-4所示。
入接口类型 |
接入VPLS处理流程 |
|
---|---|---|
以太封装类型 |
VLAN封装类型 |
|
Dot1q子接口 |
剥掉Tag |
不做处理,保留Tag |
Dot1q终结子接口 |
剥掉Tag |
不做处理,保留Tag |
QinQ终结子接口 |
|
|
QinQ Stacking子接口 |
添加外层Tag |
添加外层Tag |
QinQ Mapping子接口 |
替换外层Tag |
替换外层Tag |
出接口类型 |
接入VPLS处理流程 |
|
---|---|---|
以太封装类型 |
VLAN封装类型 |
|
Dot1q子接口 |
添加指定的Tag |
替换Tag |
Dot1q终结子接口 |
添加指定的Tag |
替换Tag |
QinQ终结子接口 |
|
|
QinQ Stacking子接口 |
剥掉外层Tag |
剥掉外层Tag |
QinQ Mapping子接口 |
替换外层Tag |
替换外层Tag |
VLAN封装方式
CE发送到PE或PE发送到CE的以太网帧头带有一个VLAN Tag。该Tag是一个ISP为了区分用户而要求用户打上的“服务定界符”,称为P-Tag(Provider-Tag)。
以太封装方式
CE发送到PE或PE发送到CE的以太网帧头中不带P-Tag。如果此时帧头中有VLAN Tag,则它只是用户报文的内部VLAN Tag称为U-Tag(User-Tag)。U-Tag是该报文在发送到CE前已携带,而不是在CE打上的,用于CE区分该报文,对于PE设备没有意义。
缺省情况下,封装类型是VLAN封装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