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IM-SSM
采用PIM-SM协议实现组播数据传输需要在网络中维护RP(Rendezvous Point),若网络中的接收者已经知道了组播源的具体位置,希望直接向组播源请求组播数据,则可以通过PIM-SSM(Protocol Independent Multicast-Source-Specific Multicast)实现组播组成员的快速加入,直接在组播源和组成员之间建立SPT(Shortest Path Tree),无需维护RP。
与ASM模型相比,SSM模型无需维护RP、无需构建RPT、无需注册组播源。
SSM模型是借助PIM-SM的部分技术和IGMPv3/MLDv2(Multicast Listener Discovery version 2)来实现的,其建立组播转发树的过程与PIM-SM创建SPT树的过程相似,即接收者DR(Designated Router)在知道组播源的具体位置后,直接向组播源发送Join消息,将组播数据发送到接收者。
相关概念
由于PIM-SSM是借助PIM-SM的部分技术实现的,因此,PIM-SSM的相关概念在PIM-SM中已体现,详细内容请参见相关概念。
实现过程
-
PIM设备之间交互Hello报文为共享网络选举DR,接收者DR将作为该共享网络中组播数据的唯一转发者。
SPT构建
在PIM-SSM网络中,网络中的用户能够预先知道组播源的具体位置。因此用户在加入组播组时,可以明确指定从哪些源接收信息。组成员端DR了解到用户的需求后,直接向组播源的方向发送Join消息,在组播源与组成员之间建立SPT,组播数据由组播源沿SPT到达接收者。
除可以采用用户动态加入的方式直接构建SPT外,还可以通过静态组加入和SSM-Mapping建立组播分发树,构建SPT。
在SSM中,DR仅在与组成员相连的共享网段上有效。由DR向组播源的方向发送Join消息,逐跳创建(S,G)表项,构建SPT。
PIM-SSM支持PIM DR切换延迟、PIM Silent、BFD for PIM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