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IM介绍
目的
在网络中,组播数据从组播源到接收者,中间需要通过组播网络来实现组播报文的复制和转发。为了构建组播网络,需要在网络中配置组播协议,PIM(Protocol Independent Multicast,协议无关组播)是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域内组播协议。通过PIM协议构建的组播分发树,可以用来指导网络中的组播数据转发。
PIM协议可实现按需创建组播路由、动态响应网络拓扑变化、按照路由表项执行转发等功能。
定义
PIM表示组播路由协议与网络中的单播路由协议类型无关,即:只要网络中各设备间存在可达的单播路由,PIM协议就可以借助单播路由表为IP组播数据提供路由。
目前在实际网络中,PIM的实现方式主要有二种,分别是PIM-SM和PIM-SSM,均可应用于IPv4和IPv6网络。
协议 |
名称 |
模型分类 |
适用场景 |
---|---|---|---|
Protocol Independent Multicast-Dense Mode 协议无关组播—密集模式 |
ASM(Any-Source Multicast)模型 |
适合规模较小、组播组成员相对比较密集的网络。 |
|
Protocol Independent Multicast-Sparse Mode 协议无关组播—稀疏模式 |
ASM模型 |
适合网络中的组成员相对比较稀疏,分布广泛的大型网络。 |
|
Protocol Independent Multicast-Source-Specific Multicast 协议无关组播—指定源组播 |
SSM模型 |
适合网络中的用户预先知道组播源的位置,直接向指定的组播源请求组播数据的场景。 |
受益
多媒体、流媒体的应用
培训、联合作业场合的通信
数据仓库、金融应用(如,股票)
如今ISP提供的互联网信息服务中,已经应用了IP组播技术。例如:在线直播、网络电视、远程教育、远程医疗、网络电台、实时视/音频会议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