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分并提供意见反馈 :
华为采用机器翻译与人工审校相结合的方式将此文档翻译成不同语言,希望能帮助您更容易理解此文档的内容。 请注意:即使是最好的机器翻译,其准确度也不及专业翻译人员的水平。 华为对于翻译的准确性不承担任何责任,并建议您参考英文文档(已提供链接)。
SRv6防微环
IGP协议的链路状态数据库是分布式的,这样IGP在无序收敛时可能会产生环路。但这种环路会在转发路径的设备都完成收敛之后消失,这种暂态的环路被称为微环(Micro Loop)。微环可能导致网络丢包、时延抖动和报文乱序等一系列问题,所以必须予以重视。
正切防微环
如图3-55所示,DeviceB故障后,如果DeviceA先于DeviceF收敛,则DeviceA会将流量转发给DeviceF,但是DeviceF没有收敛,仍旧沿着原路径转发,这样DeviceA和DeviceF之间就会形成环路。
为了避免微环的产生,DeviceA在DeviceB故障以后,延迟一段时间收敛,并且将流量切换到TI-LFA备份路径上。当DeviceF收敛完成后,DeviceA再收敛,收敛完成以后,流量从TI-LFA备份路径切换到收敛后路径。
回切防微环
如图3-56所示,DeviceB和DeviceC之间的链路故障恢复前,数据流量沿着备份路径转发。当DeviceB和DeviceC之间的链路故障恢复后,如果DeviceA先于DeviceB收敛,则DeviceA会将流量转发给DeviceB,但是DeviceB没有收敛,仍旧沿着备份路径转发,这样DeviceA和DeviceB之间就会形成环路。
为了避免微环的产生,DeviceA在故障回切以后,先通过显式指定路径的方式转发数据包,在转发的时候往数据包添加端到端路径信息(例如DeviceB的End.X SID),这样DeviceB收到数据包后,根据数据包里的SRH路径信息将数据包转发给DeviceC。
在DeviceB节点收敛以后,DeviceA就可以取消SRH报文头,按正常IPv6转发的方式将数据包转发到Device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