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W APS
定义
有两种保护方案解决PW的可靠性问题:PW Redundancy和PW APS(Automatic Protection Switching)。
APS协议用来在双向保护倒换时协调源宿双方的动作,使得源宿双方通过配合,共同完成保护倒换、倒换延迟、等待恢复等功能。APS协议报文固定在备份通道上发送,这样两端设备都知道接收到APS协议报文的通道是对方的备份通道,以判断两端的主用通道和备份通道配置的是否一致。
PW APS是APS协议在PW上的应用。PW APS通过PW OAM检测机制检测主PW、备PW的状态,当PE设备检测到主PW故障时,两端PE设备交互APS协议,执行PW APS倒换,业务倒换到备PW上,实现业务保护。
目的
- 静态方案:静态路由、静态LSP、静态PW等
- 动态方案:动态路由、动态LSP/TE、动态PW等
- 使用PW OAM(MPLS OAM/MPLS-TP OAM)快速检测机制检测PW状态,检测结果通告APS。主PW和备PW必须使用同种类型的oam。如果bypass pw也配置oam时,必须与主备PW使用同种类型的oam。
- 主备PW保护组与APS绑定,由APS(G.8131)协调源宿双方的PW保护倒换。
PW APS方案中的PW可以是SVC,也可以是Martini或PWE3。
在部署时,建议整网使用PW APS或者PW Redundancy,不建议两种技术应用到同一个网络上。因为两种技术解决都是相同的可靠性问题,但实现方式不同。一张网络同时部署两种技术,会给网络维护带来很大的复杂性。
基本概念
保护类型
当前PW APS支持1:1和1+1的保护类型,此时主PW和备PW相互保护。1:1时业务为单发单收,1+1时业务为双发选收。
倒换模式
双端倒换
双端倒换即双向倒换,指正向工作PW或者反向工作PW检测到故障时,根据APS协议,使工作PW上两个方向的业务均倒换到保护PW上。
单端倒换
单端倒换即单向倒换,指正向工作PW或者反向工作PW检测到故障时,仅将故障方向的业务倒换到保护PW,另一个方向则保持不变。单端倒换模式又称为PW FPS(Pseudo Wire Fast Protection Switching)。
回切模式
PW APS的回切模式分为回切模式和不回切。在不回切模式下,即便工作PW恢复正常,业务也不会由保护PW倒换到工作PW上。在回切模式下,工作PW恢复正常的时间达到等待回切时间后,业务会由保护PW倒换回到原来的工作PW上。
等待回切时间
指主PW恢复正常后,备份PW切换到主PW需要等待的时间。用于防止频繁倒换。
倒换延迟时间
指检测到PWSF(Signal Fail)后等待一段延迟时间,如果延迟时间过后PW的SF仍然存在,则发起保护倒换。延迟时间可以避免瞬间SF引起的倒换。
双归保护
两个PE设备(双归节点)通过各自的AC(Attachment Circuit)链路连接到同一个CE设备上,实现承载网络两端PE节点接入业务的保护,称为双归保护。
PW APS捆绑
设备上需要支持大量PW APS保护倒换,如果每一个PW APS都启动一个状态机则设备的资源和能力将不足以支撑所有的PW APS。通过共用一个APS的状态机来处理多对PW APS保护倒换的方式可减少状态机数目从而减少设备资源消耗。这种PW之间共用APS状态机的方式称为PW APS捆绑。
倒换机制
PW APS通过PW OAM检测机制检测主PW、备PW的状态。PW OAM在Ingress端周期性发送检测报文,在Egress端检测报文。当Egress端在一定周期未收到检测报文时,认为通道SF,触发APS倒换,并通告对端APS模块,触发对端倒换实现业务保护。
如图8-29所示,PE1、PE2均配置PW APS。正常情况下,上行业务从PE1接入,由主PW承载送入网络侧,在PE2处送至基站控制器。下行业务从PE2接入,由主PW承载送入网络侧,在PE1处送至基站。
如图8-30所示,主PW故障,PE1、PE2上的PW OAM均检测到主PW故障并触发APS倒换,上行和下行业务都切换到备份PW上传递。
默认情况下PW APS的回切模式为延时回切,当主PW恢复正常后,PE1、PE2上的PW OAM均检测到主PW故障恢复,延迟时间到达后将触发APS保护回切,上行和下行业务都倒换回原主PW上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