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VPN的服务模式
服务模式 |
适用场景 |
---|---|
连接用户网络的物理接口直接绑定普通EVPN实例,只能用于承载二层业务。 |
|
连接用户网络的物理接口划分成不同子接口,每个子接口通过BD与EVPN实例绑定,每个用户单独使用一个EVPN实例,可用于承载二层业务或三层业务。 |
|
不同用户间使用VLAN进行划分,不同VLAN通过一个BD与EVPN实例绑定,可用于承载二层业务或三层业务。 |
|
不同用户间使用VLAN进行划分,不同VLAN通过各自的BD与同一EVPN实例绑定,可用于承载二层业务或三层业务。 |
Port Based
Port Base模式是一种整个接口接入业务的方式,即连接用户网络的物理接口直接绑定普通EVPN实例(非BD模式或VPWS模式的EVPN实例),且该接口不创建子接口。此种服务模式只能用于承载二层业务。
VLAN Based
如图12-31所示,在VLAN Based模式下,连接用户网络的物理接口划分成不同子接口,每个子接口关联不同的VLAN且加入不同的广播域BD(Bridge Domain),每个广播域BD会与单独的一个EVPN实例进行绑定。此类型服务模式中,一个用户接入网络所使用的子接口、VLAN、广播域BD和EVPN实例都是独占的,且转发层面上每个用户使用独立的MAC转发表,因此该模式有很好的业务隔离能力,但是由于每个用户都要单独使用一个EVPN实例,所以比较消耗EVPN实例的资源。此种服务模式可以用于承载二层业务或三层业务。
VLAN Bundle
如图12-32所示,在VLAN Bundle模式下,一个EVPN实例可以连接多个用户,不同用户间使用VLAN进行划分,而该EVPN实例会绑定到一个广播域BD上。此类型服务模式中,接入同一个EVPN实例的不同用户共用同一个MAC转发表,因此需要网络中用户的MAC地址唯一。此种服务模式可以用于承载二层业务或三层业务。
在VLAN Bundle场景中,只有终结的EVC子接口可以同时支持二层业务和三层业务,非终结的EVC子接口仅能支持二层业务。
VLAN-Aware Bundle
如图12-33所示,在VLAN-Aware Bundle模式下,一个EVPN实例可以连接多个用户,不同用户间使用VLAN进行划分,同时该EVPN实例可以与多个广播域BD进行绑定,一个EVPN实例在与不同广播域BD绑定时需要设置不同的标识(BD-Tag)。当EVPN对等体间相互发送路由时,BD-Tag会被封装在以太自动发现路由(Ethernet Auto-Discovery route)、MAC/IP地址通告路由(MAC/IP advertisement route)和集成多播路由(Inclusive Multicast Route)的Ethernet Tag ID字段中。此类型服务模式中,接入同一个EVPN实例的不同用户分别使用独立的转发表项,当进行流量转发时,系统会根据流量报文中携带的BD-Tag,找到对应广播域的MAC转发表,然后再根据MAC地址查找转发表进行转发。
负载分担:在VLAN-Aware Bundle模式下,形成负载分担的MAC/IP地址通告路由与以太自动发现路由,不仅需要比较ESI是否一致,还需要比较路由的BD-Tag是否一致,如果BD-Tag不一致表示路由属于不同的广播域BD,无须形成负载分担。
- DF选举:
对于基于接口的DF选举,系统会选择广播域BD内第一个Up的接口进行选举。
在使能AC状态影响DF选举的情况下进行DF选举时,系统会检查是否收到PE发布的以太自动发现路由来判断此PE是否可以参与选举,如果没有收到PE发布的以太自动发现路由,PE将不参与DF选举。如果该场景中使用了VLAN-Aware Bundle的服务模式,则每个BD-Tag都会生成对应的以太自动发现路由,所以系统必须从一个PE收到指定EVPN实例对应的所有广播域BD的以太自动发现路由,才能让该PE参与DF选举。
主机迁移:本地路由生成时,系统需要检查是否已经从远端接收到该MAC/IP地址通告路由,如果存在,则本地学习的MAC/IP需要添加MAC迁移属性,或在MAC迁移属性的sequence字段值加1。对于VLAN-Aware Bundle场景,由于BD-Tag为MAC/IP地址通告路由的Prefix Key,所以在检查MAC/IP地址通告路由时需要比较BD-Tag,避免发生不同广播域BD内的相同MAC冲突而导致无法迁移的场景。
路由重生成:在DCI解决方案中,DCI-PE会对从其他设备收到的MAC/IP地址通告路由重新生成后再发给对等体。如果该场景中DCI-PE上使用了VLAN-Aware Bundle的服务模式,则在MAC/IP地址通告路由重生成时系统需要检查路由中Ethernet Tag ID和BD-Tag相互匹配才可以进行重生成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