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分并提供意见反馈 :
华为采用机器翻译与人工审校相结合的方式将此文档翻译成不同语言,希望能帮助您更容易理解此文档的内容。 请注意:即使是最好的机器翻译,其准确度也不及专业翻译人员的水平。 华为对于翻译的准确性不承担任何责任,并建议您参考英文文档(已提供链接)。
什么是负载分担
本文档描述的负载分担(Load Balance),指的是网络节点在转发流量时,将负载(流量)分摊到多条链路上进行转发,包括路由负载分担、隧道负载分担和Trunk负载分担。
路由负载分担
路由负载分担是指在网络节点之间,去往同一个目的地存在多条转发路径,流量被分担到多条路径上进行转发,如图8-1。
在设备的FIB(Forwarding Information Base)表中,如果存在多条目的地址和掩码相同,但下一跳、出接口、或TunnelID属性不同的表项,则形成路由负载分担。
广泛意义上说,负载分担是指到某个目的地的数据流量通过不同的转发路径到达目的。对于路由负载分担,有两种方案:
- 方案一:基于等价路由的负载分担,即对于相同的目的网段,配置有多个不同的等价的下一跳,通过配置最大等价路由条数实现负载分担。在实际网络中,该方案一般只在局部链路进行应用,最常见的就是有多条链路互连的两台直连设备之间,但是随着链路捆绑(Trunk)技术的发展,这种方案也逐步被Trunk技术所取代,因为Trunk技术与基于等价路由的负载分担相比,有节省IP地址和便于管理的优势。
- 方案二:将目的地进行划分,使其中一部分流量通过唯一的链路转发,另外一部分通过其他链路转发,最终完成链路带宽的复用。方案二需要对流量进行观察和分析,准确掌握各类业务流量的分布和发展趋势,方能有效实现“流量均衡”。
负载分担的优缺点
优点:
- 负载分担将流量分担到多条链路上,可以增加链路总带宽,并减少由于某些链路负担过重造成的阻塞状况。
- 由于负载分担的链路之间相互形成备份关系,其中一条链路故障时,流量可以自动切换到其它可用的链路上继续转发,从而提高链路可靠性。
缺点:
由于流量转发具有一定的随机性,因此负载分担可能不利于对业务流量的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