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分并提供意见反馈 :
华为采用机器翻译与人工审校相结合的方式将此文档翻译成不同语言,希望能帮助您更容易理解此文档的内容。 请注意:即使是最好的机器翻译,其准确度也不及专业翻译人员的水平。 华为对于翻译的准确性不承担任何责任,并建议您参考英文文档(已提供链接)。
产生原因
随着通信技术迅猛发展,电信业务向综合化、数字化、智能化、宽带化和个人化方向发展,人们对电信业务多样化的需求也不断提高;同时由于主干网上SDH、ATM、无源光网络(PON)及DWDM技术的日益成熟和使用,为实现话音、数据、图像“三线合一,一线入户”奠定了基础。如何充分利用现有的网络资源增加业务类型,提高服务质量,已成为电信专家和运营商日益关注研究的课题,“最后一公里”解决方案也成为大家最关心的焦点。
而“最后一公里”的可靠性也成为亟需解决的问题。市场应用当中,有些高端客户如银行、金融对业务可靠性有较高的要求,希望运营商在监控运营商内部网络的同时,也能够监控运营商设备和客户设备之间“最后一公里”的链路,这对于运营商来讲是个难题,因为客户设备不在运营商管理范围之内。EFM可以有效的解决上述问题。
如图6-3所示,EFM作为以太网接入“最后一公里”的OAM机制,为运营商提供了一种实时监测链路状态、快速定位故障链路位置和故障类型的机制。通过OAM实体之间交互不同类型的OAMPDU实现链路的连通性检测和故障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