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分并提供意见反馈 :
华为采用机器翻译与人工审校相结合的方式将此文档翻译成不同语言,希望能帮助您更容易理解此文档的内容。 请注意:即使是最好的机器翻译,其准确度也不及专业翻译人员的水平。 华为对于翻译的准确性不承担任何责任,并建议您参考英文文档(已提供链接)。
MPLS OAM自动协议
MPLS OAM自动协议为华为专利。
ITU-T Recommendation Y.1710和Y.1711协议中存在一些不完善的地方,例如:
如果LSP入节点晚于出节点开启OAM功能,或出节点开启而入节点不开启OAM功能,出节点将产生连通性检测丢失dLOCV(Loss of Connectivity Verification defect)告警。
停止OAM功能时存在同样的问题。当需要修改检测报文的类型以及刷新频率时,必须先分别在出节点和入节点以及源端和宿端停止OAM功能。
源端和宿端的OAM参数需要分别配置,这容易导致人为的检测报文类型及发送频率配置不一致,造成OAM检测功能失效。
NE40E设备实现OAM自动协议解决如上的问题。
OAM自动协议在宿端配置,提供首包触发和动态启停功能,克服了协议中不完善的部分:
- 首包触发出节点检测功能:
- 如果宿端不提供OAM连通性检测功能及参数(检测报文类型及发送频率),当宿端接收到第一个CV/FFD报文后,自动记录报文类型和发送频率,并以此时作为连通性检测的起点。
- 如果宿端在配置OAM功能后的既定时间内,没有接收到CV/FFD报文,则产生BDI报文,并通知网管。
- 动态启停协议功能:当源端需要修改连通性检测报文的类型及刷新频率时,下插FDI报文(扩展错误码)通知宿端停止OAM协议状态机;同理,在源端停止OAM功能时同样下插该FDI报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