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oT设备上线故障处理
文档简介
本文主要解决行业物联网中,采用华为EC-IoT架构的业务场景下,设备采用PLC-IoT通信技术无法上线的故障问题,包括智能终端中的尾端STA在边缘计算网关上线失败、边缘计算网关在Agile Controller-IoT控制器上线失败的问题。
什么是EC-IoT
物联网,简称IoT,全称Internet of Things,简单的讲即万物互联,解决了人与物、物与物之间的互联。
国际电信联盟( ITU) 对物联网做了如下定义:通过二维码识读设备、射频识别(RFID) 装置、红外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和激光扫描器等信息传感设备,按约定的协议,把任何物品与互联网相互连接,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以实现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的一种网络。
物联网分类
当前IoT市场按照应用领域可分为企业(行业)IoT和消费者IoT:
- 消费者IoT: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消费者IoT不再仅限于对家庭和个人提供消费升级的一些新产品,而是已经开始对人们的衣食住行等各方面产生作用,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出物联网改变生活的效应,基本覆盖了智能家居、运动健康、移动办公和家庭安防等众多应用场景。
- 行业IoT:物联网与传统工业(如制造业、电力能源行业、交通运输业等)深度融合形成行业物联网,缩短行业业务流程,提升企业生产效率,促进行业数字化转型。
随着5G网络的普及,物联网在应用上的逐步落地,智能设备将实现高速增长,为下一代物联网设备提供了更高的带宽、超可靠、低时延及海量连接的通信能力,将进一步推动电力、交通、智能IT、公共安全等领域的数字化转型。
行业IoT
行业IoT根据不同行业的不同使用场景,又可细分为零售、医疗、能源、交通、公共以及城市等不同IoT场景。采用物联网技术,可以实现企业终端设备的智能化联接、数据实时获取和展示,提升运营效率和企业竞争力。
如图1-1所示,行业IoT典型组网由IoT Devices(IoT智能终端)、IoT Gateway(IoT网关)和Data Systems(行业应用系统)组成:
- IoT Devices:采集终端数据,并上送IoT Gateway。
- IoT Gateway:收集终端数据上送上层行业应用系统,同时负责下发上层应用系统的业务诉求。
- Data Systems(行业应用系统):管理海量智能终端并采集和处理终端数据。
随着物联网加速行业数字化转型,行业智能终端数激增,5G/IoT时代终端数据爆炸式增长,难以直接回传至行业应用系统,更多数据将在网络边缘侧处理后在上送上层应用系统处理,边缘计算物联网(EC-IoT,Edge Computing Internet of Things)应运而生。
EC-IoT致力解决的问题
华为边缘计算物联网(Edge Computing IoT)解决方案,在网络边缘侧提供智能服务,同时开放架构,可以让客户按需集成行业应用,快速适配不同行业,并提供全面的物联网安全保障,致力解决如下问题:
- 适应复杂工业环境,如防尘、防霾、防水、防电磁等。
- 适配多接口/协议,实现快速平滑接入。
- 海量终端设备统一管理。
- 本地流量,本地处理,实现快速响应。
- 开放系统,实现产业协作。
EC-IoT解决方案架构如图1-2所示:
其中,终端设备接入边缘计算网关的有线接入方式有多种,如PLC-IoT、RS232/RS485、Eth等,由于PLC-IoT技术是华为推出的面向行业物联网场景的宽带电力载波技术,在中频带PLC电力线载通信的基础上,将PLC网络IP化,同时免布线、抗干扰能力强,已在梯联网、智能配电物联网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本文侧重介绍传感器或智能终端采用华为PLC-IoT(Power Line Communication)有线接入方式联接上层行业应用,在边缘侧以电力载波通信为基础构建智能联接。
要实现正常PLC-IoT通信,关键角色是通信模块,分为尾端STA(Station,站点)和头端CCO(Central Coordinator,中央协调器):
- 尾端STA:一般集成在传感器或终端中,使其具备利用电力线进行数据传输的能力;
- 头端CCO:一般集成在边缘计算网关中或是独立的设备,负责完成PLC-IoT组网、PLC-IoT网络维护、解耦电力线上传输的数据等功能。
EC-IoT产品概览(EC-IoT devices)
华为提供以下EC-IoT产品:
- 敏捷控制器Agile Controller-IoT
海量终端统一云管理,灵活扩容;标准开放架构,快速行业集成;行业化IoT组件,适配不同行业场景。
- 边缘计算物联网关
- 华为提供边缘计算核心板EC Core-L-1,供第三方厂家快速集成为边缘计算网关,开放的软硬件功能,供合作厂家二次开发。
- 华为提供边缘计算网关AR502H系列,集成控制、管理、计算和通信等功能的基础开放平台,支持二次开发。
- PLC-IoT通信模块
华为提供IP化PLC-IoT系列通信模块包含头端CCO(包括PLCh-Power-1、PLC-IH-1和iCUBE-PLC100等型号)和尾端STA(包括PLCe-Power-1、PLC-IS-1和iMOD-PLC121等型号)。
本文主要关注以下两个上线场景问题:
- 尾端STA通信模块上线边缘计算网关(以边缘计算核心板EC Core-L-1为例)失败故障处理。
- 边缘计算核心板上线敏捷控制器Agile Controller-IoT失败故障处理。
EC-IoT设备上线流程介绍
边缘计算网关上线Agile Controller-IoT流程
边缘计算网关通过南向Netconf协议接入Agile Controller-IoT,上线流程如图1-5所示。
- 租户管理员在Agile Controller-IoT上添加设备档案信息。设备侧配置注册Agile Controller-IoT的参数信息,如Agile Controller-IoT的南向浮动IP地址、端口号等。
- 核心板上电,检测与Agile Controller-IoT网络连通性。网络正常,设备则主动向Agile Controller-IoT发起TCP建链请求,并向Agile Controller-IoT发送链路探测报文,经过一系列认证及证书交换等操作,认证成功后,双方建立Netconf通道。
- Agile Controller-IoT向设备发动Hello报文,设备应答Hello报文后,建立Netconf会话。
- 建立Netconf会话后,Agile Controller-IoT向设备发送获取设备信息报文,设备接收后返回设备的基本信息。
- Agile Controller-IoT接收到设备信息后,经过一系列校验认证(如License是否过期、设备是否在设备档案中)等处理,认证完成后,则通知设备上线成功。
EC-IoT设备上线故障定位流程
故障现象 |
定位步骤 |
处理措施 |
可能影响 |
---|---|---|---|
在Agile Controller-IoT系统上无法对边缘计算网关进行业务操作 |
使用租户管理员账号登录Agile Controller-IoT,依次选择“规划 > 维护 > 设备 > 设备列表”界面上查看对应边缘计算网关处于离线状态。 |
保存配置,重启边缘计算网关。 |
业务中断。 |
在Agile Controller-IoT系统上无法对尾端模块进行业务操作 |
使用租户管理员账号登录Agile Controller-IoT,依次选择“FAN网络 > 维护 > 尾端列表”界面,查看对应尾端处于离线状态。 |
下电尾端STA通信模块,然后上电。 |
业务中断。 |
在边缘计算网关上无法获取指定尾端数据 |
登录边缘计算核心板,执行plciot network node-list -t MACADDR命令查看对应MAC的尾端STA状态,发现处于“offline”或“disconnected”状态。 [admin@huawei ~]$ plciot network node-list -t 00:00:c0:a0:01:02 mac address status ipv6 address join time leave time 00:00:c0:a0:01:02 offline fc00:0:0:0:0200:c0ff:fea0:0102 2020-01-27 00:37:26 2020-02-04 11:15:00 |
尾端STA在边缘计算网关侧上线失败故障处理
检查尾端STA是否与头端CCO配套
背景信息
尾端STA和头端CCO通过电力线实现数据通信,为了保证数据通信安全,STA和CCO均配置了领域归属属性,两者只有在同一领域才能正常通信。CCO安装在边缘计算网关上,通过自协商确定领域归属,无需用户关注。
当前领域归属分为电力领域和通用领域。电力领域适用在配电物联网等电力场景,通用领域适用于除电力以外的场景,如智慧用能等。默认情况下,边缘计算网关、尾端STA和头端CCO使用协商或默认的领域入网,为了组网更加灵活,提供mSDK可修改尾端STA的领域。
EC-IoT网关、CCO及STA的典型组网的配套关系请参见表1-2,表1-3表示STA的默认领域归属,若用户需要更改典型组网中CCO和STA的配套关系,用户可通过对STA加载对应领域的mSDK编译的软件包实现,只需保证CCO和STA的领域类型一直即可。
定位步骤
- 检查CCO与STA的版本是否配套。
- 登录EC Core-L-1设备,执行cat /etc/devinfo/cco-status命令查看CCO型号及软件版本。
[admin@huawei ~]$ cat /etc/devinfo/cco-status iMOD-PLC121 version:V200R019C10B160
- 执行terminalctl -i TERMINAL_SN命令查看指定STA的接口及版本信息。
[admin@huawei ~]$ terminalctl –i 2103025BHN1000012345 mac address : 00:00:c0:a8:02:82 ipv6 address : fc00::200:c0ff:fea8:0282 terminal type : iMOD-PLC121 PLC interface : up/down PLC module software version : V200R019C10SPC200B770
请参考表1-2,确认CCO与STA版本是否匹配。若不匹配,用户可通过升级CCO或STA版本解决:
- CCO版本升级软件是压缩在核心板系统软件中,用户可通过核心板升级CCO版本。
- STA版本升级:用户获取匹配STA的软件版本后,在设备上执行terminal-upgrade -t TERMINAL_SN start FIRMWARE_FILE命令对指定STA进行升级或执行terminal-upgrade -n NETWORK_TYPE start FIRMWARE_FILE命令对全网STA进行升级。
- 登录EC Core-L-1设备,执行cat /etc/devinfo/cco-status命令查看CCO型号及软件版本。
- 检查CCO与STA的领域归属是否一致。
- 执行plciot network rejected-list或plcctl network show rejected-list命令查看当前无法上线的尾端STA是否在拒绝入网列表内。若“rejected reason”字段为“domain mismatch”,表示当前STA领域不匹配,拒绝入网。“rejected detail”字段描述当前STA所属领域。
- 执行plciot configuration或plciot network configuration命令查看当前PLC-IoT网络领域归属,以plciot network configuration命令为例,查看“domain-type”字段,其中:
- electricity:电力领域。
common:通用领域。
non-specific:无领域。
[admin@huawei ~]$ plciot network configuration network state : enabled ipv6 prefix : fc00:0:0:0 topo type : tree domain type : electricity work mode : 2 analog power : 10 digital power : 2 mac profile : default phy profile : default
- 根据步骤2.a查询到的STA领域信息与PLC-IoT网络所属领域的差异,用户可通过给尾端STA加载经V200R019C10版本及之后的电力领域或通用领域的mSDK编译的软件包来变更尾端STA的领域归属。通过mSDK编译软件包的方法可参见“边缘计算云服务网站”的《PLC-IoT软件二次开发指南》。
版本加载完后,查看上线失败的STA是否重新入网。
检查PLC-IoT网络拒绝入网列表
定位步骤
- 在设备上执行plciot network rejected-list或plcctl network show rejected-list命令查看当前拒绝入网的尾端STA列表。以plciot network rejected-list为例:
[admin@huawei ~]$ plciot network rejected-list total : 2 index mac address rejected time rejected reason rejected detail --------------------------------------------------------------------------------------------------------- 1 00:00:c0:a8:01:68 2019-10-28 22:19:17 not in whitelist ESN:[0000c0a801010a8010101111] 2 00:00:c0:a8:01:65 2019-10-28 22:32:02 authentication fail timeout
查看回显中“mac address”字段是否存在未入网的STA,并查看该STA被拒绝入网的原因,即“rejected reason”字段描述,被拒绝入网的原因包括以下几种:
not in whitelist:表示该尾端STA不在入网白名单中。
authentication fail:认证失败拒绝入网。
domain mismatch:尾端STA与头端CCO领域不匹配。
- 根据回显中拒绝入网原因做相应处理:
- 若拒绝原因为尾端STA不在入网白名单中,表明当前PLC-IoT网络的入网策略为白名单验证,用户可执行以下步骤处理:
- 执行plcctl whitelist show或fanctl whitelist show命令查看所有白名单表项。以plcctl whitelist show命令为例:
[admin@huawei ~]$ plcctl whitelist show total : 3 index id type ---------------------------------------------- 1 00:00:c0:a8:01:66 mac 2 00:00:c0:a8:01:87 mac 3 00:00:c0:a8:01:69 mac
- 执行plcctl whitelist add { MACADDR | file FILENAME }或fanctl whitelist add -t { esn | oid | mac } { ID | file FILENAME }命令添加单个或批量添加白名单,添加类型可以为尾端STA的MAC地址、ESN或OID。
通过文件导入批量增加或者删除MAC地址时,文件内容格式为每行一个MAC地址,不允许有空格,行尾以换行符结束。
- 执行plcctl whitelist show或fanctl whitelist show命令查看所有白名单表项。以plcctl whitelist show命令为例:
- 若拒绝原因为认证失败拒绝入网,可能有以下原因:
- PLC链路质量较差,请排查PLC网络中是否存在干扰源等影响链路质量的因素。
- 设备证书存在问题,建议联系华为技术工程师处理。
- 若拒绝原因为尾端STA与头端CCO领域不匹配,用户可参考检查尾端STA是否与头端CCO配套处理。
- 若拒绝原因为尾端STA不在入网白名单中,表明当前PLC-IoT网络的入网策略为白名单验证,用户可执行以下步骤处理:
检查PLC-IoT网络组网状态
- 执行plciot node link-probe -t MACADDR [ -s SIZE ]或plcctl diagnose link-probe MACADDR [ -s SIZE ]命令测试指定发包长度的STA扣卡的链路层连通性。以plcctl diagnose link-probe命令为例:
[admin@huawei ~]$ plciot nodelink-probe -t 00:00:c0:a8:01:65 -s 20 PING 00:00:c0:a8:01:65: 20 data bytes.. --- 00:00:c0:a8:01:65 ping statistics --- 4 packets transmitted, 4 packets received, 0.00% packet loss round-trip min/avg/max = 3.405/4.831/7.639 ms
根据命令执行结果可以查看数据包是否收发成功,包括收发包数量、丢包率、数据包往返时间等。若数据包不能正常收发,表明PLC-IoT链路存在问题,无法与尾端STA连通。请联系技术人员排查电力链路问题。
- 执行plciot network status或plcctl diagnose link-status命令查询PLC-IoT网络状态。以plciot network status为例:
[admin@huawei ~]$ plciot network status link layer network status: snid : 11184974 silence status : disabled network status : evaluate end neighbor network : null network formed time : 29s topo change times : 1
查看回显中“network status”字段状态:
forming:组网中。
evaluating:优化中。
evaluate end:组网优化完成。
当CCO首次组网时会优化链路信息,如果已完成组网优化,再重新使能网络,网络状态以之前优化的结果为准,始终为evaluate end。
locked:网络已锁定。仅无扰台区识别的入网模式存在该状态。
若网络状态为“forming”或“evaluating”,请等待网络组网或优化完成。
检查PLC-IoT网络配置参数
若尾端STA不在拒绝入网列表内,则需要检查PLC-IoT网络参数信息,包括链路状态、链路配置参数等。具体步骤如下:
- 检查PLC-IoT网络的链路性能。用户可在设备上执行plciot node link-quality { -t MACADDR | -l }或plcctl diagnose link-quality [ MACADDR ]命令查询STA和CCO的PLC-IoT网络链路质量,以plciot node link-quality命令为例。
[admin@huawei ~]$ plciot node link-quality -l plciot: It will take some time to get link quality information, please wait a moment. total : 4 index neighbor up-success-rate down-success-rate attenuation signal-noise-ratio --------------------------------------------------------------------------------------------------------------- 1 00:a4:00:78:40:31 99 99 5 33 2 00:a4:00:80:86:31 98 96 5 33 3 00:a4:00:79:94:31 97 97 38 23 4 00:a4:00:73:77:31 90 95 39 25
检查命令回显中链路衰减attenuation和信噪比signal-noise-ratio的参数值:
- 若网络质量正常,信噪比signal-noise-ratio数值应该大于0。
- 链路衰减attenuation数值越小表示当前链路衰减越小,通信效果越好,数值越大则衰减越大,通信效果可能受到影响,理想情况下PLC链路可容忍115dB衰减量。
若链路质量不佳,如衰减比过大或信噪比都不符合网络正常情况,此时应排查电力链路,检查是否连接有问题、是否有干扰源等。
- 检查PLC-IoT网络的配置参数。
- 检查PLC-IoT网络是否使能。在设备上执行fanctl network configuration命令用来查询FAN网络配置参数。若“plciot network state”回显为“disabled”,表明PLC-IoT网络未使能,需要执行plciot network enable命令用来使能PLC-IoT网络功能。
[admin@huawei ~]$ fanctl network configuration access policy : self-identify plciot network state : enabled ipv6 prefix : fc00:0:0:0
- 检查ipv6-prefix参数是否为“fc00:0:0:0”。
查看fanctl network configuration命令回显中“ipv6 prefix”字段是否为“fc00:0:0:0”,若不是,需先执行plcctl network disable命令,再执行plcctl network ipv6-prefix fc00:0:0:0命令设置ipv6-prefix为fc00:0:0:0,配置完成后执行plciot network enable命令。
- 检查FAN网络设备接入策略。
查看fanctl network configuration命令回显中“access policy”字段,查看当前PLC-IoT网络的设备接入策略是否正确。若接入策略非规划的策略,可执行fanctl network access-policy命令配置。
FAN网络接入策略包括:
whitelist:配置FAN网络接入策略为白名单验证。
self-identify:默认配置FAN网络接入策略为台区识别验证。
unlimited:配置FAN网络接入策略为不限制节点接入。
- 检查PLC-IoT网络工作频段。
执行plciot network configuration或plciot configuration命令查看回显中当前PLC-IoT网络的工作频段模式,即“work mode”字段。以plciot configuration命令为例:
[admin@huawei ~]$ plciot configuration network state : enabled whitelist state : enabled ipv6 prefix : fc00:0:0:0 topo type : tree domain type : electricity work mode : 2 analog power : 10 digital power : 2 mac profile : default phy profile : default
建议用户尝试将工作频段模式设置为2,即工作在0.7MHz~3MHz频段。可执行plcctl network frequency-band 2或plciot network work-mode 2命令配置,配置完成后80s后生效,期间配置发射功率不生效。
- 检查PLC-IoT网络拓扑类型。
执行plciot network configuration或plciot configuration命令查看回显中当前PLC-IoT网络的拓扑类型,即“topo type”字段。当前设备的拓扑类型为树型或星型:
星型拓扑情况下,尾端PLC扣卡只能与头端PLC扣卡连接;
树型拓扑情况下,尾端PLC扣卡可通过尾端PLC扣卡中继与头端PLC扣卡连接。
建议用户尝试将拓扑类型修改为tree,即树型。可执行plciot networktopo-type tree或plcctl networktopo-type tree命令配置。
- 检查PLC-IoT网络链路层参数模板。
执行plciot network configuration或plciot configuration命令查看回显中当前PLC-IoT网络的链路层和物理层参数模板,即“mac profile”和“phy profile”字段。
建议用户尝试将“mac profile”和“phy profile”修改为default,可执行plciot network mac-profile default或plciot network phy-profile default命令配置。
配置物理层参数为默认模板default时,PLC-IoT网络工作在三相模式,适用于所有场景。若物理层参数为low-latency,该模板下PLC网络工作在单相模式,CCO仅在A相组网,连接在B相和C相的STA无法加入网络。仅限于交通灯场景使用。
- 检查PLC-IoT网络是否使能。
保证网关与尾端STA时间一致
网关与尾端STA上的时间一致,才能保证尾端STA在网关上正常注册。
用户可执行以下步骤将网关的设备时间同步至所有STA,步骤如下:
- 登录网关设备,执行date命令查看当前设备时间。
[admin@huawei ~]$ date Mon Jul 29 15:58:36 CST 2019
若网关设备当前时间在2000年,需要执行date -s time命令更改当前时间。
[admin@huawei ~]$ date -s "2018-03-26 15:36:00"
若网关上没有电池,设备每次重启后时间都会恢复到2000年,需要重新设置时间。
- 设备时间配置完成后,执行terminalctl -t命令将网关设备的时间同步至所有STA。
[admin@huawei ~]$ terminalctl -t
- 配置完成后,可先尝试下电尾端STA,然后再重启网关,待网关可登录后,在上电尾端STA,等待一段时间查看尾端是否入网。若问题仍未解决,在网关上执行journalctl -a -r | grep -E "fanm|tman|plcmgr|auth" > /mnt/internal_storage/now.log命令获取PLC-IoT相关日志提供给技术支持人员处理。
边缘计算网关在Agile Controller-IoT侧上线失败故障处理
检查网络是否连通
EC Core核心板支持通过以太网线或3G/LTE链路接入Internet,并在Agile Controller-IoT上注册。若出现核心板无法在Agile Controller-IoT注册,需要先排查网络链路是否连通。
- 查看设备版本信息。
确认软件版本号及补丁版本正确。用户可执行softwarectl show-software命令查看软件版本信息。
[admin@huawei ~]$ softwarectl show-software Current system software :/mnt/internal_storage/ec_core_l_spc300b823.cc Current system software version :V200R019C10SPC300 Current system software build time :Fri Apr 17 05:41:48 UTC 2020 Next startup system software :/mnt/internal_storage/ec_core_l_spc300b823.cc Next startup system software version :V200R019C10SPC300
然后,执行softwarectl show-patch命令查看补丁版本信息。若未加载补丁,可忽略此步。
- 执行wwan modem -s -i dev命令查看LTE模块的呼叫连接信息,其中dev为LTE接口名称,本文以LTE0为例。
[admin@huawei ~]$ wwan modem -s -i LTE0 Hardware Information. ===================== Model = ME909s-821 Modem Type = LTE module Manufacturer =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Modem Firmware Version = 11.617.00.00.00 Hardware Version = "RM2ME909ASM" Integrate circuit card identity (ICCID) = 898600B5101750581938 International Mobile Subscriber Identity (IMSI) = 460078511617813 Mobile Station International ISDN Number (MSISDN) = None International Mobile Equipment Identity (IMEI) = 867223029960861 Factory Serial Number (FSN) = DQVDU17828000598 Profile Information. ==================== Profile 1 = ACTIVE -------- PDP Type = "IPv4" Header Compression = OFFx Data Compression = OFF Access Point Name (APN) = 11 Packet Session Status = Active Network Information. ==================== Current Service Status = Service available Service Domain = Combined Current Roaming Status = Home Current Network Connection = LTE(LTE) Mobile Country Code (MCC) = 460 Mobile Network Code (MNC) = 00 Mobile Operator Information = CHINA MOBILE Cell ID = 230358283 Radio Information. ================== Current RSSI = -79 dBm Current RSRP = -101 dBm Current RSRQ >= -3 dB Current SINR = 5 dB Bands supported: GSM: GSM900 GSM1800 WCDMA: WCDMA850 WCDMA900 WCDMA1700 WCDMA2100 FDD LTE: B1 B3 B8 TDD LTE: B38 B39 B40 B41 Modem Security Information. =========================== PIN Status = Ready Number of Retries remaining = 3 SIM Status = OK SIM ID = 1
- 若回显中没有显示模块信息,即回显提示“The lte is not present.”,表明模块不在位。用户可优先确认LTE模块是否已插紧,插紧后重启设备查看问题是否解决。若仍显示模块不在位,在设备上执行journalctl -u eciot-nm -b 0 -a命令收集设备日志,并联系技术工程师处理。
- 若回显显示模块信息,但“Current Service Status”字段不是“Service available”、“Current Network Connection”字段不是“LTE”,表明运营商网络存在问题。执行以下步骤处理:
- 查看回显中信号强度信息,若RSSI值低于-85,SINR值小于10,RSRP低于100,表示信号强度差。优先确认LTE天线是否安装正确。若无问题,请联系运营商解决。
- 检查SIM卡是否欠费、是否开通数据业务、是否被锁定等信息。
- 执行wwan apn -s -i dev命令查看LTE接口的APN信息是否正确。若不正确,执行wwan apn -a命令重新配置APN信息。
- 若模块信息中“Packet Session Status = Inactive”,其他信息正常,表明LTE拨号存在问题。尝试执行wwan dialer -s -i dev命令开启LTE接口拨号功能恢复。若仍存在问题,执行3。
- 检查LTE拨号功能是否已开启。用户可使用以下两种方式查看:
- 执行wwan apn -s -i dev命令查看LTE接口的APN信息是否正确,然后执行configurectl -r | grep dialer_enable命令查看“dialer_enable”的值是否为1。如果没有查询到该参数信息或该参数值不为1,则表示没有开启拨号功能,需要执行wwan dialer -s -i LTE0命令配置,其他相关拨号信息也可以参考产品手册中的“配置LTE接口拨号接入Internet”章节。
- 执行以下命令进入数据库视图,并连接数据库,查看数据库中配置信息。
[admin@huawei ~]$ gmsysview gmdb>>conn osc gmdb>>record wwan_config { "apns": [ { "apn_viewname": null, "apn_name": "lte", "user_name": "", "user_passwd": null, "priority": 1, "authentication_mode": 0, "sim_id": 0 } ], "dialer_enable": 1, "dialer_number": null, "band": "0", "lte_band": "0", "cellular_name": "LTE" }
查看回显中APN信息是否正确,并确认"dialer_enable"的值是否为1,(1代表使能自动拨号)。
若拨号功能未开启,请执行以下步骤:
- 配置正确的APN信息。
执行wwan apn add命令配置APN信息。
[admin@huawei ~]$ wwan apn add Enter apn name(1-99):LTEapn Enter user name(1-64): Enter password(1-32): Enter authentication(pap or chap): Enter apn priority(1-16): Enter dev name(1-64):LTE
其中,“dev name”必须配置为“LTE”。
- 使能自动拨号功能。在设备上执行wwan dialer start dev LTE命令开启LTE拨号功能。执行完成后,重新查询拨号功能是否开启。
- 若执行以上步骤后均解决,需要获取设备相关日志提供给技术支持人员定位。
检查设备版本是否与Agile Controller-IoT配套
- 使用租户管理员帐号登录Agile Controller-IoT。
- 在主菜单中选择“系统 > 维护 > 日志”,选择“设备上下线日志”,进入“设备上下线日志”界面。
- 单击“过滤条件”,按设备ESN搜索过滤,并查看“失败原因”列的日志详情。
如果日志详情中提示“获取设备基本信息报文超时或设备返回失败”,说明Agile Controller-IoT不支持设备当前版本。
- 参见对应款型的升级指导书,将设备升级到Agile Controller-IoT支持的版本后重试。
检查设备ESN是否添加至Agile Controller-IoT
- 使用租户管理员帐号登录Agile Controller-IoT。
- 在主菜单中选择“规划 > 维护 > 设备”,进入“设备列表”界面。
- 在界面右侧的搜索框中使用设备ESN搜索,查看是否已经添加到Agile Controller-IoT中。
如果没有,请依次选择“规划 > 维护 > 设备”,在“设备列表”页签,可采用“手动创建”或“批量导入”的方式添加设备档案。
添加后重试。添加完成后,等待一段时间查看网关设备是否上线。
检查License是否未授权或过期
- 使用租户管理员帐号登录Agile Controller-IoT。
- 在主菜单中选择“系统 > 维护 > 日志”,选择“设备上下线日志”进入“设备上下线日志”界面。
- 单击“过滤条件”,按设备ESN搜索过滤,并查看“失败原因”列的日志详情。
如果日志详情中提示“license未授权或过期”,说明Agile Controller-IoT的License不能满足设备上线的要求。
- 查看License使用情况,并执行相应的处理。
使用系统管理员登录系统并在主菜单中选“系统 > 配置 > License”,在“License”页面中查看License信息。
如果未加载License、License已过期或License资源已耗尽,请购买并加载新的License同时将授权包绑定到设备。
如果已加载License,且License未过期、仍有剩余资源,检查License授权对象是否包含目标设备。
检查设备注册服务是否启动
- 使用租户管理员帐号登录Agile Controller-IoT。
- 在主菜单中选择“系统 > 维护 > 日志”,进入“设备上下线日志”界面。
- 单击“过滤条件”,按设备ESN搜索过滤,并查看日志详情。
如果未找到上下线日志,说明Agile Controller-IoT的注册服务未启动。或者登录设备,在设备上执行ping AC南向IP地址,查看是否能够ping通。
- 使用root用户分别登录到Agile Controller-IoT的各节点,执行netstat -apn|grep 10020|grep -i "listen"命令,查看TCP端口10020的使用情况。
如果无回显信息,说明设备注册服务启动失败。请联系技术支持人员。
如果回显信息显示10020端口被占用,请检查占用该端口的进程是否为控制器进程。如果不是,说明资源冲突,需要执行kill -9 <PID>命令杀死可疑进程后重新启动控制器进程。否则请联系技术支持人员。
以如下回显为例,占用10020端口的进程是22127。
# netstat -apn|grep 10020|grep -i "listen" tcp 0 0 192.168.2.101:10020 :::* LISTEN 22127/java
根据PID找到进程,查看是否为控制器进程。
# ps -ef|grep 22127
如果回显信息显示这个进程与Agile Controller-IoT无关(回显信息如下图所示),杀死该进程并重新启动Agile Controller-IoT进程。
# kill -9 22127
检查设备证书是否过期
登录设备,执行pkictl show-cacert realm-name命令查看回显中“Validity”字段时间信息,查看设备证书的是否在有效期内。
[admin@huawei ~]$ pkictl show-cacert default-ecc Certificate: Data: Version: 3 (0x2) Serial Number: 76:5b:28:57:67:bf:eb:16:be:29:f3:6b:92:28:4e:14:9f Signature Algorithm: ecdsa-with-SHA256 Issuer: C=CN, O=Huawei, CN=Huawei Equipment CA_ECC256r1 Validity Not Before: Jul 4 03:08:01 2018 GMT Not After : Jun 26 03:08:01 2048 GMT Subject: C=CN, O=Huawei, CN=Huawei Equipment CA_ECC256r1 Subject Public Key Info: Public Key Algorithm: id-ecPublicKey Public-Key: (256 bit)
若证书不在有效期内,请重新申请并更换设备证书。
证书更换,对业务的影响较大,建议联系技术支持人员处理。
查看和收集告警日志
如果上述步骤未能解决问题,请先按如下步骤收集相关信息,然后寻求技术支持。
- 收集边缘计算网关上的日志和告警:
- 通过SSH方式登录EC Core-L-1,执行monitorctl -s命令查看设备当前已产生的告警,进而判断当前设备是否发生故障或处于异常的工作状态。
- 执行journalctl命令查看设备的日志信息:
- 执行journalctl -a > /mnt/internal_storage/logfile.log命令,将设备日志保存在.log文件中。
- 执行tar -czvf /mnt/internal_storage/logfile.tar.gz /mnt/internal_storage/logfile命令,压缩日志文件。
- 执行diagnose -f /mnt/internal_storage/diagnose.txt命令,将设备的诊断信息保存到/mnt/internal_storage路径下的diagnose.txt文件中。
- 将上述步骤中收集的文件(logfile.log、logfile.tar.gz和diagnose.txt)导出至本地。
- 收集Agile Controller-IoT上日志和告警:
- 使用租户账号登录Agile Controller-IoT,在主菜单上依次选择“系统 > 维护 > 日志”,在“日志”界面,用户可查看操作日志、安全日志、设备上下线日志等。以“设备上下线日志”为例,单击“设备上下线日志”页签:
- 用户可设置过滤条件,单击“导出”,可导出查询结果中所有的日志信息。依次选择“系统 > 维护 > 任务 > 任务列表”,可在“任务列表”菜单下载导出的日志并保存在本地。
- 在主菜单上选择右上角
上,选择“当前告警”。根据实际需求配置告警过滤条件,单击“搜索”。
- 单击“导出全部”,导出根据过滤条件检索出的所有告警。
- 依次选择“系统 > 维护 > 任务”,在任务列表中下载所导出的告警列表。
- 使用租户账号登录Agile Controller-IoT,在主菜单上依次选择“系统 > 维护 > 日志”,在“日志”界面,用户可查看操作日志、安全日志、设备上下线日志等。以“设备上下线日志”为例,单击“设备上下线日志”页签:
相关信息
- 访问EC-IoT开发者社区:
开发者社区是华为工程师和用户沟通的重要桥梁。用户可以通过社区查找对您有帮助的内容,还可以在社区中发布帖子,发起求助等,华为工程师会定期进行问题解答。另外,对产品、资料以及社区的建议都可以在社区进行咨询。
- EC-IoT开发者云社区:https://bbs.huaweicloud.com/forum/forum-730-1.html
- EC-IoT边缘计算开发云:https://ec.devcloud.huaweicloud.com
- 想了解更多EC-IoT设备信息,请参考产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