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设置安全策略的源和目的IP地址
根据地址转换方式的不同,NAT可以分为源NAT、目的NAT和双向NAT。
- 源NAT:转换报文的源IP地址。包括仅转换源IP地址的NAT No-PAT,以及同时转换源IP地址和源端口的NAPT、Smart NAT、Esay IP和三元组NAT。
- 目的NAT:转换报文的目的IP地址。根据配置方式的不同,还可以分为基于NAT策略的目的NAT、基于ACL的目的NAT和NAT Server。
- 双向NAT:同时转换报文的源IP地址和目的IP地址。双向NAT不是一个新的功能,而是源NAT和目的NAT的连续应用。
在防火墙的业务处理流程中,NAT和安全策略的处理顺序如图10-1所示。
根据NAT业务的处理流程可知:
- 目的NAT转换在安全策略检查之前,则安全策略中的目的地址需要指定为NAT转换之后的地址。
- 源NAT转换在安全策略检查之后,则安全策略中的源地址需要指定为NAT转换之前的地址。
也就是说,在安全策略中指定的源目的IP地址,就是业务流量最开始的源IP地址和最终的目的IP地址。